几日后,云海市中央商务区。
阳光洒落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璀璨的光影。
陈明站在“星辉台球城”门前,仰头望着那块高达三米的金字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昨夜那轮明月的余晖仍未散去。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张烫金邀请函,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就在脚下。
他心中一阵激荡,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推门而入——门把手上金属的微凉触感让他微微一颤,仿佛正式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接待他的是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管理员小林。
他热情地迎上来:“欢迎你,陈先生。刘叔已经提前通知我们了,您是我们新一批特训计划的重点培养对象。”声音清亮而富有活力,带着几分兴奋。
陈明点头致谢,眼神却已被场馆内的景象吸引。
高挑穹顶下悬挂着数十幅冠军海报,每一张都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被岁月镀上一层荣耀。
从世界冠军到亚洲之星,每一帧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而在正厅尽头的巨大LED屏幕上,正播放着上个月刚落幕的世界职业联赛决赛回放,球杆击球的声响清晰可闻,观众席的欢呼此起彼伏。
“这地方……真像梦一样。”陈明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像是怕惊扰了这片神圣之地。
小林笑了笑,“接下来几天,这里就是你的主场了。”
正当两人沿着走廊走向训练区时,一道低沉却极具爆发力的击球声从一扇半掩的玻璃门后传来——“砰!”
紧接着是球与球台碰撞的清脆响动,节奏紧凑,情绪紧绷。
木质球杆敲击母球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韵律,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
“是苏小姐在练球。”小林解释道,“她正在和一位来访的职业选手切磋,好像是来自美利坚的安德烈。”
一听“苏瑶”的名字,陈明脚步一顿。
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体育用品豪门千金、女子台球界的一匹黑马、技术流派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球风冷静细腻,几乎无懈可击。
他跟着小林走到训练室的观察窗前,透过玻璃,一眼便看到场中那位身着黑色运动背心的女子。
苏瑶。
她站在台边,长发束起,目光如刀,双手撑案,专注得像要把整张球桌看穿。
对战的气息凝重而紧张,甚至隔着玻璃都能感受到那种压迫感。
对面站着的是一个身材高大、肤色偏白的外籍选手——安德烈。
他正轻蔑地甩了甩手中的球杆,嘴角挂着一抹自信的笑容。
比赛显然已进入关键时刻。
比分牌上显示:安德烈7,苏瑶5。
但局势并不乐观,苏瑶目前处于被动防守阶段,几次尝试进攻都被对方巧妙化解。
“这家伙,控球确实很稳。”陈明眯起眼,不动声色地启动“神之洞察”。
视野中,球路轨迹如同被点亮的光线,在空中划出清晰的预测线。
他迅速捕捉到安德烈的战术风格——精准、冷酷,擅长利用对手失误制造连锁反应。
而苏瑶,则偏向于稳扎稳打,追求最佳走位与最小误差。
但在这种高强度对抗下,稍有迟疑就会被抓住机会。
果然,下一回合,安德烈一记强力开球,红球四散,他紧接着完成一杆连击,将黑八带进袋口,全场一片惊呼。
掌声与惊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宣告了胜负的归属。
“苏小姐要输了。”小林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惋惜。
但就在安德烈准备继续发力之际,苏瑶突然停下动作,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什么。
就在这时,站在角落的陈明忽然开口:“第三颗球后改用‘双反弹’路线。”
声音不大,却恰好落在苏瑶耳中。
她一怔,迅速看向声源。
角落里,那个穿着普通T恤的青年正静静站着,眼神平静,仿佛刚才只是随意说了一句。
但她没有犹豫。
下一杆,她果然改变了走位策略,先轻碰底袋角球,借反弹之力带动主球绕过障碍,成功打出一次精妙的走位逆转!
安德烈脸色微变,原本十拿九稳的优势瞬间动摇。
观众席响起掌声与惊叹。
“这是……谁给她的建议?”安德烈终于忍不住问。
没人回答,因为没有人注意到陈明的存在。
而苏瑶的目光,已经牢牢锁定在他身上。
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探究。
“他是谁?”她低声问小林。
小林连忙介绍:“这位是刚来的特训生,陈明。街头擂主。”
“街头擂主?”安德烈嗤笑一声,“不过如此。”
但苏瑶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朝陈明走去。
“你刚才的话,怎么做到的?”
陈明淡然一笑,眼神清澈坚定:“只是观察而已。”
苏瑶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冷笑:“想挑战我?”陈明看着苏瑶离去的背影,眼神微微一沉,嘴角却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挑战她?”一旁的小林忍不住低声嘟囔,“你疯了吧?苏小姐可是职业预备段位八档的高手,你在民间擂台才刚打上六档,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陈明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球杆。
那是一根老式碳钢杆,是他从街头一路打出来的伙伴,虽然不如职业选手那些动辄上万的定制杆华丽,但对他而言,它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与信念。
掌心传来的金属质感冰冷而真实,那是无数次对决留下的温度。
“我只是想看看,我到底能做到哪一步。”他轻声说,语气平静,却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训练室内,安德烈仍在和围观人群炫耀着自己的表现,而苏瑶已悄然离开。
那一句“如果你真有实力,明天下午三点,老街球馆见”,像是挑衅,更像是邀请。
回程的路上,陈明脑中不断回放刚才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神之洞察让他看清了安德烈的击球节奏、走位习惯,甚至每一杆背后的意图;而完美复刻则让他的身体本能地模仿出那种近乎完美的控球感。
但这些还不够。
晚上回到住处,他翻开了刘叔送来的《实战台球哲学》。
这本书,是多年前一位退役职业选手所著,里面不仅涵盖了大量战术理论,还有心理博弈与临场应变的精要。
纸页略显泛黄,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尘封的战斗故事。
一页页翻过,脑海中不断闪现出白天苏瑶击球的画面:她如何选择母球角度,如何利用极小的力量制造最大化的后续走位,如何在关键时刻调整呼吸稳定心态……
“她是真正的‘控制者’。”陈明低声自语。
他闭上眼,开始在意识中模拟一场对战。
自己站在球台前,对面正是苏瑶。
他在用“神之洞察”预测她的每一杆意图,再以“完美复刻”来应对她的变化。
窗外月色如水,洒落在球杆上,泛起淡淡银光。
他的眼神越来越亮,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日对决的轮廓。
这一夜,他未眠。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入房间,带着晨曦特有的温柔。
陈明早早起床,换上一件干净的运动T恤,带上球杆,步伐稳健地走出门。
老街球馆,是云海市最早的一批台球厅之一,历史悠久,见证了许多街头传奇的诞生。
如今虽不再是主流竞技舞台,但在本地人心中,它依旧神圣。
球馆外墙斑驳,木门吱呀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地板特有的松香与汗水混合的味道。
当他抵达时,球馆外空无一人,大门紧闭,门口贴着“闭馆特训”的告示。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早已等候在球台边的身影。
苏瑶穿着一身专业的黑色台球服,发丝束起,神情冷峻,手中球杆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在等待一个真正值得她出手的对手。
“你来了。”她淡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与审视。
陈明点头,走上前站定,目光直视着她:“我说过,我会来。”
苏瑶微微一笑,那笑容里透着几分欣赏,也夹杂着一丝凌厉。
“规则很简单……”
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而下一秒,便是风暴来临的前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