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的东郡太守裴侠,也带着部下,来到了洛阳。
王思政见到裴侠,就问:“现在大权旁落,皇室一天不如一天,咱们该怎么办?”
裴侠回答说:“宇文泰在三军里威望高,又占了个险要的地方,两万人就能抵百万大军。
这就像手里拿着戈矛,怎么可能愿意把把柄给别人呢?
所以,虽然想去投靠他,但恐怕跟跳出沸水又跳进火坑没啥两样。”
王思政又问:“那该怎么办呢?”
裴侠说:“对付高欢吧,有眼前的忧患;去西边呢,又有长远的顾虑。
比起来,还是先去关西暂避风头,然后再慢慢想个周全的办法吧。”
王思政觉得裴侠说得挺在理,就把他推荐给了孝武帝。
孝武帝一看,行,就任命他为左中郎将了。
话说北魏那时候,丞相高欢瞅着洛阳这地儿,因为老是打仗,就想把国都搬到邺城去。
孝武帝一听,不乐意了,说:“孝文帝当年在河、洛这块儿定都,给咱们魏国打下了万年基业。
高王您这么大的功臣,得按太和年间的老规矩办事,。”
高欢一听,得,这主意先放旁边吧。
可到了后来,高欢又琢磨着迁都的事儿,派了三千骑兵去建兴守着,又给河东、济州增兵,把各州的粮食都运到邺城去。
孝武帝一看,不行,得给高欢下个诏书,说:
“高王,您要想让人心服,就别在建兴搞军事行动了,把河东的兵撤了,相州的粮食送走,济州的兵也撤回来。
让蔡儁接受别人接他的班,邸珍从徐州走开,大家都别打了,回家种地去吧。
要粮食,我另外派人送。
这样,说您坏话的人就没话说了,您也能在太原安心睡觉,我在洛阳这边也省心。”
高欢呢,也不甘示弱,给孝武帝回了个奏折,把宇文泰、斛斯椿的罪行列了一堆。
孝武帝一看,行,那我也得有所行动,就任命任祥为尚书左仆射,还加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
可任祥这家伙,竟然放弃官位跑了,过河占了郡城,等着高欢来。
孝武帝一看,得,那北方的官员们,你们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吧。
他又在另一份诏书里说了高欢的罪行,让贺拔胜赶紧来京城。
贺拔胜呢,也是个聪明人,他问了问范阳人太保掾卢柔的意见。
卢柔说:“高欢这家伙不地道,您带大军去京城,跟他决一死战,这是上策。
要是您想保守点,就北边挡住鲁阳,南边占了楚国的地儿,东边跟兖、豫连着,西边跟关中结盟,等着机会再动,这是中策。
要是您想把三荆的地儿当本钱,投靠梁国,那可就失了功名和脸面了,这是下策。”
贺拔胜一听,笑了笑,没说话。
孝武帝这边呢,也没闲着,他让宇文泰兼任尚书仆射,还让他当关西大行台,还答应把冯翊长公主嫁给他。
孝武帝跟宇文泰的帐内都督杨荐说:“你回去跟你们行台说,让他派骑兵来接我!”
说完,还把杨荐提拔为直閤将军。
宇文泰呢,也不含糊,把以前的秦州刺史骆超提拔为大都督,带了一千轻装骑兵,去洛阳,还派了杨荐和长史宇文侧,一起去关外接孝武帝。
话说那丞相高欢,把他弟高琛从定州叫来,让他去晋阳守着,还派了长史崔暹去帮他。
崔暹可是崔挺的儿子,也是个能人。
高欢呢,带着大军往南走,跟手下们说:“尔朱氏那帮家伙,不听话,还捣乱。
我呢,就在海内主持公道,支持皇上,一片真心,天地可鉴。
可谁知道,斛斯椿那家伙,竟然在背后,说我坏话,说我谋反。
这次咱们往南去,就是要把斛斯椿给除了!”
说完,就让高敖曹当先锋官。
宇文泰那边呢,也不甘示弱,到处发檄文,说高欢的坏话,还亲自带着兵去高平,前锋部队在弘农停了下来。
贺拔胜呢,也让他的兵在汝水驻扎。
到了秋天七月己丑日,北魏孝武帝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去河桥那边驻扎,让斛斯椿当前锋,把兵排在邙山北边。
斛斯椿说:“我想带两千精锐骑兵过河,趁敌人累得不行的时候,突然袭击他们。”
孝武帝一开始答应了,可黄门侍郎杨宽却劝他说:“高欢那家伙,连皇上都敢打,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
现在把兵借给别人,万一出啥变故咋整?
斛斯椿要是过河立功了,那不就是除了一个高欢,又来一个高欢吗?”
孝武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就下令让斛斯椿别行动了。
斛斯椿叹了口气说:“火星都进南斗了,皇上还信身边人的坏话,不听我的建议,难道是天意吗?”
宇文泰听到这话后,跟手下说:“高欢这家伙,几天内就走了八九百里路,这可是兵家大忌!
咱们得趁机打他。
可皇上呢,身为万乘之尊,却不敢过河跟高欢决一死战,只知道在渡口防守。
而且长河那么长,防守多难!
要是高欢的兵能过河一个地方,那咱们就完蛋了。”
说完,他就让大都督赵贵,去蒲反渡河,进攻并州,又让大都督李贤带一千精锐骑兵去洛阳。
孝武帝呢,也让斛斯椿和长孙稚、元斌之去虎牢守着,让长孙子彦去陕城守着,让贾显智和斛斯元寿去滑台守着。
可没想到,贾显智竟然私下跟窦泰约定要投降高欢,带着兵就撤了。
军司元玄发现了这事,赶紧骑马跑回来报告,孝武帝就让侯几绍去增援,结果侯几绍在战场上死了,贾显智也投降了。
还有,北中郎将田怙,竟然是高欢的内应!
高欢的兵悄悄走到野王的时候,孝武帝才发现田怙的阴谋,把他给杀了。
高欢呢,到了黄河北岸十多里处,又派人去跟孝武帝说他的诚意,可孝武帝呢,理都不理他。
到了丙午日,高欢就带着大军过河了。
话说北魏孝武帝那会儿,心里头那个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咋办。
他问大臣们,有的说去投靠梁朝,有的说去南边找贺拔胜,还有的说去西边关中,更有的说就在洛口死磕到底。
这主意多得跟菜市场的菜一样,挑都挑不过来。
元斌之和斛斯椿这俩人,也是不争气,为了点权力斗,得跟乌眼鸡一样对对看。
元斌之这家伙,还把斛斯椿给甩了,跑回去骗孝武帝说:“高欢的兵已经到了!”
孝武帝一听,急了,赶紧派人把斛斯椿叫回来。
然后,他就带着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广阳王元湛他们,还有五千骑兵,跑到瀍水西边去扎营。
那个南阳王舍下的和尚惠臻,还背着玉玺,拿着千牛刀跟着呢。
大家都知道孝武帝这是要往西边跑了,结果那天晚上,一半多的人都跑了,清河王、广阳王也溜了。
孝武帝身边就剩个武卫将军独狐信,他感叹地说:
“将军你,跟父母拜别,连妻儿都丢下了,真是‘世道乱,忠臣现’,这话一点不假!”
然后,孝武帝就骑着马往长安奔去了。
李贤在崤县遇到了他,一起往前走。
高欢呢,也不甘心,跑到洛阳城里,住在永宁寺,派领军娄昭他们去追孝武帝,想让他回来。
可长孙子彦守不住陕城,也跑了。
高敖曹带着精锐骑兵去追孝武帝,一直追到陕城西边,还是没追上。
孝武帝他们跑得那个快,马都累得快吐血了,吃的喝的都没了。
两三天里,那些跟着孝武帝的官员,只能喝山涧的水充饥。
到了湖城,有个王思村的农民,给他们送来了麦饭和壶浆。
孝武帝高兴得不得了,直接给全村免了十年的徭役。
到了稠桑,潼关大都督毛鸿宾又来迎接他们,献上了酒和食物,那些官员们这才算解了渴,饱了肚。
到了八月甲寅日,高欢把文武百官都召集起来,训了一顿:“你们这些臣子,侍奉皇帝,要解救危难,整顿混乱。
在朝里不竭力谏诤,皇帝外出时不陪同,没急事时就争宠幸求荣耀,一有急事就自己抱头逃窜。你们的臣子气节呢?”
大家都哑口无言。
那个兼任尚书左仆射的辛雄说:“皇上和近臣们图谋事情,我们都不知道。
等皇上车子往西去的时候,我们如果立刻追随,恐怕就跟奸党一样了;留在这里等您,您又责怪我们不追随皇上。
我们这些人,进退都是罪!”
高欢一听,火了:“你们都是高官,应该用身体为国家效力。
在大批奸臣当权时,你们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规劝抗争的话吗?
使国家大事一天之内就糟到这样的地步,你们的罪责还能归到谁身上!”
说完,就把辛雄他们一帮人给抓了,全给杀了。
崔孝芬的儿子崔猷呢,从小路跑进了关中地区,孝武帝还任命他为本官奏门下事。
高欢呢,就推举清河王元亶当大司马,处理尚书省的事务。
话说宇文泰那小子,真是机灵得很,他派了赵贵和梁御带着两千精锐骑兵,全副武装地去接孝武帝。
孝武帝呢,沿着黄河往西走,一边走一边跟梁御说:“你看这河水,哗哗地往东流,我却要往西边去。
要是哪天我能再回到洛阳,去皇陵宗庙拜拜,那可都是你们的功劳!”
说着,孝武帝和身边的人都哭了,那场面,真是感人。
宇文泰也是个懂事的,他准备好了仪仗和卫队,就在东阳驿等着孝武帝。
一见孝武帝来了,他立马摘下帽子,眼泪汪汪地说:“我没能拦住那些贼寇,让皇上您受累了,这都是我的错!”
孝武帝一听,也挺感慨,说:“你的忠诚和节操,大家都知道。
我德行不够,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今天能见到你,我真是又惭愧又高兴。
现在,我就把国家的重担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干!”
将士们一听,都高呼万岁,那气势,真是震天响。
孝武帝到了长安城里,就把雍州的官署当成了宫殿,宣布大赦天下。
他还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国家军政大事都由他说了算。
另外,孝武帝还设了两个尚书,分别管机要事务,这两个职务就给了毛遐和周惠达。
那时候,长安政权刚建立,他俩就忙着积蓄粮食、制造器械、挑选士卒战马,整个魏朝都靠他们撑着。
宇文泰还娶了冯翊长公主,成了驸马都尉,这可是个大喜事。
之前,火星进了南斗,然后又出来,在里面呆了六十天。
梁武帝呢,就根据那句“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的谚语,光着脚从殿上走下来祈祷消灾。
后来听说魏主孝武帝往西跑了,武帝就惭愧地说:“这个胡人,真能与天象相应!”
己未日那天,武兴王杨绍先被任命为秦、南秦二州的刺史,这可是个大官,。
辛酉日,北魏丞相高欢亲自去追孝武帝,想把他接回来。
戊辰日,清河王元亶还宣布了大赦。
高欢到了弘农,九月癸巳日,他派行台仆射元子思带着侍官去接孝武帝;己酉日那天,他还攻下了潼关,活捉了毛鸿宾,军队进驻华阴长城。
龙门都督薛崇礼呢,也带着全城的军民向高欢投降了。
话说贺拔胜那哥们儿,真是挺有魄力的,他让长史元颖先管着荆州的事儿,自己在南阳守着,然后带着手下兄弟们就往关中地区冲。
到了淅阳郡,一听高欢的军队都驻扎在华阴了,他就想往回走。
这时候,行台左丞崔谦就劝他:
“你看现在皇室都乱套了,皇上在外面流浪吃苦,你应该赶紧往前走,去皇上那儿拜拜,然后跟宇文行台一块儿,干点正义的事儿,这天下谁不跟着你混?
要是你现在退缩了,那大家都得散,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可贺拔胜没听他的,还是回去了。
高欢呢,他退到河东那边驻扎,派了行台长史薛瑜去潼关守着,又派大都督库狄温去封陵,还在蒲津西岸建了个新城,让薛绍宗当华州刺史,驻守在那儿。
他还让高敖曹管着豫州的事儿。
高欢从晋阳出发开始,给皇上写了四十份奏折,结果孝武帝一份都没回。
高欢一看,行,你不理我,那我就回去,然后他就让行台侯景他们带着军队去荆州。
荆州的百姓邓诞他们就把元颖给抓了,迎接侯景。
这时候贺拔胜也来了,侯景迎头就打,贺拔胜的军队被打败了,只好带着几百骑兵投奔了梁。
孝武帝以前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偷偷地,派閤内都督赵刚,去找东荆州刺史冯景昭,让他带军队来洛阳帮忙。
结果冯景昭的军队,还没出发,孝武帝就跑到关中去了。
冯景昭就把府里的文武官员都叫来,商量该怎么办。
司马冯道和说:“咱们就在东荆州守着,等高欢的安排。”
赵刚一听就急了:“你应该带着人马去找皇上!”
大家等了半天,也没人说话。
赵刚一看,行,那我就来点狠的,他抽出腰刀往地上一扔,对冯景昭说:
“你要是想当忠臣,就把冯道和杀了;要是想跟高欢那个奸贼混,就把我杀了!”
冯景昭一听这话,感动了,也醒悟了,当即就带着大军往关中赶。
侯景呢,他带着军队往穰城逼近,东荆州的平民杨祖欢他们成立了武装,在路上截击冯景昭。
冯景昭被打败了,赵刚就逃到了本州蛮人生活的地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