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冬季十月,天寒地冻的,丞相高欢大老远跑到洛阳,还派了个僧人道荣给孝武帝送信儿,信上写着:
“皇上,您要是能远远儿地发个诏书,说您愿意回京城洛阳,我立马就带着文武百官,把您的宫殿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您回来住。
要是您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那七庙也不能没人管,天下这么多国家,总得有个主心骨。
到时候,我可就顾不得您了,得为国家着想。”
孝武帝呢,看了信也没回。
高欢一看,行,您不回我,那我就自己拿主意了。
他就把文武百官和元老们都叫来,商量着立谁当皇帝好。
这时候,清河王元亶已经跟皇帝似的,出入都有警卫戒严,行人都不让过,高欢可看不惯他了,就找了个借口说:
“从孝昌年间开始,咱们宗庙的辈分就乱了套了。
永安年间孝庄帝把孝文帝当伯父,永熙年间,孝武帝又把孝明帝的牌位,挪到夹室里去了。
这近几年的皇帝,都是因为在位时间短,承继帝位的人辈分搞错了才这样的。”
于是呢,他就把清河王的嫡长子元善见,立为新的皇帝,还对元亶说:“要是立您,还不如立您儿子呢。”
元亶一听这话,心里可不踏实了,骑着快马就往南跑,高欢追上他,又把他给劝回来了。
丙寅日那天,孝静帝就在洛阳城的东北部,当上了皇帝,那时候他才十一岁,还是个小孩儿呢。
孝静帝一上台,就宣布大赦天下,还把年号改成了天平。
这边儿西魏的宇文泰也不闲着,他发兵攻打潼关,把薛瑜给杀了,还俘虏了他手下的七千兵卒。
回到长安之后,宇文泰就被提升为大丞相了,那可是个大官儿,。
东魏的行台薛脩义他们呢,也渡过黄河去占了个叫杨氏壁的地方。
可西魏的司空参军薛端不乐意了,他纠集了一堆村民,把东魏的人马给打跑了,又重新占领了杨氏壁。
宇文泰一看薛端这么能干,就派南汾州刺史苏景恕,去驻守那儿了。
丁卯日那天,梁武帝也凑热闹,把信武将军元庆和提拔为镇北将军,让他带着军队去攻打东魏。
这故事,真是曲折婉转,听得人心里头那个激动!
高欢的野心、孝武帝的沉默、宇文泰的勇猛、还有那些元老们的议论纷纷,都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候,孝武帝和丞相高欢,俩人心里头早就憋着股劲儿,不对付。
还有那么几个刺史,侯渊、樊子鹄、元贵平,他们几个私下里眉来眼去的,瞅着风向准备动手。
侯渊还悄悄派人去找高欢套近乎呢。
后来,孝武帝跑到关中那边躲风头去了,清河王元亶就接了皇帝的命令,让汝阳王元暹去当齐州的刺史。
元暹一到齐州城边儿上,嘿,侯渊这家伙居然不迎他进城!
还是城里几个老百姓,刘桃符他们,偷偷把元暹带进去了。
侯渊一看,妈呀,赶紧骑马跑路,结果老婆孩子手下全让元暹给逮了。
侯渊跑到广里,正巧元亶又让他管青州的事儿。
高欢写信给他说:“你别觉得自己人少就不敢往东去,齐地的人呀,薄情得很,就知道钱,齐州人都欢迎元暹,青州人不会给你开门?不可能!”
侯渊一听,得嘞,又往东去了,元暹一看,行吧,把你家人手下都还你。
那边东莱王元贵平呢,也不乐意侯渊来替他,侯渊一气之下,把高阳郡给攻了。
他把累赘都留在城里,自己带着轻骑兵,出去溜达着抢东西。
元贵平派大儿子带兵来打高阳,侯渊连夜跑到东阳城,看见送粮的老百姓,就忽悠他们:
“朝廷大军来了,快杀光了!我是东莱王大儿子的手下,逃出来的,你们还去送死?”
老百姓一听,吓得粮食一扔,全跑了。
天一亮,侯渊又在路上跟人说:
“朝廷大军昨晚就到高阳了,我是先头部队,现在来这儿,不知道侯公跑哪儿去了!”
城里人一听,吓得不行,干脆把元贵平给绑了,出来投降了。
到了戊辰那天,侯渊把元贵平脑袋一砍,送到洛阳去了。
庚午那天,东魏那边又任命了一堆大官,赵郡王元谌当了大司马,咸阳王元坦当了太尉,高盛当了司徒,高敖曹当了司空。
哦对了,元坦,是元树的弟弟。
说,丞相高欢,他瞅着洛阳这地儿,西边挨着西魏,南边离梁朝不远,心里头就琢磨着:
“得,咱换个窝吧!”
于是乎,他大手一挥,说迁都邺城,就三天功夫,大伙儿就开始搬家大业了。
丙子那天,东魏孝静帝带着四十万户人家,浩浩荡荡,从洛阳出发了,那场面,跟逃难似的,乱哄哄的。
朝廷还把官员们的马都征用了,尚书丞郎以上的,要不是跟着皇上的,都得骑驴!
高欢呢,他留在后头收拾残局,弄完了就回晋阳去了。
朝廷还把司州改名叫洛州,派了元弼去当洛州刺史,守着洛阳。
又派了司马子如、高隆之、高岳、孙腾这些人留守邺城,一块儿管事儿。
孝静帝还发了个诏书,说迁过来的人们不容易,给了一百三十万石粮食救济。
到了十一月,兖州刺史樊子鹄不干了,占了瑕丘,跟东魏对着干。
南青州刺史大野拔,也带着人马,来投奔他。
庚寅那天,孝静帝终于到了邺城,住在相州的官衙里,还把相州刺史改成了司州牧,魏郡太守改成了魏尹。
那时候,有六坊的人,跟着孝武帝跑西边去了,剩下的都迁到北方了,朝廷给他们发工资,春秋两季还发绸缎做衣服。
庄稼好的时候,朝廷还用绢帛换粮食,供国家用。
再到十二月,西魏的宇文泰派了李虎、李弼、赵贵去打曹泥。
闰月呢,元庆和又占了濑乡。
说起来,那西魏孝武帝,在宫里头可不像话,跟堂妹们乱来,有三个堂妹都不嫁人,全封公主了。
平原公主明月,是南阳王元宝炬的亲妹妹,跟着孝武帝到了关中,宇文泰就让元家的亲王们,把明月抓了,给杀了。
孝武帝那叫一个不高兴,整天不是拉弓射箭,就是用铁锥敲桌子,跟宇文泰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癸巳那天,孝武帝喝酒,结果给毒死了。
宇文泰和大臣们商量立新皇帝,好多人都说让广平王元赞上,他是孝武帝侄儿。
可濮阳王元顺不这么想,他私下跟宇文泰说:“高欢逼走了老皇帝,立了个小皇帝好掌权,你得反着来。
广平王太小,得立个年长的。”
宇文泰一听,有道理,就把南阳王元宝炬立为皇帝了。
元顺,是常山王元素的曾孙。
孝武帝的棺材呢,就放在草堂佛寺里,有个叫宋球的谏议大夫,哭得那叫一个伤心,都吐血了,好几天不吃不喝,宇文泰看他是个有名的读书人,也没怪他。
那会儿,西魏有个叫贺拔胜的,他在荆州的时候,跟上头打了个报告,说要把武卫将军独孤信任命为大都督。
结果呢,东魏把荆州给占了,西魏一看,行,咱们就把独孤信提拔提拔,让他当了管三荆州军政的大都督、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荆州刺史,一顿封号,就是为了拉拢他。
这时候,有个蛮族的酋长樊五能,他把淅阳郡给攻破了,然后跑来跟西魏结盟。
东魏的西荆州刺史辛纂一看,这不行,得去打他们。
但是行台郎中李广就劝他:“淅阳郡那地儿,四周都没啥人,就一个城,山路又难走,蛮人还多。
你要是派少了人去,打不过;派多了,咱大本营就空了。
万一打不赢,那名声可就臭了,人心一散,州城可就保不住了。”
辛纂不听,说:“哪能看着贼兵不管呢!”
李广就说:“咱们现在担心的是大事儿,哪有空去管这些小毛病。
听说朝廷的大军快来了,你只要把东荆州的城都守好,别让老百姓受惊,等着就行。淅阳丢了,也没啥可惜的。”
辛纂还是不听,派兵去打,结果被打败了,将领们都跑了。
城里的老百姓一看,得,咱们还是去请独孤信吧。
独孤信来到武陶,东魏那边派了,恒农太守田八能,带着一堆蛮人来挡他,还派了都督张齐民带着三千人马,跟在后面。
独孤信跟手下说:“咱们现在兵少,前后都是敌人。
要是回头去打张齐民,那些土著就会以为咱们要撤,肯定来拦咱们。
不如去打前面的田八能,打赢了,张齐民自己就会散。”
于是他就去打田八能,果然赢了,又乘胜去打穰城。
辛纂带兵出来迎战,被打得大败,跑回城里。
城门还没关好,独孤信就派杨忠冲上去了,杨忠对着城门守卫大喊:
“我们大军到了,城里还有内应,你们想活命就赶紧跑!”
守卫一听,全跑了。
杨忠就带着人冲进城里,把辛纂给杀了,城里的人都吓坏了。
独孤信就把三荆地区给平定了。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半年,东魏的高敖曹和侯景,带着大军,突然就到了城下。
独孤信手下兵少,打不过,就和杨忠一起投奔了梁朝。
高祖武皇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
那年春天,正月初一,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皇帝宣布大赦天下,还换了个新的年号,叫大统。
这一天,西魏文帝在长安城西边,拜拜天地,就当上了皇帝。
他还不忘纪念自己的老爸老妈,把老爸京兆王追封为文景皇帝,老妈杨氏追封为皇后,多孝顺!
说到西魏,有个渭州刺史叫可朱浑道元,他一开始,是跟着侯莫陈悦混的。
侯莫陈悦一死,西魏的丞相宇文泰就去打他,结果没打赢,只好跟他握手言和,不打了。
可朱浑道元这家伙,家在怀朔,跟东魏的丞相高欢关系铁得很。
加上他老妈和哥哥都在邺城,所以他经常跟高欢通信。
宇文泰看他不顺眼,想再打他,可朱浑道元就带着三千户人家,从乌兰津渡河,跑到灵州去了。
灵州刺史曹泥还帮了他一把,把他送到了云州。
高欢一听,高兴坏了,赶紧派人准备好吃的用的,去迎接他,还封他为大将军。
可朱浑道元到了晋阳,高欢才知道孝武帝已经死了。
他就跟孝静帝说,想给孝武帝办个丧事。
孝静帝就问大臣们怎么看,有个叫潘崇和的太学博士说:
“如果君主对臣子不好,臣子就不用给他办丧事。
就像商汤的百姓不哭夏桀,周武王的百姓也不给商纣王办丧事一样。”
但国子博士卫既隆和李同轨说:
“高皇后和孝武帝断绝关系的事儿没人知道,还是应该给他办丧事。”
孝静帝听了他们的话。
这边呢,西魏有个骁骑大将军李虎,他招抚了费也头的军队,一起去打灵州,打了四十多天,曹泥守不住了,只好投降。
过了几天,西魏文帝给宇文泰升官了,让他当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还封他为安定王。
宇文泰挺谦虚的,说不要王爵和录尚书的职务,文帝就封他为安定公。
还封了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元赞为司徒。
再过几天,文帝还立了自己的妃子乙弗氏为皇后,儿子元钦为皇太子。
皇后这个人特别好,又仁慈又宽容,还勤俭节约,从不嫉妒别人,文帝特别敬重她。
话说那稽胡部落里头,有个叫刘蠡升的家伙,从孝昌年开始,就自个儿封了个皇帝,还搞了个挺神的年号叫“神嘉”,躲在云阳谷里头逍遥自在。
这可苦了魏国边境的老百姓,整天被他闹腾得不行,大伙儿私下里都叫他“胡荒”,意思是这家伙一来,荒凉一片。
到了壬戌那天,东魏的大丞相高欢看不下去了,派了大军去收拾刘蠡升,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刘蠡升打得落花流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