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这灵山盐场,我说了算。”李孝天语气平淡,却如同一颗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众人面面相觑,这灵山盐场本就由李孝天实际掌控,他这条件,相当于没提。
刘千户也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李孝天这是要名正言顺地掌控盐场,成为真正的“土皇帝”。
他心中暗自盘算,这李孝天虽然年轻,却非等闲之辈,如今他羽翼渐丰,与其为敌,不如交好。
想到此处,刘千户一咬牙,拱手道:“一切全凭李先生做主!”
其他盐商见刘千户都表态了,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听从李孝天调遣。
自此,李孝天便成了这灵山一带,乃至整个登州府无人敢惹的人物。
他手下的盐丁,也被人们称为“李家军”。
李孝天深知,仅凭武力,无法长久地维护自己的地位。
他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养活这支队伍,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而这收入的来源,自然是——盐。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广阔的盐田,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去,把刘管事叫来。”李孝天吩咐道,“我有事要问他。”
刘管事匆匆赶来,对李孝天越发恭敬了。
往日里只当李孝天是皇上派来的愣头青,谁知竟是头潜龙,这才多久便将这灵山盐场变成了铁桶江山。
“大人,您找我?”刘管事弓着腰,语气谦卑。
李孝天指着不远处杂乱的盐田,问道:“我观这盐田,似乎有些简陋啊?”
刘管事心中咯噔一下,难不成这位爷要插手制盐?
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他小心翼翼地答道:“回大人,这盐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小的们也不敢随意改动……”
李孝天当然知道,这周朝的制盐方法还停留在“日晒法”的阶段,效率低下不说,产出的盐还又苦又涩,品质极差。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时代在进步,咱们也得与时俱进不是?”
李孝天拍了拍刘管事的肩膀,“去,召集人手,把那些散乱的盐田给我重新规划一下,挖出规整的晒盐槽来!”
刘管事虽然心中疑惑,但也不敢违抗,只得照办。
李孝天要做的,便是将现代的制盐技术与这个时代的条件相结合,打造出一片高效的晒盐场!
他指挥着众人,将原本坑坑洼洼的盐田,改造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晒盐池。
并在池底铺设了平整的石板,以提高日晒效率。
“大人,这石板从哪儿来啊?”刘管事苦着脸问道,这方圆百里都是盐碱地,上哪去找那么多石板?
李孝天早有准备。
他指着不远处一座小山丘,说道:“看见那座山了吗?那山上的石头,都是上好的青石板,足够咱们用了!”
众人顺着李孝天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山丘光秃秃的,哪有什么青石板?
“大人,您莫不是在说笑?那山上都是些碎石……”刘管事话还没说完,便被一阵巨响打断。
只见李孝天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黑色的圆球。
点燃后扔向山丘,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山石崩裂,露出了里面整齐的青石板!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这李大人,莫非是神仙下凡不成?
有了石板,晒盐池的建造速度一日千里。
李孝天又命人将原本的盐泥进行改良,加入了一些特殊的物质,使得晒出的盐更加洁白细腻。
“大人,这盐泥里加的是何物?竟如此神奇!”刘管事好奇地问道。
“这可是秘密,”李孝天故作神秘地笑了笑,“时候到了,你自然会知晓……”
刘管事只得按捺住好奇心,老老实实地按照李孝天的指示做事。
李孝天带来的改变还不止于此,他让人在盐田附近挖出一口口大水井,并用一种奇怪的装置将海水抽取上来,引入巨大的池塘中。
“大人,这又是为何?”刘管事不解地问道,这海水又咸又涩,如何制盐?
李孝天指着那些池塘,解释道:“海水虽然咸,但杂质太多,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等步骤,才能得到适合晒盐的卤水。”
他命人在池塘底部铺设了层层叠叠的细沙、木炭以及其他不知名的材料,海水经过这些“关卡”后,果然变得清澈了不少。
“这……这海水竟能变成这般清亮?”刘管事看得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
李孝天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他心中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想要得到高品质的盐,还需要更精细的工艺。
他命人将过滤后的卤水引入新建的晒盐池中,这些盐池与之前的不同,底部铺设的不是青石板,而是一种黑红色的多孔石头。
“大人,这又是何物?”刘管事再次被李孝天的“神操作”震惊了。
“这是火山石,”李孝天解释道,“火山石富含矿物质,且具有吸热保温的特性,用它来晒盐,能有效提高盐的品质。”
火山石是李孝天费尽心思才找到的,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火山并不陌生,便派人四处打听,终于在百里之外的一座休眠火山脚下找到了这种珍贵的石头。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灵山盐场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原本苦涩的粗盐,变成了洁白细腻的精盐,引得周围州府的商人纷纷前来收购。
“李大人,您可真是活神仙啊!”刘管事看着堆积如山的盐袋,激动得热泪盈眶,“咱们灵山盐场,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李孝天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中却毫无波澜。
他想起临行前,皇上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李爱卿,盐乃国之重器,你要好自为之啊……”
灵山盐场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让李孝天在官场上站稳了脚跟,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盐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百姓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盐,军队征战也需要盐来补充体力,甚至国家财政也需要依靠盐税来维持运转。
李孝天巡视着繁忙的盐场,看着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劳作,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初到周朝时,对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
如今,他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这个时代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大人,您看!”刘管事指着远处一队人马,兴奋地说道,“那是从京城来的钦差,说是要来盐场视察!”
李孝天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次钦差前来,必定是带来嘉奖的。
果然不出所料,钦差宣读了圣旨。
对李孝天在盐政改革上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当场宣布将他提拔为从三品户部侍郎,掌管全国盐务。
“李大人,恭喜恭喜啊!”钦差走后,刘管事激动地握着李孝天的手,满脸都是喜悦和钦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