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都灵子的算计

换源:

  都灵子轻启开口,言辞间却蕴含千钧之力,他缓缓道:“世间万物,财帛虽丰,若无绝顶武艺傍身,终难逃宵小之祸。此番贼影偷偷,其技非庸,受挫虽暂,然其必不甘铩羽而归,卷土重来之日,恐非遥遥无期。”言罢,他目光深邃,扫过眼前这方显赫一时的诸家府邸,只见府中上下,因见自家重金聘请的护院武师,在盗贼面前竟如弱柳扶风,三两下便被击溃在地,无不面露惊恐,心神俱颤。

诸家,作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望族,此刻却似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面对即将卷土重来的威胁,心中恐惧如潮水般汹涌,几乎要将理智淹没。他们纷纷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恳求都灵子能留下庇佑,其情之切,令人动容。

都灵子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似是早已洞察人心,他故作推辞,言辞间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诸位如此盛情,实乃在下之幸,然则江湖路远,恐有不便……”话音未落,都灵子似乎已被诸家上下更为恳切的言辞所打断,他们誓要以诚心换得都灵子的庇护。

最终,都灵子轻叹一声,似乎是被这份诚挚所打动,终是点了点头,应允了他们的请求。一时间,府内欢声雷动,仿佛阴霾尽散,重见天日。

不日,诸家之子,诸保昆,更是以弟子之礼,恭敬地拜在都灵子门下,誓要习得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以保家族安宁,不再受宵小侵扰。从此,都灵子的身影,便与诸家命运紧密相连。

都灵子行径虽因故与青城派结下不解之仇,但在纷扰的武林之外,他的本性却非大奸大恶之徒,反而在武道上有着超凡脱俗的造诣。他心怀慈悲,对诸家一门更是倾囊相授,默默守护,其情深意重,令人动容。

他深知江湖险恶,秘密之重可关乎生死存亡,故而对诸家众人严加叮嘱,务必守口如瓶。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或是晨曦初露的清晨,都灵子悄然现身,化身为诸保昆武学路上的引路人。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而诸保昆,在这位神秘师父的悉心栽培下,已从青涩少年成长为蓬莱派中举足轻重的翘楚,其武艺之高强,已足以在武林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都灵子之坚韧与隐忍,实乃非常人所能及。自踏入诸府门槛之日起,他便以哑者之姿示人,静默如深潭,不惹尘埃。十年间,未曾有只言片语泄露于外,即便是传授武学精髓之时,亦是摒弃言语,仅凭手势与笔墨,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那笔尖在纸上跳跃,仿佛是无声的歌谣,吟唱着武学的奥秘与师徒间不解的情缘。诸保昆在一旁凝神静观,心领神会,每一笔一划,皆是师父心血与期望的凝聚。

岁月悠悠,师徒二人虽未以言语交流,但那份默契与深情,却已深深刻画在彼此的心田。因此诸保昆虽和他朝夕相处十年之久,一句山东话也没听见过。

当诸保昆武艺精进,已至炉火纯青之境,都灵子大师于静谧之夜,提笔轻挥,将过往种种娓娓道来,却又巧妙留白,尤其是那段假扮盗贼、暗藏玄机的过往,他选择了沉默,让它深埋岁月尘埃之下。在诸保昆的心田,师父不仅是家族危难之际的救星,更是十年如一日,以无边慈爱与深厚恩泽,将自己视为亲子,倾尽蓬莱绝学,毫无保留。这份恩情,早已化作他心中最温暖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领悟师父深意后,诸保昆的心中没有丝毫的动摇与迟疑,他深知,这一步跨越,既是对师恩的承续,也是自我命运的抉择。于是,他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往青城山的征途,誓要拜入青城派掌门司马卫——那位名震江湖、亦是司马林之父的麾下。此行,不仅是对武学更高境界的追求,更是对师父教诲最深刻的践行与回馈。

青城山云雾缭绕,古木参天,诸保昆站在山门前,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彼时,诸家公子已届弱冠之年,言谈间不乏几分自矜,提及往昔随府中护院武师习得的些许拳脚功夫,虽不过是些皮毛之技,却也难掩其跃跃欲试之心。司马卫见状,初时心中颇有顾虑,恐其年岁已长,根基未稳,难成大器,故婉言谢绝。

然而,诸家乃川西之地赫赫有名的巨富,家业广袤,权势显赫,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青城派虽以武立世,根深叶茂于川西沃土,却也深知江湖之外,尚有世事人情需得兼顾。念及若能与这样的地方望族结下善缘,不仅可保门派安宁,更有望借此东风,壮大青城之声名,弘扬武学之道。

于是,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司马卫终是展颜一笑,应允了诸家的请求。从此,诸家公子得以拜入青城门下。

在那段静谧而深邃的时光里,司马卫悄然观察着诸保昆的武艺,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他的每一招每一式,皆透露出不凡的功底,那份流畅与力量,在光影交错间更显卓越。几番试探性的交流,司马卫试图揭开他武艺背后的秘密,然而,诸保昆总是巧妙地借用都灵子前辈精心铺设的迷雾,编织出一番既合逻辑又难觅破绽的说辞,令人难以窥其真容。

司马卫碍于与诸家深厚的交情,尤其是对诸保昆之父的敬重,并未将此事深究下去。他心中暗想,在这浮华世间,能有几位富家子弟如诸保昆这般,非但未曾沉溺于奢靡享乐,反而能习得一身令人瞩目的武艺,实属难能可贵。这份毅力与才情,即便是在江湖之中,也是值得人称赞的佳话。

于是,这段关于武艺与友情的微妙平衡,在众人心中悄然生根,成为了一段既含蓄又意味深长的记忆。

自诸保昆踏入青城派的那一刻起,复仇计划便已经展开,诸保昆早已得到都灵子悉心点拨,青城武学之奥妙逐渐在他面前铺陈开来。都灵子慧眼识珠,特指明数门青城绝学,需他倾注心血,深入钻研,以窥武学之堂奥。

每逢佳节良辰,诸保昆总不忘以厚礼相赠,于师父、师兄及众同门间,尽显其诚挚与尊重。那些礼物,非但价值不菲,更蕴含着他的一番心意,让人感受到一股温暖如春的情谊。家中资财丰饶,对他而言,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深深触动人心。

司马卫见状,心中感动莫名,深知诸保昆之真诚与勤勉。在传授武学之时,他更是倾囊相授,毫不保留,誓要将青城派之精髓,尽数传授于这位天资卓绝的弟子。岁月悠悠,转眼间七八载已过,诸保昆在司马卫的精心栽培下,青城绝技已尽入其彀中,修为日益精进,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在青城派中冉冉升起。

这段师徒情缘,如同山间清泉,纯净而深邃,见证了诸保昆从青涩少年成长为武林高手的传奇历程。

数载之前,都灵子已密令诸保昆远离尘嚣,踏上前往山东蓬莱山的征途,旨在以诸保昆掌握的青城武学为目标,洞悉江湖对手之深邃奥秘,进而策划一场颠覆青城派的惊世之举。然而,岁月如梭,诸保昆在青城派门下荏苒数载,师徒情谊日渐深厚。司马卫掌门对其悉心栽培,无异于其他心腹弟子,那份恩情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每当夜深人静,诸保昆心中便泛起层层涟漪。念及即将亲手覆灭这养育栽培自己的师门,甚至要斩尽杀绝司马卫一家,他的心便如被千斤重石所压,难以释怀。这份矛盾与挣扎,如同寒冰与烈火的交锋,令他内心煎熬不已。

最终,他暗自立誓,誓要等到司马卫师父百年之后,方才动手。这份决定,既是对师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良心的救赎。至于师兄司马林,虽待他并无特别偏袒,但同门之情,终究难以割舍,让诸保昆在决定面前更添了几分犹豫与沉重。

如此,诸保昆在忠诚与背叛、恩义与仇恨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他的每一步都似乎背负着无形的枷锁,而这段心路历程,也注定将成为他人生中最为复杂难解的篇章。

于是,诸保昆的拖延战术又悄然上演了数载光阴。都灵子心急如焚,数度遣使催促,言辞间不乏殷切与不耐,然诸保昆总能以那青城绝学为挡箭牌,笑言:“青城一脉,‘青’字九打精妙无双,‘城’字十八破更是博大精深,弟子尚未窥其堂奥,怎敢轻言出师?”都灵子深知个中艰辛,不愿半途而废,遂耐下性子,静待他日,待诸保昆将青城秘技融会贯通,再行计较。

然而,世事无常,去年寒冬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沉寂。川东白帝城畔,风云变色,一代英豪司马卫竟遭人暗算。那凶手施展的,正是青城“城”字十八破中极为阴狠的“破月锥”。此招虽名含“锥”字,实则无形无质,以浑厚内力凝成锐不可挡之劲,穿透了司马卫的耳鼓,直捣其脑海深处,致使一代高手就此陨落。这“破月锥”之威,无声处听惊雷,让人不禁对青城武学又多了几分敬畏与遐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