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风起之前最安静的夜晚
夜风微凉,沈清棠握着那张泛黄的照片,指尖的温度似乎想将照片里顾砚之的笑容重新焐热。
飞行制服英挺合身,年轻的他眉眼飞扬,带着一种翱翔天际的骄傲与自信。
与如今眉宇间偶尔流露的迷茫和沉郁相比,判若两人。
她轻轻抚摸照片粗糙的边缘,眼眶控制不住地泛起一层薄红。
顾砚之,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你真正的样子,究竟是怎样的?
就在沈清棠为旧物感伤时,苏明舒带来了新的困扰。
她行色匆匆地找到顾砚之,将一封牛皮纸信封递过去,神色凝重:“砚之哥,这是我在舅舅遗物里找到的,没有署名,但内容……你看一下。”
顾砚之接过信,抽出里面单薄的信纸。
一行刻意改变了笔迹的字映入眼帘:“砚石已死,你何必执着。”
“砚石”?
顾砚之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个称呼,陌生又带着一丝异样的熟悉感,仿佛遥远记忆深处的一粒尘埃被轻轻拂动。
他盯着那行字良久,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带着几分冷峭与不屑:“我还没死,他们就急着宣布我的死亡?”那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久违的凛冽,让苏明舒心头一震。
几日后,林昭雪的电话打了过来,邀请顾砚之去她所在的舞团帮忙调试新剧目的舞台灯光。
沈清棠本想替他婉拒,毕竟他对灯光设计一窍不通,但顾砚之却鬼使神差般答应了。
排练厅内,灯光师正对着复杂的控制台一筹莫展,舞台上的光线显得生硬而缺乏变化。
林昭雪有些抱歉地看向顾砚之:“不好意思啊砚之,本来只是想请你来散散心,没想到他们这边出了点技术问题。”
顾砚之的目光却被控制台上闪烁的按钮和推杆吸引。
他走上前,手指在那些冰冷的金属和塑料上轻轻滑过,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他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随手在操作台上调整了几组参数。
刹那间,奇迹发生了。
舞台上的灯光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原本平铺直叙的光线瞬间变得柔和而富有层次,明暗交错间,勾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感,仿佛能将观众瞬间拉入剧情之中。
灯光师惊得合不拢嘴,他冲上前,激动地抓住顾砚之的手:“顾先生!您……您是怎么做到的?这几组参数的配比,简直是神来之笔!你怎么知道这样调更美?”
顾砚之自己也有些茫然,他摇了摇头,只是轻声道:“不知道,只是感觉……这样是对的。”那种感觉,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仿佛这些操作本就刻印在他的灵魂深处。
与此同时,一场针对“砚石”的舆论风暴正在网络上悄然酝酿。
周启文坐在电脑前,看着手下水军在各大论坛、社交媒体上散布的抹黑言论,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他要让“砚石”这个名字彻底臭掉,让顾砚之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他没得意多久,一则“夜市天才建筑师”的新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网络。
起因是顾砚之陪沈清棠逛夜市时,看到一个公益摊位在为社区筹建儿童活动中心募集设计方案,他一时兴起,借了纸笔,在喧闹的人群中,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张极富创意与人文关怀的设计草图。
那草图被路人拍下上传,其精妙的构思、人性化的细节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瞬间征服了无数网友。
市民们自发呼吁政府采纳该方案,媒体蜂拥而至,将顾砚之誉为“夜市里的天才建筑师”。
这股清流瞬间冲垮了周启文精心构建的污水池,那些抹黑“砚石”的言论在市民对天才建筑师的追捧下,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周启文看着屏幕上铺天盖地的赞誉,气得差点砸了键盘,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失忆的人,怎么还能随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一切的转机,自然也引起了刘医生的注意。
他再次为顾砚之安排了详细的脑部扫描。
当最新的扫描数据与三年前顾砚之车祸后的旧病历对比时,刘医生戴着眼镜的
“这……这怎么可能?”他指着屏幕上两组对比鲜明的大脑活动区域图,声音都有些颤抖。
屏幕上,代表顾砚之大脑活跃区域的光点,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展、连接,其活跃模式与强度,正逐步恢复至事故发生前的巅峰状态!
“这不是普通的神经元再生,也不是简单的功能代偿……”刘医生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他喃喃自语,更像是在对自己进行一场激烈的思维辩论:“这种恢复态势……太主动了,太有目的性了……就好像……就好像是记忆在主动重建它曾经的疆域!”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一旁陪同的沈清棠,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沈小姐,顾先生最近是不是接触到了很多与他过去相关的人或事物?”
沈清棠想到那张飞行员照片,想到顾砚之在灯光台前的从容,想到他信手拈来的设计图,心中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那些零散的碎片,那些不经意间展露的天赋,似乎都在指向一个被遗忘的辉煌过去。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
或许,是时候带他去一个地方了,一个可能藏着他过去的关键,也可能……藏着他们未来的地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