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黄流玉瓒

换源:

  一家人围坐餐桌旁,烛影摇红,笑语温软,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满室温馨。

用过晚膳,人杰、彩蝶与九娘移步至他的书房。人杰与彩蝶今日是头一遭入学堂,九娘想听听他们对白日课业的领悟,也好趁机指点一二,教他们如何料理功课。

正说着,管家赵妍满脸焦灼地快步奔来,禀报道:“少主子,有位天道书院的夫子求见,说是有要事找您。”

“莫非是周夫子?”人杰与彩蝶对视一眼,随即对赵妍道:“快请他进来。”

片刻后,赵妍引着一位老者步入书房。那老者衣袂飘飘,仙风道骨,一身素白长袍,满头银发,颌下白须垂胸,连眉梢都是雪白的,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紫光,一看便知是位修为不凡的高人。

他一见人杰,当即挺直腰杆,双手相交相握,左手在外,掌心朝内,双臂舒展前伸,形如抱环,举至颚下,而后欠身向前,有节奏地轻轻晃动两下,方才含笑道:

“学生孔氏,见过先生。”

一个简单的拱手礼,经这位老者施展开来,却透着一股说不尽的道韵,赏心悦目。

“孔夫子您好。”

人杰与彩蝶早已正了衣冠,此刻亦郑重还礼。虽与预想中略有不同,但眼前这位老者,一看便知是位年长博学的夫子。

至于冒充夫子?绝无可能。在这凡界,无人敢行此逆天之事,除非是嫌命长了。

“没想到竟是至圣后人驾临寒舍,奴家步九娘,这厢有礼了。”九娘也盈盈下拜,她未曾入过天道书院,自然不必以学生自居。

“至圣后人?”人杰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轻声问道。

“正是,天下孔姓,皆是至圣后人,每一位都值得世人敬重。”九娘解释道。

“夫人谬赞了。”孔夫子连忙摆手,又施一礼,“在得先祖认可、被老夫子以友相称的先生面前,学生不过是末学后辈,‘敬重’二字,实不敢当。”说罢,他再次行了个拱手礼。

“夫子不必多礼,请坐。”九娘示意道。又对一旁的丫鬟吩咐:“春香,给孔夫子看茶。”

出乎意料的是,向来见多识广、沉稳老练的春香,此刻泡茶的手竟止不住地颤抖,最后一个不稳,茶水泼洒一地,茶杯也摔得粉碎。

水汁飞溅,瓷片四散。春香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

“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啊!”

见赵妍也跟着妹妹一同跪下,孔夫子温言安抚道:

“女娃娃莫怕,且看老夫的手段。”

说罢,他取出一支毛笔,虚空写下“物归原位”四字。那四字凭空浮现,化作一道流光,没入茶杯与茶水中。刹那间,奇迹发生了——

泼洒的茶水倒灌而回,地面污渍尽褪;碎裂的茶杯自行凝聚,完好如初。

孔夫子上前,亲手斟满三杯茶水,分赠人杰、彩蝶与九娘,又取了两杯递给仍在惶恐的赵妍与春香,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先生以为此术如何?”孔夫子浅啜一口,笑问道。

“厉害。”人杰也尝了一口,啧啧称奇。

孔夫子站起身,走到人杰面前,重新取出那支毛笔,双手捧着,缓缓奉上:

“从今往后,先生用此笔,亦可如学生一般,做到文出法随。”

“这是…赠予我的?”人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转头望向孔夫子,眼中满是讶异。

“正是。”孔夫子点头,“每一位得先祖认可之人,都会获此笔。学生今日有幸,代表天道书院总院,将此笔赠予先生,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李清照曾得过这支笔吗?”人杰问道。

“有。”孔夫子答道,“上一位获赠此笔的,便是李清照大人。她凭此笔留下无数传奇墨宝,其中佼佼者,威力堪比仙器!”

“好。”人杰起身,恭恭敬敬地接过毛笔,捧在手中细细端详。

只见这笔笔头形似兰蕊,根部饰有黄色毫毛;笔管与笔帽皆是竹胎髹漆,漆面上绘着云龙纹饰,笔管末端与笔帽两端,还各描有一圈金色回纹。笔管上端刻着一行字: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此乃黄流玉瓒笔!”孔夫子解释道:

“笔头由万年紫貂毫所制,书写时无需蘸墨,亦可虚空留字,只是虚空之字仅能维持一瞬,不及写在纸上可长久保存。

此笔经《诗经》加持,有‘化文为招’的妙用。

武道有六重境界,先生日后修为臻至某一境界,便可凭此笔将文字化为对应境界的威能。

若武道‘入形’,所书之字,皆为此物。譬如写个‘刀’字,便会化作一把刀。

武道‘入章’,再写‘刀’字,便能演化出属于先生的刀法。

武道‘入身’,此‘刀’字可获天地之力加持。

武道‘入势’,此‘刀’字能模拟先生的气势。

武道‘入心’,此‘刀’字可代先生诛心。

武道‘入意’,此‘刀’字能显现先生的武道意境。

所书之字,越是契合先生的意境,威力便越强。

若单写一个‘刀’字,仅有一成威力;若将刀法诗招完整写出,则能发挥出真刀实剑八成的威力。

且对于某些特殊法术,如点石成金、禁锢之法等,只需将灵力灌入此笔,再写下对应的招数,甚至能将其威力发挥到十二分。

先生可将其视作一件上好的施法法宝。

当然,善用兵器之人,用这支毛笔书写贴身武技,效果会稍逊一筹。

另外,此笔所书之字,威能仅存一次。威能爆发后,便会变回寻常文字,最多余下一丝灵气。纸张也会成为普通墨宝,仅具观赏与收藏价值。

先生若想留下威能强大的墨宝,记得将字写在字帖上,边写边将字帖卷折起来,如此便可长久封存。需用时,再将卷轴展开即可。”

“好,我明白了。”孔夫子的比喻通俗易懂,众人一听便了然。

“天色已晚,笔已送到,便不打扰先生做功课了,学生告辞。”

“我们送您。”

“不必,先生请留步!”

人杰等人终究还是将孔夫子一路送到了大门口。孔夫子临行前,五指并拢,抬手虚引了引赵妍与春香,而后转向九娘,温言说道:

“一会还请夫人莫要责罚这两位女娃娃。学生怕诸位心生顾虑,故而特意交代她们莫要道出我的身份。

此番前来,若有冒昧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日后先生若到京洛,可来总院坐坐,尝尝学生沏的茶。”

孔夫子说罢,第三次行了拱手礼,转身之际,口中喃喃低吟:

“京洛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话音未落,他身形化作一道紫电,划破夜空,瞬间便消失在天际尽头。

“好快的速度!”彩蝶一声惊呼,眼中满是讶异。

人杰颔首,沉声道:“此人修为深不可测。虽未用神眼探测,但他身上散发出的压迫感,丝毫不逊色于乔广宗。”

“禀告夫人、少主子,”赵妍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方才那位,便是天道书院的总院长——孔颖达!”

“居然是他!”九娘失声惊呼,下意识地捂住了嘴,满脸皆是震惊之色。

“奴婢曾在宫中与总院长有过几面之缘,一眼便认了出来。只是他老人家特意叮嘱,万万不可声张。他说,在先生面前,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学生,若论身份,反倒显得不谦了。”赵妍解释道。

“总院长的心性,果然如冰河玉壶一般,澄澈通透,令人敬佩。”彩蝶由衷赞叹。

“嗯,他一向淡泊明志。明明他才是天底下权力最大的人,却从来不争不抢。

“是啊,他素来淡泊明志。”九娘感慨道,“明明是天底下权力最盛之人,却从不争名夺利。孔家之人皆是如此,据说这是祖上传下的家训。故而世人往往只知敬畏陛下,却早已忘了,身处这方天地,最该感激的是谁。”

众人回到书房时,灯火已悄然点亮,映照著满室书香。人杰与彩蝶取出纸笔,准备完成周夫子今日布置的功课——

将书院学规抄写十遍。

人杰如今有了黄流玉瓒笔,书写时无需墨汁,倒也省事。彩蝶却需先研好墨,方能动笔。下午在书院已学过研墨技巧,此刻在九娘的注视下,她正一丝不苟地练习,力求精准无误。

周夫子曾说,一般而言,女子研墨往往比男子更为出色,只因女子心思更细,更有耐性。

只见彩蝶将墨锭垂直执于手中,重按轻转,初时徐缓,渐而稍快,动作间带着几分病中慵懒之态——

这便是夫子所言的“研墨如病”。

研墨最忌心急,慢了则墨汁粗粝,浓淡不均;快了又易打滑,难以研出细腻墨香。

此时的彩蝶,身姿优雅恬静,玉手轻转,专心致志地研磨着墨汁,一举一动皆赏心悦目。

整个书房里,唯有墨锭与砚台相触的轻磨声,空气中弥漫着彩蝶身上淡淡的体香与清雅的墨香,交织成一片静谧。此情此景,颇有几分“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的诗意。

墨汁研好后,人杰与彩蝶同时提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或许是两人皆为刀剑高手的缘故,他们的书写速度极快,几乎一弹指间便能写完一行。其中人杰已是刻意放慢了速度。

九娘在一旁静静看着,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两人竟能在一日之内,将“永字八法”练至炉火纯青之境,单从正楷字形来看,已是毫无瑕疵可言。

更让九娘称奇的是,人杰刚写完第一行字,纸上的字迹便骤然亮起,在空中凝聚成一个书生虚影。

那书生饱读诗书,虚心求教,谨慎思索,辨析对错,将所学化为实践。

第二行字写完,虚影中的书生言语忠信,举止有礼,能克制怒火,犯错后亦能积极改正。

第三行字显,书生处事小心谨慎,不涉足对身心无益之境,不研读对身心无用之书。

最后一行字落,书生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道,遇挫时反躬自省,从自身寻因。

空中虚影如梦似幻,片刻后便消散无形。

九娘颔首,望向人杰问道:“这便是你对学规的领悟?”

“嗯,写字时,心中所想便是这些。”人杰点头。

“很好。看来你已将文字深意尽数领会,望你今后能明辨之,笃行之。”九娘赞道,“你们的字迹都极为标准,宛如篆刻而成。可恰恰问题便在此处——

过于规范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夫子如今尚未教这些,也属正常。毕竟,能一开始便将书法练到这般境地的,也只有你们这些修行者了。接下来,你们要在守住‘永字八法’精髓的同时,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来,且看我写一遍。”

九娘接过彩蝶手中的毛笔,凝神静气,在纸上写下书院学规。人杰与彩蝶凑近一看,只见她的字迹与寻常“永字八法”颇有差异,看似另类,却透着一股“端秀清新、流美疏朗”的独特韵味。

“每个人的字体,都该有自己的风骨。”九娘放下笔,缓缓说道,“这种风格,非一朝一夕可成,亦无明确章法可循。

你们要做的,便是牢牢记住‘八法’,而后又要忘记‘八法’,用自己最惬意、最畅快的方式,多写多练。”

“你们如今的字里,只带着些许微弱的刀气与剑气。可书上说,修行者甚至能将一身武道融入字体之中,这层境界,我便无法教你们了,只能靠你们自己琢磨。”

人杰与彩蝶听罢,便开始一遍又一遍地书写。足足半个时辰后,两人写下的字纸已堆起厚厚一叠,书房里的宣纸竟都用了个精光。

而在这段时间里,两人的字体风格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人杰的字,笔力遒劲,铁划银钩,逐渐大气有锋芒。

彩蝶的字,小巧细腻,婉转灵动,逐渐婉转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