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开始抢人

换源:

  一篇视野开阔、观点独到的分析报告。

这不是某位国防学博士的杰作。

也不是军事模拟竞赛的冠军之作。

更不是由某位装甲兵指挥官所撰。

而是一位普通士兵的心血结晶。

这让一位少校大吃一惊。

王国争只是扫了他一眼,没有开口,因为会议室内已经响起了一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一位正忙着吃馒头的军官,自从打开那份文件起,目不转睛地阅读了整整五分钟,连馒头都忘了咽下,结果馒头屑洒了一桌子,既不雅观也失去了军官的风度。

还有一位中尉,情况更是戏剧性,他竟然将菠菜汤喷到了对面中校的脸上。

中尉的脸色苍白如菜。

“完蛋了!”

他心想,自己竟然在部门领导面前出这样的丑。

不出所料,中校脸上挂着菠菜,露出了一种“我会好好教训你”的复杂表情。

这就是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吧。

但当中校翻到报告的最后一页,看到那三个字“上等兵”时,他整个人都懵了。

仿佛有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掐住了他的喉咙。

呼吸变得急促。

会议室内的气氛在接下来的十秒内变得异常沉重。

然而十秒过后,气氛突然转变。

“天啊,我开始怀疑自己在军校学到的东西了。”

“没错,这份报告对战场进攻的见解独到,攻击意识强烈,紧贴现代局部战争的实际。居然出自一名上等兵之手。”

“对了,这应该是他在分析士官职业时的见解,建议成立士官学校。”

两人交换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眼神。

难道这两份报告都是程石,钢七连的战士所写?

“我先看的是程石写的,关于战术进攻的,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位小心翼翼地确认道。

“而我看的这份,也是程石写的,涉及到全军士官职业规划,似乎比战术进攻的内容还要深刻。”

两位军官都明白,对方并非轻率之人。

这一发现让他们确信,这不是巧合。

他们再次核对,确实,这两份报告出自同一人之手。

同样的震撼。

简直不敢相信。

这样的高水平报告,一份就足以引起轰动,而程石一次性提出了两份,简直了!这位上等兵究竟是何方神圣?

难道他是某所顶尖大学的国防生?

但等等,国防生毕业就直接成为军官了。

或许他是某位高级军官的后代?

但这在A集团军内部应该早有风声。

毕竟,如果真有这样的背景,大家早就闻风而动了。

真是难以置信的天才啊!

一个军官,声音低沉,满是遗憾,他在晋升的路上已经徘徊了两年。他想,如果自己能撰写出一篇犹如“终极王牌”的报告,那自己的职业生涯肯定会因此而闪耀。可惜,这几年来,他始终未能有所突破。

然而,一个普通的士兵却意外地贡献了两篇重要的报告。

这让他感到羞愧,同时也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咳咳!”王国争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看过文件了,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

“报告。”有人说。

“说吧。”

“关于建立士官学校的提议极具前瞻性。不仅能节省行政资源,还能通过引入外军的募兵制度作为参考,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此外,为士兵提供职业规划和教育,让他们每满三年服役就可以选择参加一次跨专业的培训,这彻底打破了士官群体的职业限制。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一点。毕竟,军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220万人的集体努力。士官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军队战斗力和士气的维持。”军官满脸激情。

天哪!士官的职业规划简直就像是一份作业指导书。

真是太棒了。

“还有其他人想发言吗?”王国争点了点头。

“报告!”另一名军官站了起来。

“关于战场狙击的新模式,这充分发挥了单兵作战的潜力。我认为,如果我们的集团军有条件,应该立即开始示范性实施,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另外,我突然想起程石是谁了。就在前段时间,军区A特种大队和702团的一次演习中,有一个上等兵用矩阵狙击的方式击败了对方,那个士兵就是程石。”

王国争微笑,没有否认。

一时间,气氛达到了高潮。

许多军官突然恍然大悟,难怪他们觉得“程石”这两个字似曾相识。

天啊!

原来是他。

那个用枪横扫特大战场的士兵。

A大队一直被视为精英中的精英,但在军官的眼中,他们却处于最低端。原因很简单,特种兵的晋升天花板太明显,大校已是极限,将军无望。

但不管怎样,A大队的战斗力不容置疑,否则他们也不会成为磨刀石。

他们的失败,竟是史无前例的...

太厉害了。

许多军官感叹不已。

这样的士兵,既能撰写极具价值的报告,又能在战场上以一敌百,简直无人能敌。

这样的士兵,竟然还留在基层?

这简直是一种浪费。

他们应该被调到作训部门才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