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解签

换源:

  萧德妃脸色一僵,随后恢复笑意,“怎会,从前也见过,想必太后惦记着睿儿,正想见一见。”

锦妃不甘,轻瞥了眼被婢女扶着的良更衣,“本宫瞧着良更衣有孕,想来太后很乐意见到第二个孙儿。”

萧德妃笑了笑,“大概吧,良更衣日后腹中孩子,妹妹你我也是庶母,太后高兴,你我自然也高兴。”

一踏入总福寺,皇帝的目光便搜寻个不停,终于看见了太后。

“母后!”

皇帝有些泪目,差点乱了分寸,太后也有些彷徨,自从先帝过世,她们母子已经几年不曾相见了,“皇儿,好端端的怎么来了?”

皇帝惊喜的告诉太后,“母后,随儿子回宫吧,马上中元节了,儿子想接您回宫颐养天年。”

“新入宫的嫔妃良更衣有孕,大皇子腿脚也好了。”

皇帝一一介绍,但太后被皇帝身后的林疏绾吸引住了,她主动询问,“这是?”

“皇祖母,这就是治好孙儿腿的林姐姐!”提起林疏绾,最主动最高兴的莫过于大皇子。

在他心里,林疏绾早已经是胜过母妃的好姐姐。

本就觉得林疏绾长相好,听自己的孙儿说后加了一丝好感,“原来就是你治好了睿儿,哀家要谢谢你。”

“多谢太后夸赞,奴婢只是幼时服侍祖母有此手艺。”

太后喜欢不骄不躁的女子,她点头赞赏,”你这样谦虚的人不多见了,”随后叮嘱皇帝,“皇帝,要好好赏赐她。”

“母后放心,她是朕的御前宫女,亏待不了。”

“那就好。”

见太后高兴,良更衣连忙上前介绍自己,“婢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寺中穿着这样华丽,感官十分不好,引得太后连连皱眉,问道:“你是谁?”

良更衣福身回道:“回太后,婢妾是良更衣,因有孕陪同陛下一同来此迎接太后回宫。”

得知她就是那个得了好运腹中有子嗣的,太后也没为难她,只是点了点头,“难为你有孝心,起来吧。”

“是,多谢太后。”

良更衣面带笑容,觉得自己在太后面前得了脸。

太后环顾几人,扬了扬手,“睿儿,过来皇祖母身边。”

大皇子听话,且幼时太后对他很宠爱,他记在心里,乖巧地走了过去。

太后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的手和蔼可亲,“好孩子,皇祖母带你去拜拜菩萨,让菩萨保佑哀家的乖孙。”

“是,皇祖母,孙儿也要拜菩萨,保佑您长命百岁!”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好好好,真是哀家的好孙儿。”

萧德妃眼眸弯弯,心想睿儿真是争气。

不等她高兴太久,太后便邀请皇帝一块进去,陪同的还有林疏绾。

“带那宫女一块进来吧。”

萧德妃脸色瞬间僵住,然太后只是觉得林疏绾有能力医治皇子的腿疾,大概是个有福之人,仅此而已。

锦妃看着萧德妃那双眼睛,只觉得好笑,她嘲讽道:“姐姐,不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感觉。”

萧德妃美眸微皱,“你什么意思?”

锦妃开了个哈欠轻轻摇头,“什么意思,姐姐想想不就知道了?”

这次陪同萧德妃来的,只有桑玉一人,桑佩在宫中打理。

刚随太后进入寺内,方丈就走了过来,“阿弥陀佛,恭迎陛下,恭迎贵人!”

方丈神神叨叨的,引起了林疏绾的注意,她总觉得方丈在看着自己。

方丈拿着竹筒签缓缓走来,他恭敬的递给皇帝,“不知陛下可要求签?”

皇帝接过竹筒,方丈又看向林疏绾,“这位姑娘可要求签?”

“我?”大皇子期盼的目光望着,太后和皇帝也紧随其后。

林疏绾哑然,拒绝道:“奴婢还是算了吧?”

太后定定的看着她,方丈眼中很是诚恳,太后很少看见方丈,因此便道:“既然来了,想是有缘,便求一求吧。”

“是,太后娘娘。”

林疏绾内心是想求的,只是碍于皇帝和太后,能光明正大的求,自然是好的。

“不知姑娘是哪里人士?”

林疏绾想起前世的记忆,猜想,“应该是京城吧。”

“姑娘是个有福气之人,日后定能儿女双全。”方丈对她说道。

儿女双全,确实有,只是能不能把握住,终究要靠她自己,林疏绾双手合十拜谢,“多谢方丈。”

方丈和林疏绾说完话后,皇帝的签掉了出来,方丈拾起,道出签字含义,“陛下,您有情缘。”

此话一出,太后连忙起身,“什么情缘?”

方丈摇摇头,“一段虐缘,有人喜欢陛下,陛下不钟情。”

太后的八卦程度瞬间没了七分,“这是常事,不稀奇。”

“可签中所写,有一女子会走入陛下的心。”

“这?”

太后折返回来,拿着签无声的问皇帝。

“母后,没有的事。”皇帝摇头,并不愿再提及。

“这位姑娘,你的签呢?”

林疏绾手中紧紧抓着那支签不敢撒手,她曾经看过图书馆所有书籍典故,她的签,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荣登高位。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林疏绾挤出一抹笑,“奴婢还没摇签。”

方丈一眼看出来她是撒谎,但也不能强求要看旁人的签。

他略失落的说道:“那真是遗憾了。”

皇帝望着林疏绾身后的手呆了一瞬,这女人明明在撒谎,为何不敢让人看?

太后等人拜过菩萨后,已是黄昏时,方丈让人备好了斋饭,明日再启程回宫。

明明只是一次斋饭,偏偏最尊贵的人吃得,其他人反而吃不了。

良更衣见着白米饭就没有胃口,那咸菜淡淡的,更是一口也吃不下。

太后看着她那副模样,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开了口,“绣盏,去把哀家房中的糕点拿些过来,给良更衣用一些。”

瞧着良更衣那身衣裳,太后都没什么心思用膳,有孕了不知简朴不说,还硬要来寺庙陪着她这个老婆子吃斋饭。

偏偏一口也吃不下,若不是顾及着她腹中的孙儿,太后根本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