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田县的工坊集落建成的时候李世民乔装了番亲自去看了一下,刚到地方,就在路口转角处的食堂门口碰见了长孙无忌。本来还想着就点个头当作打招呼,但看到妻舅就着一瓢凉水吃胡饼的样子场面瞬间便尴尬了起来。妹夫嘴角抽动着面露苦色,小舅子干笑了一下不知嘴里的饼子是该咽还是该吐,滑稽的场面让旁边的木匠到底没憋住笑出声,然后就被二人狠狠地瞪了。
“陛下来此处能停留多久?”
“没多少时间。除了想看看你之外,朕还有些话想问问那个刁民。”
走在前面的君臣二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回过身又瞪了一眼跟在后头的王珏玉,都想就势骂他几句,但想到以前劝过他的效果,也只能叹气作罢。
“辅机,除了明面上的工程,暗地里可有什么收获?”
李二淡淡地提问,长孙无忌也借机凑过去塞给他一块香皂,尽量压低声音说话。
“有,臣发现这香皂的质地和封蜡很像,便试着把昨天做好的报表藏在了里面。如果陛下觉得此法可行,以后臣就都用这种方式上交密报。”
“嗯。快带朕去一个方便谈话的地方吧,将暗卫安排到隐蔽的地方,顺便再拿一份工匠们常用的饭食过来。”
“陛下要在这里用饭?”
“只是想尝尝,尝尝那个木匠在他最擅长的地方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
浐水河畔的筒车小屋里被收拾得很是洁净,临近作坊传出的工作声响可以掩盖屋内谈话的内容,春风微拂、流水碧波,就连筒车滚动时发出的摩擦声竟也让人感到安逸得舒心。皇帝剥开手中包裹着食物的外层黄纸,咬下肉夹馍的那一瞬,咸甜鲜香的汁水便于唇齿之间喷涌而出,喝一口干瓢酸汤来冲淡嘴里的油腻,再来上一口肉夹馍,看来这里的工匠生活得很是不错。
“好了,现在来给朕说说吧,你是如何偷偷存下那几千斤兽油的。”
嘴巴还没擦干净,吃完美食就翻脸,这很符合穿越者对皇帝的刻板印象。
“回陛下,草民做的第一步是在赈济雪灾时先用兽油来煎炸出少量的杂粮面糊饼子,这使得杂粮比精粮熬成的粥吃起来更香,也更能招引来劳力。等到朝廷收集的冻死牲畜运到营地后,灾民也都差不多发现了这点,然后再放出话说油脂的存货不足够以制作杂粮煎饼,此时就能合情合理地组织灾民在煮肉汤时收集兽油了。但这也只是明面上的做法,带灾民去田地施肥才是真正能让草民囤积出三千斤兽油的好机会:先收集田地之上的积雪烧成开水,再将牲畜的内脏、废肉、碎皮投进大锅中去熬煮炼油,等灾民把柴灰、臭汤、粪尿浇到田里完成施肥之后,收回的油脂需要再用雪水煮开一遍,就能得到可以使用的干净油脂了。”
王珏玉已经尽量不去描述过程细节了,但说出的话还是让李二感到腹中一阵恶心,赶快用剩下的清汤漱了口,直接吐到了地上。
“你制造香皂赚钱的想法还算不错,并不会达到过分刺激世家从而引起动荡的地步,只是目前灾情已经结束,也没有人专门贩卖油脂,你有没有什么在平时收集兽油的办法?”
“让这次新安置下来的灾民养猪就很好,或者直接建一个专门饲养牲畜的牧场交给军户去运营。牛羊只吃草料,但猪却是杂食性动物,最是不挑食,可以利用各种菜根野草来喂养。牧民平时收集厨余鲜草喂猪,其他的时间就去垦荒,粪尿用来沤肥,不出两年,就能开垦出一块肥沃的良田。”
虽然刁民的回答有些跑题,但皇帝已经摸清了他的路数,猜到他可能是在为之后的话题做铺垫,便没有加以指正。
“按照规制军户在农务之外还要练兵,可没有许多时间,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吗?”
“那就由朝廷向他们提供饲料吧。在下从制作豆腐的流程中获得灵感,从中研究出了提炼精盐的方法,只是这种方法会产生出大量豆渣。以前没去想过该拿这些废料怎么办,现在正好可以拿来喂猪。”
果然是这样。上次刚给过他教训,现在还敢吊朕的胃口,着实大胆狂妄。
“胡闹!豆粮产出稀少且价格高昂,你居然要拿去喂猪?”
“不是,陛下,不是直接给猪喂黄豆,而是把提炼精盐后产生的废料再利用起来。”
“你制的什么盐能有这种价值,要消耗本就贵重的豆粮去提炼,如此精贵的盐就算你做出来了又怎么可能还卖得出去?”
“真的能卖出去,这精盐极为纯净,丝毫没有盐卤的苦味。在下所做的吃食里就是放的这种盐,其中还加入了干蕈磨成的细粉,使得味道更加鲜美。”
木匠说着就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皇帝一把夺了过去,也不打开来看看,只继续套话。
“就是那天你想要做给朕吃的蕈菌吗?栽培的方法你都弄明白了吗?还有那个建在铁匠铺后的什么暖房,又是如何在冬天里保持温暖潮湿的?”
“陛下明鉴,正是栽种在那铁匠铺后屋暖房里的菌子,详细的栽培方法在下已经写下交给长孙大人了。至于建造暖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以通过延长炉灶的烟道的方法来供暖,再烧上一锅水,就能让房内保持潮湿。”
“但那样会消耗很多木柴燃料吧,是不是还需要人力看守炉灶?”
“不必,在下发明了一种炭砖,是用筛去粘土的河泥混合细碎的木炭制成。这种炭砖不但可以燃烧的时间更持久,而且烟尘也是更少,更不浪费热量。”
看,果然还留有后手。招数是环环相扣、源源而来,随便提个点就带出新想法,准备得还真是周全厉害。
李世民暂时停止发问,回忆着半年来王先生提出的奇思妙想。当初魏征叫他先生不过是恭维而已,然而才短短半年,他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震撼,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才。
“当初朕与先生见面时,也曾聊过些天下时局吧。若是朕说想要出兵攻灭突厥,先生可有什么好的见解?”
话题的走向过于跳跃,穿越者一时间竟吃不准皇帝是什么意思,虽然试图偷偷想从他表情上瞧出些端倪,却分析不出任何情报。
“陛下高看草民了,这与排兵布阵相关之事,我实在是不懂呀。”
“哼,那时你说得不挺欢的么,又是拿窦建德比颉利又拿王世充比梁师都的。不是军务上的事也没关系,朕也就听听,你放轻松,想到什么说什么。”
嘶……真能说吗?能说多少?怎么说?说了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不管了,现在自己对朝廷还有用,死不了。
“无论是从何处开始论述,大唐都必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比起制定讨伐突厥的军略,陛下还是及早思考如何处置异族遗民为好。”
“劝谏的事还轮不到你来做,朕想听的是更具体的分析。”
“草民遵命。自古以来,塞外异族皆以部落联盟的形式起家,待其中一部势大,便会使用暴力压制其他部族。而被压制的部落一朝得势翻身,也会沿用这套方式统治草原,如此反复,已成惯例。譬若柔然压制突厥,现今突厥也在压制铁勒,如此以力为尊,使得塞北之人性情反复,可谓畏威而不怀德,知小理而无大义。这种部落联盟的形式使得突厥内部也有冲突矛盾,草原地广人稀,又无吏治,极难管理。对此,突厥的做法是把各部首领划分等级,希望他们能安于现状,祈求国家能够稳定。然而塞外既然是以好勇斗狠者为尊,本性就不可能安分,长此以往其国必生祸乱。另外草民从塞外归来的前朝遗民口中得知颉利正在谋划新政,既是生搬硬套中原的制度,任用的谋主又是逃亡到突厥的前隋异类,各部心中不满日盛。昔魏孝文帝在中原施行汉化尚且引得鲜卑百年纷乱,国家裂变周齐,今颉利急功近利,祸不远矣。”
哈哈,观点还真是新颖,完全不像朝中大臣那样说什么陛下英明神武、军队所向披靡、大唐物产富足之类的恭维直言。全篇都在讲突厥面临的困局,还颇有条理,难道朕还是小看他了?
“王先生之言论,眼界高远。既然如此,待朕讨灭突厥,塞外之地便交与先生治理,如何啊?”
“陛下不可,不敢当不敢当。草民无威无德,怎可担此大任。”
“哈哈哈哈,朕开个玩笑罢,你想得倒美。”
皇帝大笑,起身推门就走。从始至终,这次视察都让王珏玉觉得莫名其妙,猜不出李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不会又要把自己关在囚车里一天一夜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