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爆发 李元吉太子伏诛

换源:

  房玄龄说:“殿下,陛下偏袒太子、齐王,如果真去对质,恐怕陛下也不会把齐王和太子怎么样,反而会令他们加快谋害您的脚步,因此,臣认为,明天是我们除掉太子和齐王的最佳时机。”

其他人皆赞同房玄龄的看法。

李世民说:“好!明天,我们一早我们就进入玄武门,那里,就是太子和齐王的死地。”

说完,李世民开始安排具体分工。

“明日之事,有三处要地,第一在临湖殿,尉迟敬德明早率先进入临湖殿,然后保护陛下至游船之上,并贴身护卫,万不可使陛下与御林军接触,更不能让陛下命令御林军帮助太子党,这是成败的第一步。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也带剑去游船上,以防意外,我和程知节等也埋伏附近;第二处在秦王府,若明日不能消灭太子党,太子很有可能派人攻击秦王府,为了无后顾之忧,长孙无忌、高士廉、秦叔宝负责守卫秦王府,若玄武门战事不利,立即带兵增援;第三处在玄武门,由张公谨、段志玄、侯君集、张士贵、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客师等负责,你们是明天成败的重中之重,一旦太子、齐王进入玄武门,立即关闭城门,不可放跑二人,若有援军到来,务必将其挡在门外!”

李世民又说:“无忌,你派人告诉张亮、温大雅,务必替我们守好洛阳!”

“是!”长孙无忌又说:“秦王,有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什么问题?”李世民问。

“我们这么多人,如何顺利进入玄武门?兵器又如何携带进去?”

“不用担心,云麾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中郎将常何都是我们的人!”

众人都被李世民的话惊呆了,没想到秦王原来早就提前布置好了一切。

李世民继续说:“今夜,大家早些休息,还有大家都不要回去了,就在秦王府休息,明天天亮之前,我们一起进入玄武门!”

“遵命!”

“我还要去见一个人,我们需要他的支持!”李世民说。

众人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大喊:“秦王妃,为我梳妆,我去拜访李靖!”

梳妆后,李世民亲自前往李靖处。

见到李靖后,说:“李将军,本王有件事请你帮忙!”

李靖说:“秦王殿下,但讲无妨!”

“我和太子,您帮谁?”

“秦王这是何意?”

“太子和齐王打算明日对我动手,我需要李将军的支持!”

“秦王,我能置身事外吗?太子对我曾有礼遇之恩,我不能帮您!”

“好!将军如果能置身事外,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世民谢过将军!”

说罢,李世民转身离开李府。

初四,天未亮,李世民率众人偷偷来到玄武门前,张公谨学了三声布谷鸟叫,听到布谷鸟声,常何立即命人往大门门轴上浇桐油,防止开门声惊醒宫中之人。

进入玄武门后,众人按照安排分散隐藏起来。

不一会儿,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世矩等人奉诏早到,准备调查太子、齐王淫乱后宫之事。

几人见到李渊后,尉迟敬德、宇文士及等人杀出,尉迟敬德挽住李渊手臂,说:“陛下,太子、齐王今日要谋反,臣奉秦王令特来护驾!”一边说一边把李渊拉上小船,而后由宇文士及持刀护卫李渊,房玄龄、杜如晦等也执刀命裴寂等人上了另一条船。

控制住了李渊等人后,众人继续蛰伏,等待太子、齐王的到来。

太子、齐王身穿软甲大摇大摆走入宫门,行至临湖殿,太子发觉宫中守卫怎么全都不见了,于是大呼:“不好!快撤!”

李建成拉着李元吉快马向玄武门外跑去。李世民见二人想跑,立即现身,大喊:“奉诏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李元吉大惊,回头弯弓搭箭射向李世民,怎料过于紧张害怕,一连三次由于没有拉满弓,竟全部没能射出去。

李世民则气定神闲,取箭、搭箭、弯弓、射箭一气呵成,直中李建成,李建成摔下马来,登时没了呼吸。见李建成伏诛,李元吉拍马快跑,尉迟敬德突然杀出,手下士兵万箭齐发,李元吉中箭,跌落下马。李世民走上前去,欲结果了李元吉,突然,坐骑受惊,李世民也被树杈挂住,李元吉见状,夺过李世民手中弓,用弓弦勒住李世民,在这危急关头,尉迟敬德赶到,大喝一声,李元吉吓得转头就跑,尉迟敬德拿起弓箭,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太子、齐王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出了玄武门,李建成的部下、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准备为太子报仇,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长林兵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攻打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危急时刻,张公谨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

见玄武门一时难以攻破,冯立命薛万彻攻打秦王府,至秦王府后,与秦叔宝交战,不敌,急奔玄武门,会同冯立再次攻打玄武门。高士廉见薛万彻撤兵,料想必去了玄武门,于是,命秦叔宝留少量兵保护秦王府外,其他士兵赶往玄武门。而后,高士廉来到监牢,释放死囚,命众人投入战斗,驰援玄武门,未至,玄武门被攻克,云麾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被冯立所杀。

双方正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秦叔宝、高士廉率军赶到,与玄武门内的张公谨等人内外夹击,太子党势危。

正在太子党准备溃逃之际,薛万彻擂鼓呐喊、振奋军心。见状,尉迟敬德立刻面见李渊,请李渊敕令太子、齐王军队全部放下武器,接受秦王处置。李渊无奈只得同意。

拿到敕令后,尉迟敬德提着太子和齐王的人头,宇文士及则带着敕令赶到玄武门门前,宣读敕令,说:“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内藏奸邪之谋,企图危害国家,都被处死。朕恭敬地承受皇位,统治万方,安抚养育百姓,至今已有九年。朕希望让仁惠的政策遍及天下,让德义之道在宇宙中得以彰显。哪能料到如此巨大的灾祸,竟在宫廷内部发生,逆子之恶,灭绝了天性。皇太子李建成身为嫡长子,本应继承皇位,但他却亲近小人,听信邪谋,蔑视君父,离间骨肉,密谋叛逆,如同凶恶的枭獍。司徒、齐王李元吉,地位稳固如磐石,职责重要如屏障,受到的宠爱和提拔都很深厚,职位也不低,但他却违背天理,与元凶李建成同流合污,助长邪恶,互相煽动,他们的逆反之心和罪行,昭然若揭。这两个凶徒,罪大恶极,如今,灾祸降临,他们被处以死刑。”

众人又见到太子和齐王的人头,于是纷纷放下武器。冯立、薛万彻、谢叔方、唐临逃脱。

萧瑀和陈叔达对李渊说:“李建成与李元吉阴险狡诈、志大才疏,为国未立寸功,却享受着不该有的待遇,然二人不思感恩,反而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屡次三番构陷秦王,今又谋反,幸得秦王护驾,诛杀了他们,秦王又深得民心,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啊!”

李渊说:“说得好!这也是朕一直以来的想法啊!”

秦王府众人说:“请陛下下令诛杀太子和齐王党羽!”

尉迟敬德制止,说:“罪过都在两个元凶身上,他们已经受死。倘若我们对其他人赶尽杀绝,恐怕会引起天下的动荡啊!”

秦王也同意尉迟敬德的看法。

于是,李渊下《诛建成元吉大赦诏》说:“想到他们的罪恶,朕心中充满了惭愧和愤恨。现在灾祸已经消除,氛围清明,国家安定,政治清明。朕想与万民一起洗刷过去,重新开始,因此大赦天下。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以前,无论罪行轻重,无论是否已经暴露,所有被囚禁的罪犯都一律赦免。叛逆之事,只涉及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其他被他们牵连的人,都是无辜受累,一律不予追究,各自恢复清白。僧侣、道士、女冠等宗教人士,仍按旧制行事。”

李渊又下诏令李世民为太子,明日举行册封大典。

房玄龄说:“殿下,如今还有不少前太子余党统兵在外,您不得不防啊?”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李世民问。

“臣认为,殿下可以请陛下发敕令,召统兵在外的太子党、齐王党的人来京,如果他们来人,证明他们没有叛乱之心,殿下便好生抚慰,若他们之中有人不来,那殿下就要防备了!”房玄龄说。

李世民深以为然,并表示此事就交给了房玄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