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古灵精怪

换源:

  过彦之甫至姑苏,心中所念,便是闯入慕容府邸,挥刀舞剑,为恩师血洗前耻。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兵刃被鸠摩智巧夺,原本锐不可当的锋芒瞬间黯淡。更遇阿碧那般纯真无邪的少女,满腔的怒火与悲愤,竟如困兽般无处发泄。

此刻,耳边传来那老人的无礼之语,如同火上浇油,他手中的软鞭瞬间挥出,鞭头直指老人的后背。但过彦之并非莽夫,他深知鸠摩智的武功深不可测,此刻正坐在西侧,若他出手干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过彦之巧妙地选择了从东侧挥鞭,既避开了鸠摩智的视线,又试图一击制敌。

正当众人惊愕之际,只见鸠摩智轻描淡写地伸出了他的手臂,掌心中似乎凝聚了无尽的磁力,轻而易举地就将那如蛇般舞动的软鞭牵引过来,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微微一笑,对过彦之说道:“过大侠,我等远道而来,乃是贵客,何需动武伤和气?有话好好说便是。”言罢,他轻轻一卷,将软鞭化作一团,优雅地递还给了过彦之。

过彦之见状,脸色涨得通红,心中五味杂陈。他望着那团软鞭,心中挣扎不已:若是接了,岂不是显得自己懦弱无能?但若是不接,又怎能继续这场恩怨?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决定:“今日之事,报仇为先,宁可暂时忍受屈辱,也必须有兵刃在手。”于是,他毅然伸出手去,接过了那团软鞭。

鸠摩智的目光转向了那位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前辈尊姓大名?与慕容先生是何关系?是至亲还是挚友?”他的声音平和而又不失威严,透露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气质。

那位老者,脸上的皱纹仿佛岁月刻下的故事,他裂开嘴角,露出一丝和煦的笑容,缓缓道:“我,不过是公子爷身边的一名老仆,何来尊姓大名之说?听闻大师父与我们故去的老爷是好朋友,不知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鸠摩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沉:“我的事,需得当面与公子详谈。”

老者摇了摇头,叹息道:“那真是可惜了,公子爷在前天便已经动身远行,归期尚未可知。”

鸠摩智眉头微皱,追问道:“那公子去了何方?”

那位好似历经沧桑的老人微微侧过头,枯枝般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自己满是皱纹的额角,仿佛在探寻那久远的记忆。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岁月的沉淀和一丝不确定:“这个嘛,我这老脑筋确实有些糊涂了。记得公子好像是要去那遥远的西夏国,又或者他们提到的是辽国?不不不,也许是苍茫的吐蕃,再不然,便是那风景如画的大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迷茫,仿佛那些遥远的国度,都曾在他的生命中留下过深深的烙印。

鸠摩智微微一哼,心中泛起一丝不悦。在这五国鼎立的天下,除了此地为大宋所治,其余四国皆在老人之言中得以展现。他心知肚明,这慕容家的老者不过是在装糊涂罢了。

鸠摩智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淡淡道:“既然如此,我亦不必再等候公子归来。请管家引我去慕容先生墓前,我欲前去一拜,以尽我故人之情。”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这世间之事,皆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虽身在异乡,却自带一股王者之气,令人不敢小觑。而那慕容家的老者,虽装糊涂,却也难以掩盖其心中的惊异与敬畏。

鸠摩智与胡枫早已与那位慕容家的管家有过数面之缘。今日,他们再次聚首,向慕容家人再提出了这个要求。显然,这并非鸠摩智一人之念,而是胡枫深思熟虑后的策略,意在给慕容家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胡枫明确表示,若慕容家再次推三阻四,不愿履行先前的承诺,甚至意图毁约,那么也怨不得他们二人了,胡枫嘱咐过鸠摩智,自己已有妙计,能够顺利打入慕容家内部。

鸠摩智知道胡枫手中握有武林至宝《易筋经》,这部武学秘籍对于他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胡枫的激励下,鸠摩智的干劲十足,他深知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以配合胡枫的计划。他生怕自己的任何疏忽都会惹怒胡枫,从而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倾尽全力,为胡枫的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位年迈的老者,双手如同风中落叶般颤抖摇曳,他急忙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惶恐与无奈:“哎,这等大事,我老人家哪里敢擅自做主呢?我也不过是个寻常的下人,哪里是什么管家。”

鸠摩智双眼微眯,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既然如此,那贵府的管事的人何在?能否请出来一见?”

老人连连点头,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好,好,我这就去请管家过来。”他转身,步履蹒跚地向外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声音虽低,却依稀可闻:“这年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有些人竟假扮和尚道士,前来化缘行骗。我老头子虽不才,但这点小把戏还是见过的,岂会轻易上当?”

随着老人的身影渐行渐远,空气中仿佛还回荡着他那自言自语的声音,与周围静谧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为这平静的一幕增添了几分戏剧性的色彩。

胡枫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涌出,打破了空气中的沉闷。他的笑声中透露出几分不羁与豪放,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鸠摩智感受到这份笑声背后的嘲讽,心中不免有些尴尬。他暗自思忖,慕容家果然没有将他视作真正的朋友,这份距离感如同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他们之间。

然而,鸠摩智的脸上并未显露出一丝波澜。他仍旧保持着风轻云淡的姿态,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的眼神深邃而冷静,仿佛能看穿一切虚伪与谎言。

阿碧见状,急忙走到鸠摩智身边,轻声安慰道:“大师父,您切莫动怒。老黄伯伯他年事已高,有时说话确实会有些不经过大脑。他自以为聪明,但往往言辞间会无意间得罪人。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他这一次吧。”她的声音温婉而柔和,如同春风拂面,给人带来一丝温暖。

崔百泉轻轻扯过过彦之的衣袖,两人悄然走到一旁,崔百泉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警觉:“这秃子自称是慕容家的朋友,但此处之人对他并无丝毫贵客之礼。我们需得小心行事,先观察清楚再做打算。”

过彦之点了点头,应道:“明白了。”两人便准备返回原座。然而,过彦之原本的竹椅早已在他愤怒之下化为碎片,此刻已然无处可坐。

阿碧见状,立刻将自己的椅子端了过来,送到过彦之的面前,脸上带着一抹温柔的微笑:“过大爷,您请坐。”过彦之微微颔首,心中却暗想:“我纵有万般能耐,能将慕容氏一家尽数诛杀,但面对这般温婉体贴之人,我又如何能下得了手?这个小丫头得饶了她才好。”

胡枫的目光落在那倩影之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暖意,暗自思忖:“阿碧这丫头,真是个惹人喜爱的精灵。”

片刻的静谧后,脚步声由远及近,似微风掠过竹叶,轻轻敲打着胡枫的心弦。只见从内堂款步走出一位年约五十的瘦削男子,他的脸色略显焦黄,如同秋日里熟透的麦穗,却又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下颚之上,一簇山羊胡短而整齐,为他增添了几分精明与干练。

他的衣着极为讲究,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彰显着不凡的身份与品味。左手小指上,一枚汉玉斑指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犹如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引人注目。胡枫心中一动,如不是事先去过参合庄见过真正的管家,他们定会觉得此人就是慕容府中的管家无疑了。

这位身形瘦削的男子,微微弯下腰,向鸠摩智等人行了一礼,恭敬地开口道:“在下孙三,拜见各位贵客。大师父,您老人家不辞辛劳,亲临我们老爷的墓前拜祭,这份深情厚意,我们全家人都深感荣幸。然而,不巧的是,公子爷此刻正外出不在,未能亲自接待并还礼,实感歉意,这也显得我们招待不周,不够恭敬。不过,请大师父放心,待公子爷归来,我必定将您这份心意如实转达,以表敬意。”

孙三的话语刚落,胡枫的鼻间忽然捕捉到一丝淡淡的香气,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这香气是何物?莫非这古代也有如此精致的香水?还是他们用了某种香薰或香粉?日后有机会,倒是要向阿朱姑娘请教一番。”

鸠摩智内功深厚,一生却如同苦行僧般严守色戒。红颜绿鬓,于他眼中,不过是一具具白骨骷髅;那香粉胭脂的芬芳,于他鼻端,更是如同脓血秽臭,令他避之唯恐不及。他心中,早已忘却了男人与女子体气之间的微妙差异,只余一片清明与淡漠。

胡枫的目光则聚焦在孙三的喉间,那山羊胡子如瀑布般垂落,给人一种沧桑之感。

他悄然起身,佯装欣赏墙上的字画,实则步步为营,走到孙三的侧面。他斜目一瞟,发现孙三的喉头并无明显的突起,胸间却饱满异常,这使他感到颇为有趣。

胡枫心中暗自揣摩:“这或许是阿朱化妆时的一个小疏忽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