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纽约之行终启程,夜市摊前泪别离

换源:

  第33章纽约之行终启程,夜市摊前泪别离

空气仿佛凝固了。

顾砚之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临时召集的简陋会议室——其实就是他皮具摊后的那个小仓库里回荡:“我决定暂时离开云州,去纽约。”

苏明舒猛地抬起头,平日里总是带着浅笑的嘴角此刻紧抿着,指尖微微蜷缩,贝齿轻咬下唇,一言不发,但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林昭雪的眼圈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们……明白。”她知道,顾砚之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他的道理。

沈清棠眉头微蹙,她不像林昭雪那样外露情绪,也不像苏明舒那样沉默压抑,只是用那双总是冷静洞察一切的眼睛深深看着顾砚之,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却带着一丝关切:“X先生……那边情况复杂,务必注意安全。”

顾砚之环视三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她们的担忧,也明白她们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这不是逃避,是为了我们所有人更好的未来。云州的局势越来越微妙,我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才能真正保护我想保护的人,做我想做的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脸庞,“X先生的合作,是一个机会,一个险棋,但我必须去下。”

临行前夜,云州著名的凤鸣路夜市依旧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顾砚之的皮具摊前,却难得地没有开张,而是摆上了一张折叠小桌。

阿七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桌丰盛的夜宵,热气腾腾的炒粉,滋滋作响的烤串,还有几瓶冰镇啤酒。

“小子,菜齐了!”阿七粗声粗气地招呼着,将一串烤腰子递给顾砚之,“多吃点,到了那边可没这么地道的玩意儿。走了,记得早点回来,你七哥这儿还等着你养老呢!”

顾砚之接过烤串,笑着咬了一口:“七哥放心,等我回来,给你带洋玩意儿。”

唐律师也端着一杯啤酒走了过来,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顾老弟,此去纽约,前程似锦啊!等你回来,我们律所还有几个棘手的案子,非你不可。”

顾砚之与他碰了碰杯:“唐律师太看得起我了,回来一定叨扰。”

他的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了静静坐在旁边的苏明舒、林昭雪和沈清棠。

她们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为他添菜,倒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离愁别绪。

夜市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这小小的角落,成了她们四人的专属世界。

酒过三巡,夜色渐深。

阿七和唐律师识趣地先行告辞,留下他们四人。

林昭雪从随身的小包里摸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悄悄塞进顾砚之的手心,脸颊微红,声音细若蚊蚋:“这是……我新排的舞。等你回来,我想跳给你看,一支……双人舞。”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不舍,像只受惊的小鹿。

顾砚之心中一暖,紧了紧手心的纸条,郑重点头:“好,我一定回来。”

沈清棠则从她的药箱里取出一个小巧却分量不轻的急救包,递了过去:“里面是你常用的止血粉、医用缝合针线,还有一些消炎药和高能量压缩饼干。你那些‘小爱好’,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这些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她的话语简洁明了,却透着最实际的关怀,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周到。

顾砚之接过急救包,心中感动不已:“清棠,谢谢你,总是这么细心。”

苏明舒一直低着头,直到此刻,才缓缓抬起,从脖子上取下一条银链,链子上挂着一枚造型古朴却精致的银质钥匙扣,上面清晰地刻着两个字——“砚之”。

她将钥匙扣轻轻放在顾砚之摊开的掌心,声音有些沙哑:“这是……我的新公寓钥匙。随时欢迎你……回家。”

那冰凉的金属触感落在掌心,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更带着一丝灼人的温度。

顾砚之看着苏明舒那双蓄满水汽却强忍着不落泪的眼睛,心中某个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了。

他用力握紧了钥匙扣,郑重道:“我一定会回来。”

翌日,云州国际机场。

广播里传来催促登机的提示音。

顾砚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即将起飞的银色巨鸟,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顾砚之接起电话,声音沉稳:“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低沉嗓音,正是X先生的联络人:“X先生希望你能提前抵达纽约,有些事情需要你尽快介入。”

顾砚之瞳孔微缩,随即恢复平静,望向窗外广阔的天空,低声回应:“我准备好了。”

挂断电话,他回头望了一眼空荡荡的候机大厅,再没有那熟悉的身影,耳畔却依稀回荡着她们昨夜的叮嘱与浅笑,林昭雪期盼的眼神,沈清棠冷静的嘱托,还有苏明舒那句“欢迎回家”,像一根根柔软的丝线,缠绕在他的心间。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转身,毅然走向登机口。

与此同时,凤鸣路夜市。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顾砚之的皮具摊位上。

往日这个时间,他或许还在整理货物,或许在为开摊做准备。

但今天,摊位紧闭,门板上贴着一张遒劲有力的字条:“顾砚之暂离,归期未定。感谢陪伴,愿烟火依旧。”

林昭雪第一个来到摊前,她指尖轻柔地抚过那略带粗糙的纸张,仿佛能感受到他书写时的温度。

她吸了吸鼻子,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说,也像是在对空气中的某个人说:“我们会在这里等你,等你回来跳那支舞。”

随后赶到的沈清棠默默站在她身旁,看着字条,目光沉静而坚定,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苏明舒最后出现,她没有看那张字条,只是将那枚刻着“砚之”二字的银质钥匙扣紧紧握在掌心。

掌心的钥匙扣被她握得滚烫,那冰凉的金属触感,此刻却成了最温暖的慰藉。

她抬起头,望向天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那架载着顾砚之飞向远方的飞机。

她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片泛着微光的坚定。

烟火依旧,等君归来。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顾砚之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X先生的人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在出口等他,只是发来一条信息,告知了碰头地点和时间,让他自行前往,并在贵宾休息室等候进一步通知。

这座钢铁森林,用它独有的喧嚣与冰冷迎接了顾砚之的到来。

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纽约的繁华透过玻璃映入眼帘,却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脑海中盘旋的,是X先生那句“提前抵达”、“尽快介入”,以及云州那些未了的牵挂。

就在他思绪纷飞之际,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赫然跳出一条紧急推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