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恩怨情仇

换源:

  此刻,王语嫣温婉之音,如清泉拂过心田,轻轻响起:“这位少侠言之凿凿,阁下所施展的,确是闻名遐迩的天王补心针。诸位前辈,即便我等今日命丧于此,亦是无济于事。青城与蓬莱,两派恩怨纠葛,绵延数代,犹如宿命的锁链,难以挣脱。回溯八十余载,贵派第七代掌门海风子道长,亦曾怀抱宏图,欲解此结而不得,其智勇双全,恐怕较之阁下亦不遑多让。”

她的言语中,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又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清晰洞察,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段交织着恩怨情仇的武林往事之中。

“多言无益!”诸保昆面色一沉,怒意难掩,声如寒冰,瞬间冻结了周遭的空气。

青城派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目光如炬,齐刷刷地转向了这位不速之客,眼神中交织着审视与疑惑。他们心中暗忖:“此人莫非竟是那宿敌蓬莱派的细作,潜入我派暗中窥伺?何以他言辞间满是蜀地风味,丝毫不露我山东乡土之音,实在令人费解。”

气氛一时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戒备,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在这静谧之中酝酿而起。

胡枫语调悠长而深沉,仿佛历史的长河在他的话语间缓缓流淌:“且让我为你细细勾勒,这横跨百载、纠葛两地的恩怨情仇。在浩瀚的山东半岛之上,蓬莱派傲然矗立,其威名远播东海之滨,犹如晨曦初照,光芒万丈。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巴蜀之地,青城派则依山傍水,静谧中蕴藏无尽锋芒,东西遥望,本是两不相干的武林圣地,却因一场意外的交锋,被命运的丝线紧紧缠绕。”

“百余年前,一次不经意的武学探讨,如同火星落入干柴,瞬间点燃了两派间不可调和的怒火。高手过招,言语间暗藏机锋,本是切磋琢磨之意,却因各自对武学至高境界的执着追求,渐渐演变为难以化解的仇怨。自此,一场跨越时空的复仇与反复仇的剧目悄然上演,每一幕都浸透了鲜血与泪水,见证了武林中最为残酷而无奈的一面。”

“蓬莱与青城,两派各有千秋,绝技纷呈,恰似日月争辉,相互辉映却又暗自较劲。一派剑法如龙,灵动飘逸,直指苍穹;一派掌法似虎,沉稳刚劲,力撼山河。这恩怨的根源,竟是源自对武学真谛的无尽探索与误解,一言不合,便成了世代相传的宿敌。”

胡枫缓缓续道,声音中透着几分沧桑与无奈:“历经数十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血雨腥风中,蓬莱与青城,如同两股不息的洪流,在武林的洪流中激烈碰撞,却终是难分伯仲。蓬莱之威,未能彻底压服青城之锐;青城之傲,亦未能将蓬莱彻底吞噬。每当战局胶着至极致,往往只见双方精英豪杰,在刀光剑影中各自凋零,以命相搏,直至两败俱伤,共赴黄泉。

实则,两派武学渊源深厚,诸多精妙之处不谋而合,本应是相互借鉴、共赴武学之巅的佳话,而非这般无休止的仇杀与对峙。若能抛却门户之见,携手并进,取对方之长,补己之短,武林之中,又怎会少了一段佳话,多了这般无尽的遗憾与哀伤?”

“今日,我站在这里,不仅是讲述过往云烟,更是希望这尘封的历史能给予后人以警示——武林之中,除了刀光剑影,更应有宽容与理解。愿这百年的恩怨,终能随风而散,换来两派间真正的和平与尊重。”胡枫的话语落下,四周仿佛都沉浸在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深邃之中。

此番话语,不仅道出了两派间恩怨纠葛的无奈,更蕴含了对武学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向往,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公子的话虽然有道理,但这么多年的恩怨血仇又岂能如此简单化解?”司马林回应道。

“此事命中注定,公子你还是少管闲事为好。”诸保昆缓缓说道。

“在这悠悠数十载的光阴里,青城派立下了一条铁律,严禁收录北方弟子入门墙,即便是那言语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丝毫北地乡音,无论其根源是齐鲁大地的雄浑,还是燕赵之地的慷慨,乃至晋陕之地的苍凉,皆成了不可逾越的界限。岁月流转,这规矩非但未松,反而愈发森严,直至后来,竟演变成了非巴蜀子弟不纳的严苛标准,将门派之根深深扎进了川西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之中。”胡枫将青城派的过往娓娓道来。

“而谈及青蜂钉,这无疑是青城派独步武林的秘密武器,小巧而锋利,暗藏杀机,令人闻风丧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诸位朋友,身为川西灌县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孕育的骄子,本应只精通青城绝技,却为何又掌握了那蓬莱派独传的绝学——天王补心针?此针法凌厉无匹,与青蜂钉之阴柔狠辣截然不同,其出现于此,犹如春风里偶遇冬雪,引人无限遐想与好奇。

敢问诸君,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是机缘巧合下的武学交流,还是命运弄人下的秘密传承?”胡枫看着诸保昆微笑道。

姚伯当眉头微蹙,语带探寻地问道:“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

司马林闻言,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抹怒意,沉声答道:“缘由无他,唯因那逆徒,竟敢背弃师恩,叛出师门,此等行径,岂能容忍!”他的话语中,字字铿锵,仿佛每一句都蕴含着对背叛者无尽的愤慨与失望,让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股不容忽视的肃杀之气。

“在那段尘封的往事里,这位诸姓朋友之师,是一位被江湖人尊称为都灵道人的高人,其过往并非云淡风轻。年少时,他曾不慎踏入青城派的纷争漩涡,遭受重创,那份屈辱与不甘,如同寒夜中的火种,悄然在心底生根发芽,誓要寻得时机,一雪前耻。

岁月流转,都灵道人非但未被岁月磨平棱角,反而在四川的广袤大地上,以一双洞悉世事的慧眼,默默布局,静候青城派露出破绽。他的身影,时而隐没于幽深竹林,时而穿梭于市井巷陌,只为那一线复仇之机。

某日,命运的丝线悄然交织,都灵道人偶遇诸家遭难,眼见不平,他毅然挺身而出,剑光如龙,瞬息间化解了危机。这份不期而遇的恩情,如同春日暖阳,温暖了诸友的心田。为报此恩,更为守护家族安宁,诸友心生敬意,毅然决然地拜倒在都灵道人门下,誓要追随其左右,共赴江湖风雨。”胡枫将诸保昆往事如数托出。

“你,你,你,你怎么会知晓?”诸保昆宛若见了鬼一般看着胡枫,心中惊讶至极。

其实胡枫并未完全道出真相,这都灵道人暗中悄然编织了一场非凡的棋局。他慧眼识珠,见诸保昆根骨清奇,宛若天生为武而塑,心中便生出一计妙计。

于是,都灵道人暗中布局,派遣精锐之士,化身为凶神恶煞的江洋大盗,趁着夜色如墨,悄然潜入诸府。他们手法利落,瞬息间便制伏了府中主人,随后一番肆虐,金银财宝散落满地,府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更令人发指的是,那群假盗竟意图行凶灭门,更不乏对诸家两位如花似玉的小姐行不轨之念,一时间,诸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死一线。

正当这千钧一发之际,都灵道人如同天外飞仙,翩然而至。他身披夜色,脚踏清风,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轻而易举地驱散了那群假扮的恶徒,仿佛是天降神兵,解救诸家于水火之中。他非但夺回了所有被劫财物,更守护了两位小姐的清白与尊严,使得诸家上下转危为安,重获安宁。

诸家主人望着这位不速之客,心中满是震撼与感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句诚挚的感谢,仿佛要将这份恩情镌刻在心间。而都灵道人,只是淡然一笑,即将转身离去之际,被诸家极力挽留下来。

都灵道人的智勇双全,更让诸保昆深刻感受到了武学的魅力与力量,一颗向往武学的心,就此悄然萌芽。而这一切,都不过是都灵道人精心策划的一场“试炼”,只为引导这位武学奇才,踏上属于他的传奇之路为自己师门复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