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穿越者走进李二休息的帐篷里时,皇帝正在吃饭,他两手正在费力地撕扯着法式面包,一脸烦躁地向刚过来的王珏玉抱怨。
“你这烤制的新式胡饼是怎么回事?明明内里还算松软,为什么外壳竟会这么硬?这到底要朕怎么吃?”
“在下是在成型的面坯上再撒上一层干面粉后再进行发酵和烘烤的,面粉吸收了面坯表面的水分后,所以外壳才会这么硬的,也是因此才能够保持住固定的形状。另外,这种胡饼是要用锯子锯成厚片后用汤汁泡软来吃的,陛下让人再端上一道汤菜来就好了。”
“真麻烦,你可知让人准备汤菜又要耗费多少时间?算了,这胡饼的外壳就赏你了,还不快过来帮朕把这胡饼掰开!”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将两根手指伸进面包的里头去抠,但因为法式面包内里气孔又大又多,并没有抠出多少能饱腹的干货。索性将手里霍霍得破烂的面包往盛满烤肉的餐盘中一丢,要看看刁民是怎么吃这面粉石头的。
穿越者先将面包撕碎泡在盘中的肉汁里,然后直接把切成片的烤肉铺到面包之上,转头去拿了几片刚洗净的新鲜叶菜,刚用那菜叶子包夹起一口大小的面包和烤肉,连盘子带食物就又被李世民夺了回去。李二学着王珏玉那样也弄了一些放进嘴里,果不其然地皱起了眉头。
“嗯,不好吃,比你一年前在蓝田做的那个肉夹馍差远了。”
“在下做出这种胡饼最重视的是能长时间保持好美观的形状,口感和味道自然就会差了一些。”
“也是。对了,你一开始做出来的那些样品的颜色为什么会那么白?是不是在你面加了一些奇怪的用料?”
“……小的在和面的时候加了一些石灰粉……”
还真是石头!好在这次吩咐了几个内侍盯紧他制作贡品的全过程,要不然又要着了这刁民的道了。
“算了,朕这次叫你过来也不是为了和你吃饭的。说说吧,你是怎么想得要鼓动执失武那些突厥人给朕上尊号的?”
“即便是没有在下他们也会给陛下您上尊号的吧,在下只是帮他们今天上什么尊号给了一些建议而已。”
皇帝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表现出对刁民无礼的行为十分恼怒,对方立刻就跪了下来,连连求饶。
“草民万死,请陛下息怒。”
“给你脸了是吧!朕想好声好气地跟你说话,你就是这种态度!”
“陛下请息怒,小的只是……我也不懂朝堂上的那些话术啊,您圣量海涵,就别跟小的一般见识了吧。”
看着刁民的青皮脑袋一下又一下地磕在地上,李世民一时之间也不知该不该罚他,想谈的话题还没开启,这次也饶过他罢。
“你起来吧。既然如此,朕就直接问你了。在你原本的计划中,你会建议朕怎么治理塞北突厥?”
听到这话,穿越者没有站起身,只抬头观察着皇帝的表情,想从李二的脸上看出他到底是做着什么打算。
“……小的,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朕的说得这么直白了,你竟还在装傻。来人!先把他给朕拉起来,然后设置案席,再将朕的这盘贡食端给他!”
随着一声答应,帐篷外进来了几个卫士,真给王珏玉备上了吃饭的席位。李二的做法让人摸不着头脑,穿越者还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朕都展现出如此诚意了,你不要还不知好歹!既然你不熟悉朝堂的奏对,那就还是老办法,朕问你一句,你回答一句!”
哦,忘了他是唐太宗了,并不是普通的皇帝,身为国君竟然向自己这一介小民展现诚意,接下来还是不要不识抬举为好。
“陛下有疑问,小的回答就是。不过……在下的做法大多都是些不走正路的邪招,陛下只要听听便好。”
“朕知道,你说了便是,少给朕废话!”
“好的。那么陛下,您具体是想问在下什么事情?”
“你之前不是说想要处理好塞北的政事就要需要和当地的人处好关系么,这次去灵州和那些突厥人相处得还好吧?”
穿越者沉吟片刻,干脆直接就将最底层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安国公一家对于投效大唐很是急切,为此不惜从在下处试探陛下的态度。公爷为的是物质上的富贵,公子为的是官爵是的晋升,因此,他们非常关心之后朝廷会给予什么好处。”
李世民也呆了片刻,这么直白地把利益打算说出来对于他这个在朝堂待久了的皇帝来说还真有点不适应。轻咳一下,也干脆问出了一些官僚们不敢在自己面前明确回答的问题。
“那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嗯……安国公的爵位可以不动,不过应该给他一些实封的食邑,食邑的地点要找一个与草原迥异的地方,允许他挑选自家部落里的民众作为邑户。”
“你这是做的什么打算?”
“想要树立一个突厥人搬迁到其他地方安置的成功案例。安国公为了世代富贵就会尽力与促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事情的,加上他手下都是从熟识的部众中经过挑选出来的,成功安置的概率应该会很高。只要有了安国公这个成功的案例,安置其他突厥部落的工作也会好做很多。”
“……这只是你的想法,现实之中可是不会这么简单的。就说让安国公从他的部众中挑选出一些人来安置吧,该以什么标准来挑选?没被挑中的人又该怎么办?”
“倒也不是很难,毕竟就算是突厥人也是有老弱妇孺的么,一开始只要先找那些比起争斗抢夺更想过安稳日子的便好。至于那些没选上有劲没处使的青壮就先让安国公公子统领,朝廷再指派他们四处跑跑应该就能消停了。”
这办法倒是与原本的计划没有什么冲突,另外再按照现有的府兵制的方法来做,也可以拿突厥军士的家眷作为人质,应该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那么安置的地点呢?你说要找一处与草原不同的地方,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想法?”
“……还没有,在下就是想着让突厥人看看大唐的大好河山,让他们知道在这世上还有许多更新奇、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呵呵,你想得还挺好。不过那草原也不能放着不管吧,即便是把突厥人都迁移到其他地方,草原上还是会有其他部落填补他们让出的空白,不用多久,草原上就又会出现新的游牧部族来侵扰大唐的安宁。”
“对此我的办法是把宗教传播过去。比如说佛教就挺好,有不少的清规戒律,可以让草原部落人们的心神安定下来。”
穿越者说到这却是引得皇帝捧腹大笑,直叹他的路数还真是野。
“哈哈哈哈,可笑,你不知拓跋魏太武帝废佛之事?当年这事就是他发现长安城中的佛寺里藏有大量的兵器而引起的,你还以为只要有了佛教的戒规就能止住草原人的杀心吗?而且,你以前跟长孙冲说过要想治理好塞北就要改变当地的环境吧,现在怎么又说些妄言来?”
“这不是妄言,将宗教传播过去是真的会有效果的!另外,我之所以说要这么做还不是因为改变地方环境要耗费的时间很长么。”
王珏玉有些不服气,因为以后世的经验这招是真的有用的,虽说不能完全消除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但从以后民族融合及扩张中国的影响力上的方面来说,也应该尽早让塞北域外染上中华的文化色调。而他这硬顶的态度不但没有让李世民生气,反倒是更加的好奇,不觉中用上了激将法。
“是吗?朕倒是没看出来啊,不说塞北的异族能不能听得懂佛家经典的道理,朕就觉得那些疯野惯了的骑马汉子能受得住戒规的约束。”
“那就编造一些传言吓一吓他们啊。比如说,在人死后会去到一个地府接受审判,生前的一切业障因果都会影响到来世。那地府的阎罗是汉孝武帝、长史是苏武、司马是卫青,还有一个叫做霍去病的鬼王带着披裹马革的军士四处游荡,专门勾取恶徒的魂魄到刀山火海去受苦。如此一来,不管是哪个部落在草原崛起,在他们侵略中原时都要思量思量了吧。”
这路子还真是野,李二都给吓到了,如此思想,实在是奇特的很,走官场正途的人还真是想不出来。
“说是要传播佛教,却让前汉的知名君臣来做事?有点意思。不过朕的大唐可是以道家为源的啊,向外传播他教,不太合适吧。”
“也不必传播正经的佛教,可以是以佛家为皮、道家为骨,再给信徒们分个级别:道教为尊、佛教次之,至于那些只能常年生活在草原的百姓就只能接触到经过我们杂糅改造后的宗教。”
“……你的意思是……以后草原上的人信的教越高级、造化就越高,而且要是想要接触到更精细、更深入的义理最好就是亲身到大唐的腹地来长时间地学习。你做的是这种打算吧。”
其实王珏玉也没想到那么远,不过执行的权力是在李二的手中,他觉得可行的话那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不再重要了。
“正是如此。不过在下其实对于宗教的事情也不是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在具体施行的细节上没办法给出什么好的建议。”
“嗯……那就先这样吧。反正这办法再怎么好朝廷还是需要派遣官员去做实事的,你一个屁民还是去考虑一下过年时给那几家送什么礼品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