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冰火碰撞

换源:

  风暴没有如期而至。

当陈明再次睁眼时,已置身于一间昏黄灯光笼罩的老街球馆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木质球杆与皮革手套摩擦后的淡淡香气,还有经年累月沉积在台布上的烟草味。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球杆,指尖传来熟悉的触感。

“九球快攻,三局两胜。”苏瑶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依旧是那种令人捉摸不透的语气。

球童小虎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记录板,眼神里满是兴奋。

陈明深吸一口气,听见自己球杆轻敲桌面的“哒哒”声——那是他在调整呼吸节奏。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球赛。这是她的规则,也是他的试炼。

陈明站在她对面,双手握紧球杆,眼神专注地盯着那颗白色母球的每一个旋转角度。

他能清晰地看到球路轨迹、力量分布——这是“神之洞察”的馈赠。

但此刻的他,并不急躁。

掌心传来的球杆木纹触感让他格外冷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一根细长的枫木。

第一局开始。

苏瑶率先开球,力道精准,白球撞散红黄蓝绿各色目标球,一颗橙色9号球直接滚入角袋,伴随着清脆的撞击声和球落入袋中的“咚”响。

她步伐稳健,动作优雅,每一击都仿佛经过精密计算,节奏如流水般顺畅。

指尖拂过台布时,她感受到绒毛轻微的回弹,那是她多年手感的积累。

陈明则静静观察。

他的耳边传来观众席上低声的议论,但他已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球的轨迹上。

她的母球控制极其细腻,几乎每一次出杆后,都能让白球停留在最理想的下一个击球点上。

这种级别的走位技巧,在街头擂台上几乎见不到。

“滑杆低轨走位……”陈明心中默念。

这是他在昨天晚上反复模拟过的打法之一,而今天亲眼看到苏瑶施展,果然非同凡响。

几杆之后,她已经清掉七颗球,仅剩最后的8号和9号球。

观众席角落,刘叔眯起眼睛,低声说道:“这丫头,已经具备职业水准了。”

就在众人以为这一局将毫无悬念收尾时,苏瑶却忽然微微皱眉。

她发现,陈明的眼神变了。

不再只是观察,而是开始预判。

当她最后一杆尝试用母球轻碰8号球带出9号球的走位时,陈明立刻捕捉到了她意图中的细微偏差。

他几乎是本能地向前一步,手指轻敲桌面,低声自语:“偏左0.3度,力度少了半成。”果不其然,白球轻微打滑,导致走位稍慢了一拍。

苏瑶不得不调整站姿,重新布局。

这瞬间的迟疑,被陈明敏锐抓住。

他没有说话,只是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

最终,苏瑶还是完成了清台,比分1:0领先。

但她抬起头,望向陈明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探究。

第二局开始,轮到陈明开球。

他深吸一口气,右手轻挥,母球飞出,撞击有力且干净利落。

一颗蓝色6号球直奔底袋而去,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嘭”。

开局平稳,但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他没有再被动观察,而是主动出击。

借助“完美复刻”,他回忆起昨夜脑海里不断重播的画面:苏瑶如何运用滑杆技巧,如何利用极小的力量制造出复杂的母球路线。

他的身体仿佛早已适应了那种节奏。

球杆贴着台布滑动时,他能感受到布料纤维带来的轻微阻力,就像指尖划过天鹅绒。

“来了。”管理员小林低声说道,手里的笔已经开始快速记录数据,“这小子居然敢模仿苏小姐的绝活!”只见陈明一个俯身,手腕微微下沉,球杆轻轻滑动,打出一记低轨滑杆,母球贴着台布高速滑行,在撞击目标球后,竟奇迹般绕过障碍球,精准停在下一击的最理想位置。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母球缓缓停下时与台布摩擦的“吱”声。

刘叔猛地站起身,

母球像是听命于他的意志,在桌面上翩翩起舞,完成了一次极限角度的清台。

比分扳平,1:1。

苏瑶站在球台另一侧,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例行切磋,用来测试这位街头黑马的真实水平。

可现在,她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对手。

第三局,气氛骤然紧张。

两人交替得分,局势胶着,每一分都打得小心翼翼。

母球在台面游走,仿佛两只猛兽在彼此试探。

突然,苏瑶停下击球动作,目光凝视着陈明,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审视:“你到底是谁教的?”

陈明一笑,神情坦然:“没人教。”苏瑶微微一怔。

而球童小虎,则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决胜局开始,气氛比前两局更加凝重。

球台中央的灯光下,母球静卧在发球区,仿佛等待一场命运的审判。

陈明和苏瑶分别站在球台两侧,彼此沉默地对视片刻,像是无形中达成了某种共识——这一局,不再只是切磋那么简单。

第一杆由苏瑶击打,她出手果断,母球精准撞开目标球堆,一颗黄球应声入袋。

随后,她的节奏再次加快,走位、击球一气呵成,仿佛要把之前的平分局势一举扭转。

然而,这一次,陈明没有再做旁观者。

他全神贯注地启动“神之洞察”,眼前的球路轨迹清晰如图,每一个角度、每一丝力量变化都无所遁形。

他迅速判断出苏瑶下一杆的最佳走位路线,并提前预判了她可能的选择。

当苏瑶尝试用低杆控制白球回旋时,陈明已经悄然调整了自己的站位与心理节奏。

“她在试探我。”他在心里冷静分析,“但她不会轻易放手。”几轮攻防下来,比分交替上升,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台面上仅剩三颗球,母球的位置却极为刁钻,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被动。

就在这关键时刻,苏瑶忽然停下了动作。

她直起身,目光落在对面的陈明身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审视:“你到底是谁教的?”

全场瞬间安静,连球童小虎都不自觉屏住了呼吸。

陈明笑了笑,眼神坚定却不失温和:“没人教,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苏瑶微微皱眉,像是在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出破绽。

“别以为这样就能赢我。”她轻哼一声,语气里多了一分认真,少了几分高傲。

下一秒,她俯身击球。

只见她手腕一抖,杆头猛然向上挑起,母球凌空跃起,越过一颗阻挡的红球,精准击中目标球!

“跳球!”管理员小林忍不住脱口而出,眼中满是震惊。

这一击让空气都仿佛颤动了一下。

陈明却并未慌乱,反而露出一抹笑意。

“好一手心理战……”他喃喃自语,缓缓蹲下身,手指轻轻抚摸球杆表面,感受那熟悉的木质触感。

接下来的一杆,是他整场比赛最关键的一次选择。

借助“完美复刻”,他脑海中快速闪过刚才苏瑶那一记跳球的动作细节,结合自身手感微调角度与力度,最终决定采用滑杆绕球 低轨反弹的组合打法。

动作一气呵成,母球贴着台布高速滑行,在撞击目标球后反弹至角落,为最后一颗球留下绝佳角度。

观众席上的刘叔眼睛一亮:“这才是真正的对决!”

最后一颗黑8静静躺在袋口边缘,谁先击打都有可能失误。

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保守战术,轮流控制母球位置,谁也不愿贸然出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仿佛凝固。

终于,在一次长距离推杆之后,母球轻轻碰触到黑8,球体缓缓滚动,靠近袋口,却最终卡在边缘,迟迟未落。

比赛结束,胜负未定。

苏瑶收起球杆,淡淡道:“你值得更多机会。”转身前,她递给陈明一张信封:“下周,国际青年联赛选拔赛,有兴趣就来。”

陈明接过信封,指尖微微发热,目光沉稳而坚定。

镜头缓缓拉远,老街球馆外的霓虹灯闪烁,映照着他手中那张象征未来的邀请函。

风,吹动了他的衣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