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掠过戈壁,卷起细沙扑在脸上,带着几分粗粝的咸腥。
李世民一行人策马穿过永昌驿后第三日,终于踏上了西北边疆的土地。远处山峦起伏,黄土与碎石交错铺展,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味。这里没有江南的水汽氤氲,也没有关中的沃野千里,只有苍茫天地间那一抹刺目的阳光,将大地晒得发白。
“这就是西北。”林风轻声道,声音被风吹散在旷野中。
马文骑在前方,回头看了眼众人:“再往前五十里,就是敦煌城外的集市了。”
尉迟恭皱眉道:“这地方看着比我想的还苦。”
“你以为呢?”马文苦笑,“这边陲之地,地广人稀,种地不易,放牧也靠天吃饭。若不是靠着商路和军需,早就荒无人烟了。”
房玄龄目光扫过沿途村落,只见屋舍破败,田地干裂,几个孩童赤脚奔跑,身上挂着补丁叠补丁的衣裳。他低声对李世民道:“陛下,此地百姓,恐怕早已不堪重负。”
李世民点点头,神色凝重。他曾在长安听闻西北苦寒,但亲眼所见,才知传言尚不及真实之一二。
一行人继续前行,不多时便抵达集市。远远望去,这片位于城郊的市场热闹非凡,驼铃叮当,人声鼎沸,牛羊成群,皮货、药材、陶器摆满了摊位。可走近之后,却能察觉出一丝异样——摊贩们神情紧张,交易时低声交谈,仿佛怕被人听见;而买主则多是满脸愁容,挑选物品时反复权衡,似乎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这市集……”林风低声道,“看起来热闹,实则压抑。”
马文点头:“你算是看出来了。这里的买卖,可不是你想的那样自由。”
李世民下马,缓步走入人群之中。他身着朴素长衫,虽难掩气质,但在这样的人潮中倒也不显突兀。房玄龄紧随其后,尉迟恭则隐于人群之中,暗中观察四周动静。
他们来到一处米铺前,见一名老妇正与掌柜争执不休。
“一斗米要二十文?去年明明才十五文!”老妇怒道。
掌柜冷笑道:“今年粮价涨了,我也没办法。你要买就快点,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老妇咬牙掏出口袋里的铜钱,数了半天,才勉强凑够一斗米的钱。她抱着布袋转身离开,眼中满是无奈与愤怒。
李世民走上前,问那掌柜:“为何粮价涨得如此厉害?”
掌柜打量了他一眼,语气敷衍:“最近收成不好,粮少自然价高。”
“可我在路上见到不少农田,看上去并未荒废。”
掌柜脸色微变,不再多言,只是低头整理货物。
李世民眉头微蹙,转头看向马文:“你方才说物价飞涨,看来并非虚言。”
马文叹了口气:“这只是冰山一角。不止是米价,盐、铁、油、布匹全都涨了,尤其是从关中运来的物资,几乎翻了一倍。”
“谁在操控这些价格?”
“有几股势力。”马文压低声音,“一是本地豪强,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粮仓和仓储;二是与军方勾结的商人,借军需之名大肆囤积;三是某些官员,暗中支持这些行为,从中牟利。”
尉迟恭冷哼一声:“好大的胆子!竟敢把主意打到军需头上。”
“这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马文摇头,“而是利益太大。朝廷拨下的军粮,一部分被克扣,一部分被高价卖出,再用赚来的钱换回劣质粮食充数。只要上面没人查,下面的人就能一直吃空饷。”
房玄龄沉思片刻,缓缓道:“若真是如此,那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是开口:“带我去看看那些仓库。”
马文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
一行人绕过集市,沿着一条泥泞小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一片开阔地。数十座粮仓错落分布,墙垣斑驳,门口站着几名守卫,腰间佩刀,眼神警觉。
“这些仓库名义上归官府管理,但实际上,都是由几位地方豪族掌控。”马文指着其中一座最大的粮仓,“那位姓赵的赵家,就是其中之一。”
李世民目光落在那座粮仓上,心中已有计较。
“走,进去看看。”
“陛下不可!”房玄龄连忙劝阻,“这些人既然敢做这种事,必然有所准备。贸然进入,恐生变故。”
“无妨。”李世民淡淡一笑,“我自有分寸。”
说罢,他径直走向粮仓大门。
守卫见有人靠近,立刻拦住去路。
“干什么的?”
“我是做生意的。”李世民平静答道,“听说你们这里有新进的粮米,想来看看品质如何。”
守卫上下打量他一番,嗤笑一声:“你是哪个行会的?有引荐信吗?”
“没有。”
“那就滚。”
尉迟恭上前一步,冷笑一声:“你说什么?”
守卫一愣,随即怒目而视:“怎么,你还想硬闯不成?”
眼看气氛剑拔弩张,马文赶紧上前打圆场:“这位大哥,我们确实是来做生意的,不知有没有其他门路可以通融一下?”
守卫这才收敛了几分嚣张,冷声道:“想要进仓,得先交十文入门费,还得有人担保。否则,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李世民微微一笑:“好啊,那我就交十文。”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钱,轻轻放在守卫掌心。
守卫一怔,随即怒道:“你耍我?”
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铜钱竟在他掌心碎裂成两半!
众人皆是一惊。
尉迟恭嘴角微扬,低声对房玄龄道:“看来陛下今天心情不错。”
李世民收回手,目光如炬:“我不是来讨价还价的。”
守卫面色骤变,正欲发作,却听身后传来一个阴沉的声音:
“是谁在这里闹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穿绸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来,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赵家的大管事赵德昌。
他目光在李世民等人身上扫过,最终停在马文身上,嘴角浮现一抹冷笑:“马老板,你又带什么人来了?”
马文拱手道:“赵管事,这几位是我新认识的朋友,想来看看粮价行情。”
赵德昌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道:“现在不是谈生意的时候,最好另择吉日。”
“为什么?”李世民淡淡问道。
赵德昌盯着他,缓缓道:“因为……今天,我们要封仓三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