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高欢那点心思

换源:

  哎,说起那原州刺史史归,他之前跟贺拔岳那是铁哥们儿,关系好得不得了。

可河曲那档子事儿一出,他居然转头成了侯莫陈悦的人。

侯莫陈悦还派了他的铁杆王伯和、成次安,带着两千兵马去帮史归守着原州。

宇文泰一看,这不行,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就让都督侯莫陈崇带着一千轻骑兵去偷袭他们。

侯莫陈崇那可是个胆大的,他只带了十个人,趁着天黑摸到了城下,其余的军队都在附近埋伏着。

史归一看,哎呀,就这么几个人,没啥好怕的,就没怎么防备。

侯莫陈崇一看机会来了,嗖的一下就冲了进去,把城门给占了。

这时候,城里的高平县令李贤,和他弟弟李远穆,也加入了,他们在城里,给侯莫陈崇当内应。

于是,城里城外一起敲鼓呐喊,埋伏的军队全都冲了出来,一下子就把史归、成次安、王伯和给逮住了,然后带着他们回到了平凉。

宇文泰一看,这事办得漂亮,就给北魏孝武帝上书,说让侯莫陈崇也管管原州的事。

到了三月,宇文泰带着大军去攻打侯莫陈悦,来到了原州,把所有的军队都召集到了一起!

夏天四月的时候,有一天是癸丑朔日,还发生了日食呢。

再说那南秦州刺史李弼,他也是陇西人,他劝侯莫陈悦说:“贺拔公他没犯啥错,你却把他给杀了,还不安抚收纳他的部属。

现在他们跟着宇文泰来报仇了,那势头,挡都挡不住。

你,还是赶紧放下武器,向他们道个歉吧,不然的话,大祸临头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可侯莫陈悦呢,他就是不听,硬是要跟宇文泰杠到底。

宇文泰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陇地开拔,他让侄儿宇文导留在原州当都督,守着大本营。

宇文泰治军严谨,一路上士兵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老百姓们都乐开了花。

出了木狭关,遇上大雪封路,雪厚得有两尺多,但宇文泰愣是带着队伍顶风冒雪,日夜兼程,打算给侯莫陈悦来个措手不及。

侯莫陈悦一听宇文泰来了,吓得退到略阳去守,只留了一万人在水洛。

宇文泰一到,水洛那帮人立马就投降了。

宇文泰又派了几百轻骑兵,去略阳探路,侯莫陈悦一看形势不对,又撤到上邽,还让李弼帮他一起挡宇文泰。

李弼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侯莫陈悦必败无疑,就偷偷派人给宇文泰送信,说要当内应。

侯莫陈悦一看形势不妙,又放弃了州城,往南撤,想占个山险的地方保命。

李弼就跟侯莫陈悦的手下说:“侯莫陈公想回秦州了,你们咋还不收拾收拾东西呢?”

李弼的媳妇是侯莫陈悦的姨娘,大家一听这话,都信了,争先恐后地往上邽赶。

李弼趁机占了城门,稳住局势,然后带着全城军队投降了宇文泰。

宇文泰一看李弼这么给力,立马任命他为秦州刺史。

那天晚上,侯莫陈悦还想派军队出战,结果士兵们都没心思打了,个个自危,最后都散了。

侯莫陈悦这人疑心病重,被打败后,谁都不敢信了,连身边人都不让靠近。

他就带着两个弟弟、儿子和杀贺拔岳的那帮人,一共七八个,扔下大军就跑了。

他们在外面转悠了好几天,也不知道该去哪儿。

有人劝他去灵州投靠曹泥,侯莫陈悦答应了。

他自己骑着骡子,让手下人都步行跟着,准备翻山越岭去灵州。

宇文泰派原州都督贺拔颖在后面紧追不舍。

侯莫陈悦一看有骑兵追来了,就在荒野里上吊自杀了。

宇文泰来到上邽后,提拔了薛憕当记室参军。

他把侯莫陈悦府里的仓库都查封了,发现里面财物堆积如山。

宇文泰自己一点都不要,全都赏给了士兵。

有人偷偷拿了个银瓮回来,宇文泰知道了,严惩了他,然后把银瓮劈开,分给了大家。

侯莫陈悦的同党豳州刺史孙定儿,还占着州城不投降,手下有好几万军队呢。

宇文泰就派中山人都督刘亮去打豳州。

孙定儿以为敌人还远着呢,就没怎么防备。

刘亮先在离州城不远的山头,竖起大旗,然后带着二十名骑兵,飞奔入城。

孙定儿正在喝酒呢,突然看见刘亮来了,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亮指挥士兵把孙定儿给剁了,然后指着城外的大旗对两个骑兵说:

“出去把大部队叫进来。”

城里的人都吓坏了,没人敢动弹。

话说早先,那氐王杨绍先,趁着北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溜回了武兴,又自个儿当上了王。

凉州刺史李叔仁呢,被手下老百姓给逮了,这一来,氐、羌、吐谷浑那些地方全都乱了套,从南岐到瓜、鄯那一片,跨州占郡的多了去了。

宇文泰一看,得嘞,赶紧派李弼去原州守着,拔也恶蚝去南秦州,可朱浑道元去渭州,赵贵呢,就兼管秦州的事儿,再从豳、泾、东秦、岐这四个州收点粮食,给军队当补给。

杨绍先一看这架势,吓坏了,赶紧自称是北魏的小弟,还把老婆孩子送来当人质。

夏州长史于谨跟宇文泰说:“您看,咱现在占着关中这地儿,又险又好守,将士们又勇猛,土地又肥沃。

皇上在洛阳那边,被一群坏蛋围着,咱要是跟他说说咱的忠心,再讲讲现在的形势,劝他搬到关西来,那咱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着皇上的名头去平叛,干一番跟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大事业,这机会可是千年难遇!”

宇文泰一听,觉得挺有道理。

那边北魏的丞相高欢,一听宇文泰把秦、陇给平了,就派使者去,又是甜言蜜语又是厚礼的,想跟宇文泰套近乎。

宇文泰呢,不买他的账,把高欢的信一封封好,派都督张轨给孝武帝送去。

斛斯椿就问张轨:“高欢那小子想造反,大家都知道。别人都支持他,就西边的宇文泰不支持,你说说,宇文泰跟贺拔岳比起来,咋样?”

张轨说:“宇文公,文能治国,武能平乱。”

斛斯椿一听,说:“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宇文泰还真是个能靠得住的人!”

孝武帝呢,就让宇文泰派两千骑兵,去东雍州守着,给那边增增援,还让宇文泰慢慢带着军队,往东走。

宇文泰就派武川的大都督梁御,去当雍州刺史,让他带着五千兵马先走。

之前,高欢派他的都督韩轨,带着一万军队,占了蒲反,想救侯莫陈悦,雍州刺史贾显度还派船去接他呢。

梁御跟贾显度一碰面,就劝他归顺宇文泰,贾显度一听,立马出城迎接梁御,梁御就这么进了长安,把它给占了。

孝武帝一看宇文泰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还让他可以自己封官。

宇文泰呢,也不客气,立马就封了寇洛为泾州刺史,李弼为秦州刺史,前略阳太守张献为南岐州刺史。

南岐州刺史卢待伯呢,不乐意让张献顶他的位置,宇文泰就派轻骑兵去偷袭,把他给逮了。

话说那侍中封隆之,跑到北魏丞相高欢那儿打小报告,说:“斛斯椿那帮人现在在京城里,肯定是要搞事儿的。”

为啥这么说呢?

原来,封隆之跟仆射孙腾之前争过孝武帝妹妹平原公主的驸马位置,结果公主选了封隆之,孙腾心里不痛快,就把封隆之的话告诉了斛斯椿,斛斯椿又告诉了孝武帝。

封隆之一听,吓坏了,赶紧跑回老家躲着,高欢就把他叫到了晋阳。

巧的是,孙腾也因为带着兵器闯进皇宫禁地,还私自杀了御史,吓得也跑路了,也跑到了高欢那儿。

领军娄昭呢,也找了个生病的借口,溜回了晋阳。

孝武帝一看,得嘞,就让斛斯椿兼任领军的职务,还重新任命了都督和河南、关西各地的刺史。

那华山王元鸷在徐州呢,高欢就派大都督邸珍,去把他城门的钥匙,给夺了。

建州刺史韩贤和济州刺史蔡儁,都是高欢的人。

孝武帝呢,就把建州给撤了,把韩贤给免了职,还让御史去陈述蔡儁的罪状,用汝阳王元叔昭把他给替了。

高欢一看,这不行,就给孝武帝写了封信,说:

“蔡儁那可是有大功劳的人,不能免了他的职,;汝阳王人挺好的,应该封他个大藩国的国王;我弟弟高永宝现在在定州当刺史呢,应该回避一下,让有才能的人上。”

孝武帝呢,根本不听他的。

到了五月丙子日那天,孝武帝又增设了勋府庶子,每厢有六百人;还增设了骑官,每厢有两百人。

他心里,其实是在谋划着,讨伐高欢所在的晋阳呢。

到了辛卯日,孝武帝就颁布诏书命令戒严了,说“要自己领兵讨伐梁地”。

其实,他是从河南各州调来了兵马,在洛阳举行了个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那军队,南端挨着洛水,北端快到邙山了。

孝武帝还穿着盔甲,和斛斯椿一起,亲自去视察了。

到了六月丁巳日那天,孝武帝秘密给高欢写了封信,骗他说:

“宇文黑獭和贺拔胜,想叛乱篡位呢。所以,我假装说要到南方征讨去,其实是在暗地里做准备呢。你也应该装装样子来增援我。看完了记得把这信给烧了。”

高欢一看这信,就给孝武帝回了封信说:“荆州的贺拔胜、雍州的宇文泰,马上就要叛变了。

我现在,正暗地里率领着三万军队,从河东渡河呢;还派了恒州刺史库狄干等人带着四万军队从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等人,带着五万军队去打荆州;冀州刺史尉景等人呢,带着七万山东士兵和五万精锐骑兵去打江东地区。

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你的命令了。”

孝武帝一看,高欢已经知道自己要搞事儿了,就把高欢的奏章,给公布出来了,让群臣去评议一下,希望能阻止高欢出兵。

高欢呢也不甘示弱,把并州的官佐属吏都叫来了,一起商议了一下,然后又给孝武帝上了一封奏章说:

“我,是被那些奸臣给挑拨了,所以,才让陛下一时对我有所怀疑了,。

我要是有胆量辜负陛下的话,就让上天在我身上降下灾难来,让我断子绝孙了,。

陛下,你要是信任我的话,不动干戈的话,我就希望你,可以把身边的一两位奸臣,给赶出去,哈哈。”

哎呀,丁卯日那天,孝武帝可是忙活得热火朝天,他命令大都督源子恭去阳胡镇守,又派了汝阳王元暹去石济守着,还把仪同三司贾显智提拔成了济州刺史,带着豫州刺史斛斯元寿,就是斛斯椿的那个弟弟,一块儿往东边的济州去了。

蔡儁这家伙,死活不接受别人接他的班,孝武帝那叫一个气,简直要炸了。

到了辛未日,孝武帝又听了洛阳那些文武官员的话,给高欢回了信,还特地让舍人温子昇帮他写诏书,送到高欢那儿去。

诏书里头说得可情真意切了:“我,连刀子都没动过,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坐上了天子的宝座,说到底,生我的是爹妈,让我坐上这位置的可是高王您,。

我要是没理由地背叛您,跟您对着干,那我和子孙们就得遭报应,跟您之前发的誓一样。

最近,我老是担心宇文泰和贺拔岳那俩人会搞事,所以就搞了个戒严,想跟您互相帮衬着。

不过现在看来,他们好像也没啥动静。

东南那边一直跟我们不对付,现在天下人口少了一半,咱也不能老是打仗,。

我,是个糊涂蛋,分不清谁是奸臣。

高乾那事儿,难道真是我一个人的意思?

您突然跟高昂说他哥是冤枉的,这谁能信?

我听说库狄干跟您说过,想找个傻子当皇帝,结果找了个老的,驾驭不了。

现在只要派兵十五天,就能把他废了,换个人。

这话,肯定是您身边亲近的人说的,可不是我身边那些奸臣说的。

去年封隆之叛乱,今年孙腾逃跑,您都没惩罚他们,也没把他们送来,谁不觉得奇怪?

您要是真心为君主做事,怎么不把他们脑袋砍了送给我?

您虽然在奏表里说要去打宇文泰,实际上却四面出击,有的想去南边渡河到洛阳,有的想去江东,这话您自己说出来不觉得奇怪吗?

别人听了能不猜疑吗?

您,要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北方,我手里就算有百万大军,也不会对您怎么样;您要是往南边举旗子,我就算啥都没有,也会赤手空拳地跟您拼到死。

我本来就没啥仁德,是您把我立为皇帝的,百姓们啥都不懂,还有人说我挺合适的。

我要是被别人暗算了,那就是我有罪。

要是我最后还是被您杀了,那我就算受尽侮辱,粉身碎骨,也没啥遗憾的!

我本来,希望咱们君臣能像合起来的符信契约一样,没想到现在却闹成了这样,真是让人心,拔凉拔凉的!”

话说那中军将军王思政,跑到北魏孝武帝面前,直言不讳地说:

“高欢那点心思,明摆着呢,大家都看在眼里。

洛阳这地儿,可不是英雄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宇文泰呢,心里是向着皇室的。

咱们朝廷要是搬到他那儿去,以后想光复旧都,那还不容易?”

孝武帝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派了河东的散骑侍郎柳庆,去高平见宇文泰,聊聊时局。

宇文泰一见柳庆,就提出了想,迎接孝武帝车驾的请求。

柳庆办完事回到京城,孝武帝私下里问他:

“我想去荆州,你觉得咋样?”

柳庆想了想,说:“关中那地儿,地势险要,宇文泰又有才又有胆。

荆州呢,不是啥关键地方,南边还挨着强敌梁国。

依我看,去那儿没啥好处。”

孝武帝又问了问,閤内都督宇文显和的意见,宇文显和也劝他去西边。

这时候,孝武帝开始到处招兵买马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