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彻底败露,柳承志面无人色,汗如雨下,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古韵斋”这家百年老店的声誉,经此一役,算是彻底毁了。
沈振邦的书房内,他亲自为徐哲沏上了一壶上好的大红袍。
“徐哲啊,今日之事,多亏了你。”沈振邦感慨道。
“若非你力挽狂澜,不仅老夫这张老脸要丢尽,恐怕京城古玩圈也要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
徐哲谦逊道:“沈老太爷过奖了,小子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沈振邦微微一笑,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其实,老夫心中,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他起身,走到书房内侧一个巨大的紫檀木书柜前,轻轻打开柜门。
一股浓郁的墨香和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只见书柜之内,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数十函用蓝色布套包裹的古籍善本。
“这些,都是我沈家祖上历代流传下来的一些珍贵古籍,其中不乏宋元孤本,明清精刻。”沈振邦语气凝重。
“只是因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和保存不当,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老化。”
“我希望能请你,协助我们沈家,对这批古籍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鉴定其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并参与后续修复方案的制定。”
沈振邦深深地看了徐哲一眼,缓缓说道:“这批古籍之中,似乎还隐藏着一些关于我沈家百年兴衰,不为人知的秘密……”
……
沈振邦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眸中,闪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他亲自在前面引路,带着徐哲穿过几条幽深的回廊,来到一处位于沈家大宅最深、也最为隐秘的所在。
这是一座独立的阁楼,青砖黛瓦,古意盎然,周围遍植翠竹,更显清幽。
管家上前,用一把造型古朴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阁楼沉重的楠木大门。
“吱呀——”
一声轻响,一股混合着书墨、檀香以及岁月沉淀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这便是沈家秘藏的书库。
与外界富丽堂皇的厅堂不同,这书库之内,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以及几张便于查阅书籍的宽大书案。
书架之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用绫、绢、锦、布等材质包裹的函套,粗略估计,至少也有数万卷册。
“这里的藏书,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最晚的也是清末民初的稿本。”沈振邦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也有沉重。
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函用蓝色布套包裹的古籍,轻轻拂去上面的些许尘埃。
“只可惜,我沈家先祖虽有心收藏,但历经战乱迁徙,加之后世子孙并非都懂得如何妥善保管,导致这些珍贵的古籍,大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徐哲接过那函古籍,打开一看,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
这是一部明代刻本,但书页已然泛黄发脆,不少地方出现了虫蛀的孔洞,边缘处还有水渍和霉变的痕迹,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
更有一些书页,因为纸张酸化,轻轻一碰,便有碎屑剥落。
“你所看到的,还算是保存相对完好的。”沈振邦叹了口气,“更严重者,早已书不成书,只剩一堆残页断简。”
“徐哲,你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先对这批古籍的年代、版本、以及文物价值,进行一次全面而精确的鉴定和分级。”
“哪些是亟待抢救的孤本善本,哪些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哪些可以暂缓处理,都需要你一一甄别出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徐哲郑重地点了点头:“沈老太爷放心,小子定不负所托。”
接下来的数日,徐哲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这座沈家秘藏的书库之中。
他每日天不亮便来到这里,直至深夜才在管家的再三催促下离开。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若是换了寻常的鉴定师,恐怕穷尽数年之功,也未必能理出头绪。
但徐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金手指”——透视异能!
每当他拿起一卷古籍,双眼之中金光流转,那些看似复杂难辨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纸张的纤维结构、是竹纸、皮纸还是棉纸,一目了然。
墨迹的渗透层次、是松烟墨、油烟墨还是后世的化学墨,清晰可辨。
那些隐藏在书页夹层中的前人批注、被后人故意覆盖涂抹的题跋印章、甚至是某些书画作品中,作者最初的修改底稿,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更不用说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修补痕迹,或是后人刻意伪造添加的所谓“名人藏印”,在他的透视之下,更是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般醒目。
短短数日,他便已经将书库中近万册古籍,粗略地过了一遍,并按照其珍稀程度和破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标记。
沈振邦每日都会抽空过来查看进度,对于徐哲这神乎其技的鉴定能力,老太爷心中的震惊与欣赏,早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越发庆幸自己当初力排众议,将徐哲请来沈家的决定是何等明智。
这一日,徐哲正在整理一批明代中期的手抄孤本。
这些手抄本,内容多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野史笔记、地方志异,以及某些失意文人的诗词唱和,其文献价值极高。
当他拿起其中一卷抄录着某位明代藩王游记的残本时,目光突然微微一凝。
在他的透视视野中,这卷残本的某些特定页面,字里行间,竟然用一种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极其浅淡的特殊墨水,书写着一些细小如同蚊蝇的神秘符号和阿拉伯数字!
这些符号和数字,并非随意涂鸦,其排列方式和出现的位置,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规律性。
“这是……密码?”徐哲心中一动。
他立刻将这几卷出现了神秘符号的游记残本,单独标记了出来,准备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隐隐感觉到,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历经数百年岁月而未曾被人发现的密码,很可能指向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某件不为人知的秘密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