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是臣等共同拟定的可用之人名单,您过目!”房玄龄随即递上一本册子。
李世民打开册子,思索片刻说:“这么多人,如果一次性全部安排进秦王府,难度有点大,这样吧,各位分头联系名单上的人,备上厚礼,代我表达敬仰之情,并告诉他们,如果太子有意拉拢他们,他们尽可答应,文官人员方面玄龄、如晦、无忌负责,武将方面李世绩、秦叔宝负责,我看名单上面武将人员也不少,我秦王府武将已经很多了,如果再增加,恐怕引起猜忌,大家联络武将的时候,替我致歉,如果想加入秦王府,可能暂时不会有太高官职,若他们无意投奔于我,不要勉强,依旧奉上厚礼,并转达我的祝福。”
“遵命!”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世绩、秦叔宝等异口同声答应了下来。
“殿下,您刚刚立下了不世之功,恐怕您的戎马生涯快要终结了!”长孙无忌说。
“我明白,我会向父皇请求闭门读书,不再参与军事!”李世民说。
“那就好!”长孙无忌说。
李世民问:“无忌啊,在洛阳我让你找王羲之的真迹,你找到了多少?”
“找到了一些,不多!”长孙无忌回答道。
“里面可有《兰亭集序》?”李世民激动地问。
“没有!”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
“可打听到《兰亭集序》的下落?”李世民再次追问。
“殿下,臣觉得书法乃小道,殿下的心思应该多花在政事上。”长孙无忌劝道。
“《兰亭集序》被世人奉为至宝,不少文人墨客对其都是推崇备至啊!如果我们有了《兰亭集序》,是不是就能收服一些士族的人心?”李世民说。
听到李世民的回答,众人皆不禁连连称赞李世民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李世民继续说:“你们不是说河北人心最难收服,如果我们有了《兰亭集序》,那他们是不是就不会以为我们只会马上治天下,你们所谓的那些世家大族是不是就会高看我秦王一眼!而且,听闻南朝人最重王羲之,这对我们日后收服萧铣应该也有大用。”
听完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继续说:“我听闻《兰亭集序》在陈朝天嘉年间被智永得到,后来智永在太建年间献给了陈宣帝,隋朝灭陈后,又赐给了晋王,就是后来的隋帝杨广,可晋王不喜书法,于是和尚僧果向晋王借到了《兰亭集序》,杨广登基后也没有要回去,后来智果死后,把《兰亭集序》传给了越州的弟子辩才和尚,恐怕现在应该还在越州的辩才之手。”
“记住,不论花多大价钱,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弄到《兰亭集序》真迹。”李世民听闻《兰亭集序》有了下落后激动地说。
“臣记住了!”长孙无忌应声。
房玄龄又说:“臣认为,天下即将一统,我们应该设置一个文学馆,将天下读书人汇集在一起,日后也许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势力,而且,不光读书人要进入文学馆,武将也要读书,毕竟以后治天下,不能只靠打打杀杀。不过,他们不仅要读圣贤书,兵书也要读,很多将领是靠荫恩得的武将官职,要是真到了战场,指挥千万万马,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提议好,我赞同!而且,要把我们的尉迟将军第一个送进去!”李世民说完,顿时哄堂大笑。
“还有一事,听我们在齐王府的眼线说,齐王刚刚去了东宫。”长孙无忌说。
“去东宫干什么?”李世民问。
“不管干什么,太子和齐王走得这么近,恐怕不是好事,秦王要多加防范啊!”
“东宫也给我安插一些眼线!”李世民说。
“殿下,眼线已经布好了!”长孙无忌说。
“你已经布置了?”李世民一脸的不可思议。
“欲成大事,我们必须早做准备啊!”长孙无忌回道。
“切莫乱说!”李世民急忙制止长孙无忌再说下去。
“殿下,窦建德恐怕会被陛下砍头。”房玄龄说。
“为什么?”李世民问。
“窦建德虽说草莽出身,但也无愧一代枭雄,况且他深得民心,如果放虎归山,怕是如龙入大海,前途不可预知啊!我想,陛下一定不能容他存在。”房玄龄说。
“可我已经答应饶他不死了,大丈夫怎可出尔反尔?”李世民说。
“殿下,您只是秦王,不是皇帝,您保不住他!”房玄龄说。
“可是,一旦杀了窦建德,必将震动河北,河北要是出了乱子,那是我这个陕东道大行台的责任。”
“秦王,你要三思啊!你如今功高震主,切不可再违背皇命啊!如果陛下不杀窦建德最好,如果真决定杀他,您切不可劝阻,否则陛下定认为您与窦建德私下达成了某种默契,那样会连累你的。”
杜如晦等人也点头表示同意房玄龄所说。
李世民对此不置可否。
不一会儿,天渐渐黑了下来,秦王妃来到客厅,招呼众人饮酒、用餐,众人连忙推却。
房玄龄说:“按照本朝律令,聚集饮酒,可是重罪,何况马上就要宵禁了,我等要速速离开了!”
“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吧!”李世民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东宫内,齐王与太子叙话。
“大哥,二哥这次立了大功,不知道父皇会怎么赏赐二哥?”李元吉说。
“二弟这次的功劳确实不小,可以说,什么赏赐都不足以比得上这次大功。”李建成说。
“那要是赏赐给二哥太子之位呢?”李元吉笑着说。
“四弟,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李建成有些生气地看着李元吉。
“大哥,张婕妤应该跟你说了父皇曾和裴寂说想立二哥为太子之事。”
“那又如何?我又没犯什么错?父皇怎么会废黜我的太子之位?”
“大哥啊!你就是太天真了,有些错,说你犯了,你就是没犯那也是犯了!”
李元吉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确实是实话,如果李渊真想立李世民为太子,那他这个太子之位恐怕难以保住,再加上秦王府实力日益壮大,大有超过东宫之势,这令他不得不防。
李建成沉思着。李元吉见状,说:“大哥,我告诉你一件事,二哥曾与窦建德密谈,至于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不过谈完后,二哥就许诺了窦建德饶他不死,大哥,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
李建成听完,急忙问:“此事你可报于父皇知晓?”
“我还没来得及见父皇呢,这不从兵部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到你这了!”李元吉拍了拍李建成说。
“那你怎么不告诉父皇?”
“我做个齐王就挺好了,我知足,就算我告诉了父皇,父皇会赏我什么?总不能赏我当太子吧?再说了,我怎么会和大哥抢太子之位呢?这件事自然是要禀告大哥,让大哥去和父皇说了!”
“还是四弟想得周到,这是大功一件,就凭这件事,父皇恐怕便不会再信任世民了,我的太子之位便稳了!”李建成恶狠狠地说,并决定明日一早便将此事报告李渊。
十一日一早,李建成率先入宫,将事情告诉了李渊。
李渊说:“此事是真的?”
“父皇,此事千真万确,不信,一会儿世民来了你可问他。”
“逆子!他究竟有没有把我这个父皇放在眼里!”李渊怒吼一声。
“陛下!秦王、裴相等在外求见!”殿中监陈福说。
“让他们进来!”李渊平复了一下心情说。
不一会儿,二人走入两仪殿。看到李世民,李渊大声吼道:“秦王,你答应了窦建德饶他不死,是吗?”
李世民脱口而出:“是!”
“逆子!究竟你是陛下,还是我是陛下?”
李世民急忙叩首,说:“当然父皇是陛下!”
“那你为何替朕决定窦建德的生死?”
“儿臣是想······”
李世民话未说完,李渊立刻说:“你想什么?我看你想气死我!窦建德什么身份,他的生死是你能决定的吗?”
“不是!”李世民跪在地上回话,眼睛瞥向太子,瞬间明白了此事定是李元吉告诉的太子。
“朕再问你,王世充你想怎么办?”
“儿臣认为,王世充该杀!他残害百姓,不死不足以平民愤!”李世民如实说。
“糊涂!”说罢,李渊举起手中拐杖便要痛打李世民。
裴寂见状,赶忙上前拦住李渊,说:“陛下,不要生气,窦建德、王世充该不该杀,咱么讨论讨论啊!”
裴寂一边拦住李渊,一边用手帮李渊顺气。
李渊坐到御座上,缓了缓心神,说:“你起来吧!和太子、裴监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处置王世充、窦建德。”
李世民缓缓起身,说:“是!”
众人坐定,李渊开口说:“太子,你先说你的看法!”
“儿臣认为窦建德该杀,王世充不可杀!”李建成说。
“说说理由!”李渊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