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景再次亮起,视角切换成了陈成的主观视野。
四周人潮汹涌,陈成在人群中艰难前行,如同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挣扎。
四周喧闹非凡,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
“喂!把脸露出来!哥们!这是我们在执行的例行检查!”
“别再往这边挤了!詹姆斯不在这里!想看到詹姆斯你得往另一边走!”
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镜头猛地一转,从陈成的主观视野切换到了第三人称。
镜头里,一个非洲裔男子拦住了陈成:
“伙计,你干嘛戴着帽子?你该不会就是陈成吧?要是你真是陈成的话,可以给我一张你的签名吗?”
“我怎么会是陈成?但我确实在找他,已经有好多人把我误认为是他要求签名......要不,我给你写几个中文?你要吗?”
“算了,兄弟,我就想要陈成的亲笔签名。”
黑人转身继续寻找下一个戴帽子的目标。
他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刚刚错过了真正的陈成。
但这个小插曲并未没有太多的人注意。
因为通过鸟瞰视角,人们发现陈成现在的位置不远处。
旁边正站着一个正在检查人脸的钮约警察局警官。
距离相当的近,这位警官难道没有认出陈成?
正当人们感到疑惑时,陈成开始了他的行动。
而观众们惊讶地发现。
陈成非但没有逃离,反而迅速向那位警官靠近!
本就不远的十米距离,现在还在不断缩短!
两道醒目的高亮效果,分别落在陈成和警官身上。
使他们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格外显眼。
一条光线将两人连接在了一起。
光线之上,制作组还在光线上标注了两人的实时距离。
九米、六米...
五米、四米......
随着陈成的接近,两人之间的数字越变越小。
但那位警官却始终毫无反应!
“他看不到陈成吗?这怎么可能!?节目组是不是在搞事情!?”
“莫非陈成能顺利逃脱,全靠这些警察都是瞎子!?”
“钮约警察局实在是太棒了,找了一群看不见的警察,既帮助了残疾人士又有助于降低犯罪率,没看见就是没有犯罪。”
正当评论区里大家对此表示愤慨时,屏幕上出现了新的画面。
画面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刚才的鸟瞰视角。
新出现的画面则标注着“警察视角”。
是和陈成最近的那位警官的第一人称视角!
陈成还在行动。
而此时,观众们看见真相之后彻底惊呆了。
无数人瞪大了双眼,甚至张大了嘴巴......
观众才终于知道。
不是警官当做看不见,也不是视力问题。
而是从一开始陈成就没有进入过这位警官的视线里!
即使现在,他们之间只有两米的距离,陈成几乎和警官眼神交汇了。
但是,警官的视线里,竟然完全看不到陈成!
对那个警官来说,这个年轻人好像根本没进入他的视线!
陈成一直把人群当成掩护,灵活地在人海中穿行。
他一会儿斜着走,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停下来和人聊天。
这些看起来普通自然的动作,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
这些巧妙的安排,让他成功地避开了警官的视线!
当观众们意识到这一点时,纷纷停下了观看直播。
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四周。
有的人看看后面,有的人检查床下,有的人盯着门外。
好像在自己视野里的盲区。
有个陌生人正在偷偷观察他们一样。
这种感觉让人心里发毛,背脊发凉!
这种刺激感让直播间里的弹幕和评论再次飙升!
“上帝!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他就像个隐形的鬼魂!”
“想想都可怕,如果陈成就这么躲在我家里,我觉得我根本就发现不了他!”
“见鬼!你们发现没有?陈成的棒球帽颜色变了!明明是棕色的,变成黑色了!这是为什么!?”
观众们对陈成的手段感到不解。
这种高超的手法,让人更想知道陈成的真实身份。
他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每一个精准的停留和弯腰,都让他完美地隐藏了自己!
但疑问也越来越多。
陈成为什么现在一直在靠近那个警官?不应该用这种技巧逃跑吗?
邓肯教授看直播时,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陈成,你究竟想干什么?”
大家看到陈成接近警官后,并没有直接往前走。
而是又用这种技巧潜行,最后在警官背后停下来。
原本一分为二的镜头,也在陈成停下来的那一刻融合。
陈成和那个有点胖的警官一起站在了画面中央。
这时,原本嘈杂的声音渐渐消失,只剩下他们两个。
很多观众一边看一边皱着眉头。
陈成不担心警察突然发现不对劲,然后猛的回头吗?
陈成没让观众多想,下一秒......
“嗨。”
出乎意料的是,先开口的居然是陈成。
那个警官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他迅速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枪,准备转身。
好像随时准备开枪打空枪匣。
但他的动作被陈成阻止了。
陈成按住了警官拔枪的那只手,
低声说:“别害怕。”
“你就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听我的,别转身。”
.........................................
PS:每天数据没有一点点的长进......估计是我自己写崩了,都没人看.......
唉......但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