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齐王藏祸心 众人劝起兵

换源:

  “大哥,我们是出征前动手还是出征后动手好呢?,我带秦王府那些人出征,然后找机会杀了他们,剪除秦王羽翼之后再动手会不会更保险些?”李元吉问。

“夜长梦多,还是出征前动手好,一旦失败,你还可以以需要带兵出征突厥为借口挡一挡,而且,出征回来后,兵权恐怕会立刻被解除,到时候没了兵权,我们就不好成事了!”李建成分析道。

“那好,大哥,一切都听你的!”

“你回去好好准备,我现在进宫请父皇敕令。还有,你多准备些金银、绸缎等,送往突厥,请突厥退兵!”说完,李建成便进宫面圣。

李建成面见李渊,说:“父皇,后天齐王就要出征了,儿臣请父皇准许儿臣和秦王为齐王在昆明池饯行!”

李渊大喜,说:“好!朕同意,你们兄弟三人到时候把话说开,你为之前的事情给秦王道个歉!”

“儿臣遵命!”

离开皇宫后,李建成即刻派人告知秦王后天于昆明池共同为齐王饯行,并称是李渊的意思。

齐王回到府中后,召集幕僚。

齐王说:“后天以后,我就要当太子了!”

众人不解,忙问原因。

齐王说:“后天昆明池,我要杀了秦王和太子!”李元吉对宇文宝说:“后天我以摔杯为号,届时你们杀出,先对付秦王,秦王死后,再对付东宫的人!”

“齐王,我们何不将秦王和太子一同杀死呢?”宇文宝说。

“太子是用来背锅的,怎么能让他先死呢?万一秦王没能杀死,太子正好用来背锅!”

“齐王英明!”众人齐呼。

秦王得到消息后,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商量对策。

“秦王,这又是一个鸿门宴啊!去是肯定要去,不去就是抗旨,但是,去了恐怕凶多吉少!”长孙无忌说。

“秦王,我们反了吧!”尉迟敬德起身说。

长孙无忌也劝,说:“殿下,事情紧急,没有再多的时间考虑了!”

尉迟敬德说:“秦王,若您再不下决定,臣现在就去落草为寇,免得憋屈地死于齐王之流手中!”

李世民掩面哭泣,说:“骨肉相残,我不忍心啊!不如等太子先动手,我们后发制人!”

“殿下,不要再有妇人之仁了!你若如此优柔寡断,尉迟将军恐怕真得会离你而去了!”长孙无忌急切地说。

“可是······”李世民正欲言语。

尉迟敬德打断说:“殿下,今长安我们有八百壮士,足矣!”

李世民迟迟不能下决心。

其他幕僚说:“殿下,太子假仁假义,齐王阴险狠毒,二人都非善类,您忍心大唐江山最后交到他们手中吗?请秦王为天下计、为百姓计!”

见李世民还不表态,众人问:“殿下,您觉得虞舜是什么样的人呢?”

“是圣人!”李世民说。

“假如虞舜在疏浚水井的时候没有躲过父亲与哥哥在上面填土的毒手,他便化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没有逃过父亲和哥哥在下面放火的毒手,他便化为粮仓上的灰烬了,还怎么能够使自己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呢!所以,虞舜在遭到父亲用小棍棒笞打的时候便忍受了,在遭到父亲用大棍棒笞打的时候便逃走了,这恐怕是因为虞舜心里所想的是大事啊!”众人再劝。

李世民说:“那好,我们今天就起卦占卜!”

正当一幕僚准备起卦时,张公谨从门外闯入,一脚将其踹到在地,说:“秦王,难道占卜结果不如意,我们就不起事了吗?求神问卜本是遇到难以抉择之事时为寻求心理慰藉而进行的,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李世民看着众人坚定的目光,拔出佩剑,宣布起事。

“令!尉迟敬德,把房玄龄、杜如晦唤回秦王府。”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

“得令!说罢,尉迟敬德赶往房玄龄、杜如晦处。”

尉迟敬德对房玄龄、杜如晦说:“秦王请两位回到秦王府,共商大计!”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说:“陛下命我等在此,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联系秦王,若我们去秦王府,陛下会责怪的!”

尉迟敬德听到二人不愿回秦王府后,立即回到秦王府禀告于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将手中佩剑交与尉迟敬德,并说:“如果他二人不愿前来,那就提着他们的脑袋来见我!”

“是!”尉迟敬德接过李世民佩剑,立即出府。

“殿下,我随尉迟将军同去!”长孙无忌急忙跟上尉迟敬德。

二人来到房玄龄、杜如晦处后,见二人已打扮成道士模样。长孙无忌说:“殿下已下定决心!”

房玄龄、杜如晦说:“看到尉迟将军来了,我二人便猜到秦王已然下定决心,不过担心秦王下的决心不够彻底,这才试探了一下秦王!”

于是,四人偷偷潜回秦王府。其他人也被召回秦王府。

人员全部到齐后,李世民将太子、齐王准备谋害自己之事告诉了众人。

房玄龄说:“殿下此次不可以身犯险,我们要先发制人!”

“如何先发制人?”李世民问。

房玄龄说:“我们这次先到陛下面前告他一状!”

“对,殿下,我这里有一些东宫和齐王勾结后宫的证据,您把这个交给陛下,陛下越心疑,我们就越有准备的时间!”长孙无忌说。

李世民问:“无忌,你的证据是真的还是假的?”

长孙无忌说:“真的假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陛下疑心,为我们准备赢得更多时间!”

李世民接过证据,揣进怀里,准备一旦太子发难,自己能第一时间呈给李渊。

六月初三,太白金星现于秦地。李渊急召太史令傅奕入宫。

李渊问:“此为何事之征兆?”

傅奕说:“金星出现在秦地,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

听后,李渊淡淡地说:“好了,你下去吧!”

李渊独坐在龙椅上,想了半晌,说:“陈福,宣秦王入宫!”

“是!”陈福立即出宫去见秦王。

接到召见的消息后,李世民立即动身。

“二郎,太史令说太白金星现于秦地,意为秦王当有天下,你怎么看?”

“父皇,儿臣不敢有此异心!”李世民跪伏在地,说。

“张婕妤等人说你有谋逆之心,我本不信,如今看来恐怕是真的了!”李渊叹了口气,说。

“父皇,太子、齐王淫乱后宫,他们早就与张婕妤等人勾结在了一起,想置儿臣于死地!”李渊哭着说。

“你说太子淫乱后宫,可有证据?”李渊难以置信地看着李世民说。

“这就是证据,请父皇过目!”说罢,李世民从怀里掏出证据,递给李渊。

李渊看后,气得浑身颤抖。

李世民接着说:“父皇,我没有对不起大哥和四弟的地方,可是他们却总想害我,今日,我听闻太子和齐王打算在昆明池借为齐王饯行来杀死我,请父皇救我!”

“可恶!逆子!”李渊愤怒地砸了下桌案说。

“二郎,天色已晚,你且回去,明天你早点来,朕要让你和太子、齐王当面对质。”

“是!”李世民缓缓退出了大殿。

张婕妤手下听到李世民和李渊对话后,大为惶恐,急忙派人李建成、李元吉传信。

“来人!把裴监叫来!”李渊命人速去宣裴寂。

裴寂到后,李渊将秦王奏本交给裴寂,并询问裴寂的意见。

裴寂说:“这怎么可能呢?”

李渊说:“张婕妤年轻貌美,太子年轻力壮,而且东宫与后宫仅一墙之隔,先前二者还是相通的,不过近日才被封死,张婕妤等人又屡屡为太子说好话,这让我很难不相信二郎的话啊!”

“那陛下您是觉得张婕妤等人真和太子有染?”

“朕也拿不准主意,所以把你叫来,想听听你的看法!”

“臣认为,如今只是秦王一面之词,不足采信,还需要陛下亲自调查!”

“这样吧,明天你和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世矩等早些进宫,替朕查明事实!”

“明天太子和秦王不是要在昆明池为齐王饯行吗?”

“都什么时候了,把事弄清楚之后再饯行也不迟啊!”

“臣领旨!”裴寂说完离开了皇宫,去联系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世矩等人。

得到张婕妤传信后,李元吉对李建成说:“大哥,明日我们不妨托病不去上朝!”

李建成说:“朝中已经有很多人是我们的人了,你手中又有军队,有何惧怕?”

与李建成心态完全相反的是李世民,回到府中,李世民立即召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刘弘基、张公谨、李世绩、唐俭、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屈突通、段志玄、侯君集、张士贵、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虞世南、杜君绰、郑仁泰、李客师、李孟尝、周绍范、李桐客、牛进达、曹通、曹钦、刘德敏、赵元楷、王君愕、吴黑闼、于志宁、苏世长、薛元敬、丘行则、丘行恭、褚亮、陆德明、姚思廉、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盖文达、苏勖、戴胄、刘孝孙等秦王府、天策府所有人员,商议明天之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