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惊涛渐息享宁谧

换源:

  夜幕笼罩着清水县,朱家庄内一片宁静。

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仿佛一首轻柔的催眠曲。

李孝天站在院中,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

这短暂的平静,如同暴风眼一般,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他回想起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从意外坠入山洞,到神奇地来到周朝,再到如今拥有了这片家业。

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他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危机,每一次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他曾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也曾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而奋不顾身。

如今,危机暂时解除,他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

“庄主,一切都安排妥当了。”王大用走到李孝天身旁,恭敬地说道。

李孝天微微颔首,他知道王大用一直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忠心耿耿,从不质疑他的任何决定。

“星月呢?”李孝天问道。

“小姐正在厨房,为吴将军准备晚宴。”王大用回答道。

李孝天笑了笑,他知道朱星月是一个善良而勇敢的女孩。

自从他来到周朝后,她一直视他为兄长,对他关怀备至。

此时,厨房里传来了阵阵香味,朱星月正忙着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她特意挑选了吴将军爱吃的菜肴,以表达对他的救命之恩。

“吴将军,请上座。”李孝天将吴将军迎到主位。

吴将军爽朗一笑,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

席间,吴将军讲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酒过三巡,吴将军突然问道:“李庄主,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孝天沉吟片刻,说道:“我打算继续发展庄子,让这里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吴将军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志向!有你这样的庄主,这里的百姓真是有福了。”

夜深了,宾客散尽,朱家庄再次恢复了平静。

李孝天独自一人来到书房,点燃了一盏油灯。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这是狱中老者托人交给他的。

信中,老者详细讲述了刘知县的罪行,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李孝天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这场斗争还没有结束,刘知县虽然暂时被控制,但他背后的势力仍然不容小觑。

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突然,一个黑影从窗外闪了进来,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李孝天身后。“庄主……”黑影低声说道,“清水县外……”

黑影压低声音,急促说道:“庄主,清水县外发现大量不明身份的人马,似乎……似乎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孝天猛地站起身,手中的信纸飘落在地。

他快步走到窗前,凝视着漆黑的夜色,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难道是刘知县背后的势力开始行动了?

“有多少人?”李孝天沉声问道。

“初步估计,至少有五百人,而且装备精良。”黑影回答道。

五百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朱家庄虽然有一些护卫,但根本无法抵挡如此强大的力量。

李孝天眉头紧锁,他知道必须尽快做出应对。

“立刻召集所有护卫,加强巡逻,做好防御准备!”李孝天果断下令。

“是!”黑影领命而去。

李孝天回到桌前,迅速写了一封信,交给王大用,让他立刻送往吴将军所在的军营求援。

做完这一切,李孝天来到院中,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硬仗。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第二天清晨,一队官兵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清水县,为首的正是赵御史。

赵御史宣读了朝廷的判决:刘知县因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被革职查办,李师爷也因包庇罪行受到严惩。

消息传开,整个清水县都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赞颂李孝天、王大用、朱星月等人的义举。

他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李孝天站在人群中,感受着百姓们的热情,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在这片欢庆的氛围中,李孝天却感到一丝不安。

狱中老者神秘失踪,他留下的证据也有一些疑点尚未解开。

老者究竟是谁?他为何要帮助自己?他的失踪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如同迷雾般笼罩在李孝天心头,挥之不去。

更让李孝天感到意外的是,马六竟然主动站出来,指证了刘知县的罪行,并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为扳倒刘知县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村民们并没有忘记马六之前的恶行,他们依然对他心存芥蒂,不愿接纳他。

马六默默地收拾好行囊,孤独地离开了村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夜幕降临,李孝天独自一人站在院中,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王大用走到他身旁,低声说道:“庄主,一切都准备好了……”李孝天点点头,目光转向村口的方向,那里,一个模糊的身影正缓缓走来……

夜幕笼罩着朱家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为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

李孝天独自一人站在院中,仰望着璀璨的星空,思绪万千。

赵御史的到来,刘知县的落马,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只留下令人不安的平静。

王大用轻手轻脚地走到李孝天身旁,恭敬地低声道:“庄主,一切都准备好了,赵大人和他的随从已经安顿妥当。”

李孝天收回目光,轻轻点了点头。

王大用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庄主,您在想什么?”

“我在想,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李孝天语气中带着一丝迷茫,“刘知县虽然倒了,但狱中老者却神秘失踪,他留下的那些线索,那些未解之谜,仍然困扰着我。”

王大用叹了口气,他也明白庄主心中的担忧。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萧瑟的身影缓缓走来,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孤独。是马六。

他走到李孝天面前,低着头,声音沙哑:“李庄主,我……我来向你辞行。”

李孝天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

马六虽然曾经犯下过错,但这次他勇敢地站出来指证刘知县,也算是将功补过。

然而,村民们并不愿意原谅他过去的所作所为,这让他在这个曾经的家乡,无处容身。

“你要去哪里?”李孝天问道。

马六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天下之大,总会有我容身之处吧。”

他顿了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李庄主,我知道我以前做了很多错事,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村里的大家。我……我走了。”

说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融入夜色之中,再也没有回头。

李孝天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明白,有些伤痕,即使痊愈,也会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

此时,赵御史从屋内走了出来,他走到李孝天身边,望着马六消失的方向,轻叹一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孝天点了点头,转而问道:“赵大人,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御史沉吟片刻,说道:“我明日便启程回京,继续履行我的职责。

只是……”他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我担心朝中还有其他势力与刘知县勾结,此次回京,恐怕会遇到不少阻碍。”

李孝天心中一动,他明白赵御史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刘知县背后隐藏的势力,或许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强大。

“赵大人,”李孝天目光坚定,“我陪你一同进京。”

赵御史闻言一怔,随即欣慰地拍了拍李孝天的肩膀:“好!有你相伴,此行我也多了几分把握。”他知道李孝天并非普通的庄主,他的智慧和勇气在这次事件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狱中老者神秘失踪,线索中断,前往京城或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李孝天回到房间,朱星月正焦急地等待着。

看到李孝天回来,她连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哥,事情都解决了吗?”

李孝天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说道:“一切都过去了,不用担心。”他将决定与赵御史一同进京的打算告诉了朱星月。

朱星月虽然不舍,但她明白李孝天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她握紧李孝天的手,坚定地说道:“哥,你去吧,我会在家等你回来。”

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一直支持他。

第二天清晨,朱家庄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空气清新而宁静。

赵御史的马车已经备好,李孝天与王大用、以及几名赵御史的侍卫一同登上了马车。

临行前,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身后的朱家庄,心中默默道:等我回来。

离开朱家庄后,道路两旁的景色逐渐变化,从熟悉的田野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峦。

马车内,赵御史正闭目养神,李孝天则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思绪万千。

他知道,京城之行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刘知县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势力?狱中老者究竟去了哪里?这些谜团,他都将在京城一一解开。

傍晚时分,他们在一处驿站歇脚。

用过晚膳后,李孝天独自一人来到驿站的院子里,仰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凉风习习,吹散了旅途的疲惫,也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

突然,一个黑影从院墙外翻了进来,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李孝天身后。

李孝天猛地转身,警惕地盯着来人。

月光下,来人身形高大,脸上带着一个黑色的面具,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你是谁?”李孝天沉声问道。

来人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伸出手,手中赫然握着一块玉佩。

那玉佩通体翠绿,雕工精美,正是……狱中老者随身携带的那块!

“你是……”李孝天心中一惊,难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