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是谁点燃了第一束光?
夜风裹挟着尘封的气息,吹过航司旧址斑驳的墙壁。
沈清棠看着顾砚之,他站在那台老旧的驾驶舱模拟器前,指尖如同拥有自己的意识,在冰冷的仪表盘上轻轻滑过,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眷恋。
他闭上了眼。
轰鸣!刺耳的警报声!纷乱的呼喊!
三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同被某种神秘力量瞬间激活,在他脑海中炸开!
他看见自己,不,是那个曾经被称为“砚石”的男人,在剧烈颠簸的驾驶舱内,眼神锐利如鹰,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清晰而决绝地发出每一个指令:“右副翼失效,请求紧急迫降!”“检查液压系统!”“所有乘客,低头,抱紧!”
汗水浸湿了额发,心脏在胸腔内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掌控感和……使命感。
“砚之?砚之你怎么了?”沈清棠担忧的声音将他从那片光影交错的记忆碎片中拉回。
顾砚之猛地睁开眼,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残留着一丝尚未褪去的凌厉与茫然。
他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没什么,只是……好像想起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起。”
他自己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看戏,影影绰绰,却又真实得可怕。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律师事务所内,灯火通明。
苏明舒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面前摊开的是一宗匿名举报案的卷宗。
举报人提供的证据链条清晰得令人心惊,每一项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向建筑设计界的新贵——周启文。
伪造建筑版权,操纵网络水军恶意中伤竞争对手,甚至涉嫌商业贿赂。
“周启文这次麻烦大了。”苏明舒的助手小陈感叹道。
苏明舒没有说话,她的目光锁定在举报人提供的一份周启文私人账本的复印件上。
账目繁杂,但有几个名字的出现频率异常之高。
其中一个,赫然是“顾砚之”。
而且,每一笔标注给“顾砚之”的款项后面,都带着一个奇怪的后缀——“封口费”或“精神损失补偿”。
苏明舒的眉头越皱越紧。
顾砚之?
那个在夜市摆摊,因为“砚石”之名无辜卷入风波的年轻人?
他和周启文之间,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
这笔钱,真的是封口费那么简单吗?
直觉告诉她,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几天后,国际巨星林昭雪的全球巡演首站在本市体育馆盛大开启。
绚烂的灯光,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将整个夜晚推向高潮。
顾砚之作为沈清棠硬塞过来的“幕后技术顾问”,安静地待在后台控制区。
他本以为自己只是来凑数的,毕竟他对这些现代舞台设备一窍不通。
然而,就在林昭雪演唱到最部分时,意外发生了!
舞台中央的巨型升降台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异响,随即猛地一沉,卡住了!
灯光瞬间暗了大半,音乐也戛然而止!
“怎么回事!”导演在对讲机里咆哮。
“机械故障!升降台液压系统好像出了问题!”技术人员满头大汗,手忙脚乱。
林昭雪站在半降的升降台上,虽然努力保持镇定,但眼中也闪过一丝慌乱。
现场数万名观众的惊呼声和议论声汇聚成巨大的声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是顾砚之!
他甚至来不及思考,身体的本能已经驱动了他。
他跃上控制台,目光飞速扫过复杂的线路和仪表盘,那些原本陌生的符号和按钮,此刻在他眼中却清晰无比,仿佛他天生就懂得如何操控它们。
“主液压泵压力不足,切换到备用泵!”他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旁边的技术人员都愣住了,这个年轻人是谁?
但他没有时间解释,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翻飞,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断开、连接、重置、启动……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精准无误。
仅仅三分钟!
“嗡——”一声轻响,卡住的升降台缓缓恢复了平稳,灯光重新亮起,音乐再度奏响!
全场先是一滞,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顾砚之默默退回到阴影中,手心微微有些汗湿。
他望着舞台中央,在璀璨灯光下重新焕发光彩的林昭雪,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扬起。
“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他低声呢喃,那是一种久违的,掌控一切、化解危机的成就感,如同沉睡的巨龙,被方才的惊险一幕骤然唤醒。
这场“舞台奇迹”很快便通过现场观众的手机传遍了网络,虽然没人知道那个修复设备的英雄是谁,但顾砚之的名字,却因为另一件事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周启文大概是狗急跳墙了。
在苏明舒的法律团队步步紧逼,他剽窃的证据链日益完整之时,他孤注一掷,在网络上发布了最后一波针对“砚石”的攻击帖,试图将水搅浑,把顾砚之彻底钉死在“冒名顶替者”的耻辱柱上。
然而,他低估了正义的力量,也低估了“砚石”这个名字在某些人心中的分量。
帖子发出不到半小时,一个沉寂已久的匿名设计团队账号突然发声,甩出了一系列周启文当年剽窃“砚石”设计稿的铁证!
包括原始手稿、邮件往来截图、以及周启文修改“砚石”作品署名为己有的过程记录!
每一份证据都如同重磅炸弹,炸得整个网络一片哗然!
“卧槽!惊天大反转!原来周启文才是那个窃贼!”
“我就说‘砚石’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周启文后来的作品根本没有那种灵气!”
“所以,顾砚之才是真正的‘砚石’?他没有冒名顶替?”
舆论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之前攻击顾砚之的言论被淹没在愤怒和震惊的声浪中。
周启文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愤怒的网友们彻底攻陷。
顾砚之的名字,再一次登上了热搜榜首。
但这一次,不再是质疑和谩骂。
有人在热搜下留言:“所以,那个在夜市淡定烤串的摊主,真的是当年惊才绝艳、凭一己之力改变国内建筑设计风向的‘砚石’吗?”
评论区第一条高赞回复,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却被无数人复制粘贴,刷爆了屏幕:“一定是。”
夜色渐深,喧嚣的夜市终于恢复了宁静。
顾砚之收拾好摊位,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
白天的喧嚣似乎与他无关,网络上的风暴也未曾在他心中掀起太多波澜。
他只是顾砚之,一个失忆的夜市摊主。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个略显沙哑,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熟悉感的男声:“砚石,是你吗?”
“砚石”……
这个称呼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插进了顾砚之尘封的记忆之锁,轻轻一拧。
虽然锁依旧锈迹斑斑,纹丝不动,却让他心脏猛地一缩。
他愣住了片刻,脑海中闪过驾驶舱的仪表盘,闪过舞台控制台的复杂线路,闪过那些模糊却又深刻的画面。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艰涩:“我是顾砚之。你是谁?”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似乎在消化他的回答。
良久,对方才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一丝感慨,还有一丝莫名的期待:“欢迎回来。”
“嘟——嘟——”
电话被挂断了。
顾砚之握着手机,站在清冷的路灯下,久久没有动弹。
欢迎回来?回到哪里?
他不知道。
他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身体里,在他灵魂深处,正一点一点地苏醒。
那是一种躁动,一种渴望,一种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汹涌暗流。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顾砚之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眼神迷茫而深邃。
那通电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他看似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他感觉有些头痛,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碎片在飞舞,却抓不住任何一片完整的记忆。
他需要休息,迫切地需要。
回到家中,沈清棠已经睡下。
顾砚之没有开灯,摸黑走到床边,几乎是倒头就睡。
只是,今夜的他,注定无法安眠。
那些被强行压抑的记忆,那些被遗忘的身份,似乎都在蠢蠢欲动,试图冲破牢笼,重见天日。
黑暗中,他紧蹙的眉头,微微颤动的眼睑,以及无意识中紧握的双拳,都在昭示着一场无人知晓的内心风暴,正在他的梦境中激烈上演。
而某种深植于骨髓的习惯,或许,也将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显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