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渭水退敌 裴世矩妙荐奸臣

换源:

  “李靖、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高士廉、封德彝、周绍范、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独孤彦云、段志玄、李世绩,随我出征!”李世民站起身说。

“臣等遵命!”

于是,李世民带兵至渭水,命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李世绩等人埋伏在渭水桥四周,李靖负责居中指挥,自己则带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周绍范、高士廉六人前往渭水桥。

“报!大汗,李世民来了!”突厥士兵报告说。

“来了多少人?”颉利可汗问。

“六个人!”突厥士兵答。

“看来是李世民亲自送执失思力回来了”颉利可汗高兴地对突利可汗说。

“大汗,来人中没有执失思力!”突厥士兵说。

“没有?走,随我出去看看!”颉利可汗拉上突利可汗走出大帐。远远看见李世民等一行人缓缓走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骑上马,也走上前,双方在渭水河边,隔着渭水桥对峙。

李世民见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出现,立即引六人,走到渭水桥中,对颉利可汗说:“阿史那咄苾,我刚刚即位,你就来朝贺,带的人似乎有些多了吧!”

“我听说大唐秦王和太子为争夺皇位,大打出手,所以,特意带兵帮忙平叛来了!”颉利可汗说。

“你的消息知道得太晚了,我已经是大唐皇帝了!你来的正好,我为你介绍一下我的大臣。这一位,是我的侍中房玄龄,他智谋无双;这一位是我的侍中高士廉,他心术明达;这一位,是我的左仆射萧瑀,他清正耿直;这一位,是我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他忠义无双;这一位是我的兵部尚书杜如晦,他坚毅果敢;这一位,是我的车骑将军周绍范,他英勇善战。他们的才能,是你永远想象不到的!”

“李世民,你跟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我要告诉你,朕现在是大唐皇帝,大唐不再是从前那个大唐了!”李世民高声说。

“那又怎样?”颉利可汗不屑地表示。

“我告诉你,如果你退兵,我还会遵守我们以前的盟约,如果你再敢犯我,朕不会答应,朕的臣子不会答应,朕的千百万百姓不会答应!”

“你敢威胁我?”颉利可汗轻蔑地说。

“不是威胁,是命令!”说罢,李世民大喊:“李靖、秦叔宝、段志玄、独孤彦云、尉迟敬德、程知节、李世绩何在?”

几人带兵一齐现身,颉利可汗见唐军名将云集,说:“好,我可以退兵,但是,我大老远来一趟,不能空着手回去,你得多给些补偿!”

“好,朕答应你,明日,还在这里,我们斩白马盟誓,订立新的盟约!”李世民说。

次日,二人来到渭水桥,斩白马盟誓,大唐增加岁贡,突厥放回掠夺的百姓。

盟誓后,李世民率军返回长安,路过一片荒地,见白骨露于野,问众人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说:“这些恐怕是当年前隋讨伐突厥时,战死的士兵的遗骸。”

李世民说:“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派人好生安葬,能联系上家属的帮忙将遗骸运回家乡,联系不上的,葬于京郊,立碑祭扫。”

“是!”众军立刻收敛骸骨。

众人回到长安后,李世民深感突厥北患严重,必须严加防备,于是下《备北寇诏》说:“在北方修筑城防,是周朝的盛典;在河上整治防御,是汉朝的宏伟规划。这些工程都是为了巩固京城地区,在边疆设置险要关隘,以遏制敌人的进犯,隔绝华夏与戎狄的冲突。自从隋朝末年,中原地区陷入丧乱,百姓大量死亡,州城变得空虚。突厥趁机侵犯边境,乘虚而入,长驱直入,侵扰抢掠愈发严重,无人能抵御。自唐朝建立以来,东西征战不断,军队频繁出征,未能顾及北方讨伐,致使胡人的战马两次进入关中,到达泾河、渭河一带。他们践踏庄稼,使百姓惊恐不安,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朕分别派遣军队,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多次俘获敌方名将,消灭敌军首领。然而,凶恶的敌人并未停止侵扰,防御需要长远规划,加强边防建设是当务之急。北方各州的城寨,虽然已初步设置周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今虽然与敌人达成和议,敌人暂时疲惫,但蕃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因此修缮防御工事十分必要,大家都认为应该这样做。朕认为修筑城墙需要大量劳役,使用众多的畚箕和铁锹等工具。考虑到百姓的辛劳,朕深感忧虑,决定普遍给予他们优待和免除徭役的奖励。但诏书刚下发,随即又征召他们服役,这好像食言而肥,会让百姓产生疑虑,认为朕不讲信用。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敌人侵犯骚扰,确实是百姓的祸患。对于那些需要修补的城寨镇戍,必须仔细考量远近距离,估算所需劳力,由当地的军民共同修建。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条例和规定,务必确保工程成功,并将这一意图向百姓宣示,让他们明白朕的心意。”

而后,李世民又命群臣推荐可以抵御突厥的人才。

裴世矩对李世民说:“陛下,臣想到一个人,也许能对我们有用。”

李世民问:“何人?”

“此人名叫赵德言,贪婪狡诈,是个十足的小人!”裴世矩说。

“既然是个小人,你怎么还让朕用啊?”李世民不解地说。

“陛下,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派他到突厥,让颉利可汗去用,以赵德言的本事,我相信他能祸乱突厥。”

“你的意思是派他去做奸细?”

“不是奸细,我们不用他传递任何情报,只需要给他机会让他得到颉利可汗重用就行!”

“好!你打算怎么办?”李世民问。

“陛下,我们和突厥签订了新盟约,按盟约我们给突厥岁贡,不如岁贡时,让鸿胪寺卿唐俭将其留在突厥,并帮助其取得颉利可汗信任。”

“好!朕马上召见唐俭!”

说罢,李世民急召唐俭,并将计划告知了唐俭。

“臣唐俭领旨!”

唐俭接到圣旨后,立即派人找到赵德言,并给他安排了一个副使的身份。

众人收拾好一切后,唐俭一行人赶往突厥。

至突厥后,唐俭为颉利可汗引荐赵德言,并大肆吹嘘赵德言的才能,颉利可汗大喜,请求将赵德言留在突厥为其谋士,唐俭假装不想答应。

颉利可汗说:“唐大人,像赵德言大人这种人才,想必大唐还有很多,而且我突厥已经和大唐结盟,既是盟友,跟你们要一个人不难吧!这样,我愿用三千匹马、一万头羊来换赵大人,如何?”

唐俭问赵德言:“赵大人,你怎么想的?”

“唐大人,如果我一人能为大唐换来三千匹马、一万头羊,我认为是值得的,为了大唐,我愿意留在突厥!”赵德言大义凛然地说。

“既然赵大人如此大义,颉利可汗又如此真诚,那好吧,回到长安,我跟陛下说明原委,我想陛下应该不会拒绝的!”

赵德言成功留在了突厥,每日和颉利可汗混在一起。

一日,赵德言对颉利可汗说:“大汗,突厥各部自主权力太大了,应该像中原王朝一样,加强大可汗的权威和财富,只有大可汗权威和财富足够大,才能震慑其他部落!”

颉利可汗说:“赵大人可有好办法?”

赵德言说:“首先,我们打造一个金印,此金印象征大汗的威严,每当有命令下达,要像皇帝一样发布诏令,然后加盖金印。其次,我们要收税,以往突厥各部落只需要向自己的可汗交税,而不需向您交税,这样导致您根本得不到其他部落的财富,我们向中原王朝学习,要求突厥各部落人民除了向自己部落的可汗交税外,还需要向您交税,此外,凡要杀牛羊者,需要交屠宰税,这样您的财富就积累起来了。第三,我们要加强对兵权的控制,各部落动一兵一卒都需要向您请示,打仗胜利后,兵器和缴获全部上交您,由您来分配缴获。第四,各部落将下一任继承者要送到您这里做质子,如果谁敢发动叛乱,便诛杀质子,这样,各部落就会永远臣服于您了!第五,安排自己的亲信前往各部落任职,加强对各部落的监视。第六,明确尊卑关系,将各部落按照实力划分等级,低等级者要向高等级者行跪拜之礼,您要受所有人跪拜。除此以外,臣还有很多举措。”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颉利可汗听完觉得所有政策对自己都极为有利,于是吩咐下去,今后制度改革,所有人和事都要听赵德言的安排。

从此,颉利可汗在赵德言的帮助下对各部落进行了残酷的压榨,各部落纷纷有了反叛之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