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换源:

  沈振邦的小院,没有奢华的装饰,反而充满了古朴雅致的书卷气息。

院内,一位身着素色唐装,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悠然地品着香茗。

他便是沈家的定海神针,沈振邦。

“你就是徐哲?”沈振邦放下茶杯,目光平和,上下打量着徐哲。

“沈老太爷安好,小子徐哲,见过老太爷。”徐哲不卑不亢,躬身行礼。

沈振邦微微颔首,并未直接提及任何委托或者家族事务,而是指了指身旁早已准备好的几张案几。

“老头子我平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收集些瓶瓶罐罐,字画玉石。”沈振邦的语气不急不缓。

“只是年纪大了,眼神不济,很多东西都吃不准了。”

“今日请你来,是想让你帮我看看几件我收藏多年的小物件,纯当是品鉴,不必拘束。”

徐哲目光扫过那几张案几,只见上面零散地摆放着十余件古玩。

有一幅据说是宋代米芾的山水手卷,但画风却与米芾常见的风格略有出入,年代争议极大。

有一块色泽诡异,非金非玉的不知名材质雕刻的瑞兽摆件,入手冰凉,却又隐隐透着一股温润。

还有一件据说是官窑出品,但底部款识却被磨损得几乎无法辨认的青釉小口瓶。

每一件,都透着古怪,远比之前沈浩宇拿出的那件“柴窑”仿品,要复杂和棘手得多。

考验的不仅仅是眼力,更是知识储备,甚至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徐哲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走到第一张案几前,那是一幅年代争议极大的山水手卷。

他并未急于展开画卷,而是先仔细观察了画卷的绫裱材质、装裱工艺、以及画轴两端的玉质轴头。

随后,他才缓缓展开画卷,目光如炬,仔仔细细地审视着画作的笔触、墨色、构图以及题跋印章。

双眼之中,金色流光悄然运转。

在透视之下,纸张的纤维结构、墨迹渗透的层次、印泥的老化程度,乃至于画作背后隐藏的细微修补痕迹,都无所遁形。

“沈老太爷,此画并非宋代米芾真迹。”片刻之后,徐哲给出了结论。

“哦?何以见得?”沈振邦不动声色。

徐哲指着画中一处山石的皴法说道:“米芾山水,多用‘米点皴’,落茄点、连点成片,追求烟雨迷蒙之感。此画虽有模仿,但其点墨略显刻板,缺乏米芾真迹那种随意天成,墨气淋漓的韵味。”

他又指向画卷的题跋:“再看这题跋,字体虽极力模仿米芾的‘刷字’,但其用笔的提按顿挫,与米芾传世书法作品中的习惯性发力点,存在细微偏差。”

“更重要的是,这方‘米芾元章’的印章,其篆刻刀法虽然老道,但印泥的色泽和油性,更像是清中期以后才会有的特征。”

“依小子浅见,此画应是清代中期一位技艺高超的仿米芾名家所作,虽是仿品,但也颇具艺术价值。”

沈振邦闻言,眼神赞许。

这幅画,他曾请过京城多位书画鉴定大家过目,结论与徐哲所言,几乎一般无二。

接下来,徐哲又逐一品鉴了其他几件。

那块材质特殊的玉器,徐哲通过透视观察其内部晶体结构和密度,结合其表面包浆的自然氧化程度,判断出其并非凡玉,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只在古籍中有所记载的“太乙真金”,相传有静心凝神,辟邪驱秽之效,其价值远超普通玉石。

那件款识被磨损的青釉小口瓶,徐哲更是凭借透视,看到了瓶子内壁胎土中,隐藏着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与尘埃融为一体的暗刻“官”字款。

他还指出了其中两件瓷器上,连沈振邦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用现代化学材料进行过微小修补的痕迹。

一番品鉴下来,徐哲对每件物品的年代判断、价值评估,甚至是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和价值,都分析得头头是道,精准无比。

沈振邦脸上的笑容,也从最初的平和,逐渐转为了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满意。

“好!好一个徐哲!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沈振邦抚掌赞叹。

“老头子我玩了一辈子古董,自认也算是阅物无数,没想到今日,却在你这个年轻人面前,开了眼界!”

他看向徐哲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

“徐哲啊,”沈振邦话锋一转。

“过几日,京城琉璃厂有家百年老店‘古韵斋’,要举办一场小范围的‘精品古玩交流鉴赏会’,能收到请柬的,都是京城古玩圈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老头子我手里正好有两张请柬,你若是有兴趣,不妨随我一同前往,也算是在京城古玩圈里,亮个相,结交些人脉。”

徐哲心中一动,知道这是沈振邦在提携自己,当即应道:“能得老太爷引荐,是小子的荣幸。”

然而,徐哲和沈振邦都未曾想到,这场所谓的“精品古玩交流鉴赏会”,实际上,却是一场早已为徐哲精心布置好的鸿门宴。

“古韵斋”的少东家,柳承志,人称柳三爷,表面上是京城琉璃厂年轻一代中的翘楚,风度翩翩,人脉广博。

但暗地里,他却与在兰城吃了大亏的“鬼手张”,有着千丝万缕的勾结。

鬼手张在得知王涛失手,秘密账本和那只藏有藩王宝藏线索的瓶子都落入盛源拍卖行和徐哲手中后,便立刻启动了后手。

一方面,他加大了对兰城盛源拍卖行的打压力度。

不仅暗中联合了几家主要的玉石供应商,停止向盛源供货,还在古玩拍卖领域,大肆散布盛源拍卖行信誉不佳,售卖赝品的谣言。

甚至,他还开始高薪挖角盛源拍卖行内部那些意志不坚定,见风使舵的鉴定师,企图从内部瓦解盛源的团队。

沈夕瑶在兰城焦头烂额,一边要应对鬼手张层出不穷的阴损手段,稳定公司局面,一边还要与远在京城的徐哲保持联系,时刻关注着京城这边的动向。

京城与兰城,两线承压,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