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起,山雾缠绕。
天元宗灵叶峰,位列外门三十六峰之末,名不显、人不多,峰势秀美清雅,山中多生奇草灵木,亦藏一口灵泉,乃为木风灵根弟子修行之地。
今日晨时,灵叶峰外山脚的入峰台前,几十名新晋外门弟子整齐排立。皆是刚由杂役、外院或散修试炼中被录取者,神色中夹着隐约兴奋,也藏着些许紧张。
林烨站在人群末尾,身着灰布新衣,神情一如往常沉静。眼前一切虽是全新,却没有让他心跳加速。反倒是心底有种久别重返“正轨”的归属感。
——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挑水扫地、每日趁夜吐纳的杂役了。
一道身影自空中而落,风裘猎猎,一名面容冷峻的青衣执事踏空而立,目光一扫众人。
“我名柳然,灵叶峰第五外修组执事。”他声音清冷,“你等为本季新入外门弟子,自今日起,便归本组统辖。”
他一挥衣袖,灵光涌动,几十枚玉牌自空中缓缓飞落,正好落入每人手中,玉牌上隐隐铭刻着对应姓名与身份印印。
“接下来的入门流程,你们必须全部参与——灵鉴确认、功法堂登记、任务堂排位、灵房分配、门规认读。”
林烨低头看向手中玉牌,玉面上篆刻着“林烨”二字,微微泛着木绿与淡灰两色流光。他感到一股隐约契合的气息,从玉中缓缓流入掌心,与他体内微弱的灵息隐隐共振。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身份认证。
这是宗门在用特殊法阵与灵纹,记录他体内的灵气结构。
此时,身前不远处传来一阵低声议论。
“你看那谁……灵根都还没稳,还能进灵叶峰?”
“杂役出身的吧?听说是临时提拔,宗门这是缺人缺疯了……”
林烨未动,仿佛未闻。只是将玉牌收起,安静等待下一步流程。
“林烨,到。”
一道清音响起,他走上入峰台中央。
台上矗立着一座人高的青铜柱,柱上镶嵌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灵鉴石,纹路如脉,内嵌符阵,专测灵根之性与构。
执事点头道:“按掌入鉴,凝神吐纳,勿起杂念。”
林烨依言将右掌按上灵鉴石,心神内敛,运转《小周天吐纳术》的起始法门,使灵气沿最自然的经脉路线流动。
片刻后,灵鉴石泛起微光,先是斑斓混杂,继而渐渐凝为三道主色:翠绿、淡青、微红。
执事微蹙眉:“咦?”
“主木辅风……竟还带火性?”
台下弟子瞬间议论四起。
“杂灵根?这不是被定过一次了吗?”“怎么还有火性?不会是错测吧?”
执事却不急下结论,而是指尖凝灵,点向林烨眉心。随着一点灵光触入,林烨丹田微震,灵息再起一轮自检回转。
这一轮测试过后,执事缓缓点头:“确是杂灵根无疑,但木风为主,火性潜伏未显,归为‘三杂偏木’。”
他顿了顿,又补一句:“此等灵根虽修行艰难,但若能稳住火性,也可涉丹道。”
林烨闻言,心头轻轻一震。
——火性可入丹道。
他从未思考过炼丹。但这句话,如晨钟暮鼓般撞入他心海,令他神识深处某种“本能的感应”微微起伏。
灵识似有感应,眉心轻颤,识海泛起波澜。他赶紧敛神,不敢深探,才将躁动压下。
执事看他一眼,道:“可入灵叶第五组,灵根归档完毕。”
林烨行礼退下,步履平稳,神情沉静。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刻,他体内的识海,仿佛感知到了“火”之律动。
不是炽热的火焰,而是温润之灵,如丹炉初温,如药火未燃。
入夜时分,林烨与数名新弟子一同被引至灵叶峰“功法堂”。
这是一座古老石殿,藏于山腹洞窟之内,殿顶镌刻风木丹纹,四壁灵光晃动,无火而明。长案两侧摆满玉简与书册,皆是外门弟子可修功法、术诀、技艺所载录副本。
执事师兄柳然亲自站堂,一身青纹长衫,衣角风浮而不乱。见众人入殿,便冷声道:
“灵叶峰属木风之灵,诸位多为木风双性,亦不乏杂灵偏属者,功法自取,不得争抢。”
他指向主案道:“每人仅可择主修一篇、辅修一术,若日后要更换或添加,需用贡献点兑换。”
话音落地,一众弟子纷纷上前,摩拳擦掌,或观玉简,或闭眼试感。
林烨不急,他沿案缓步浏览,神识轻触每一枚玉简,感应其法意走向。他修行《小周天吐纳术》已久,识海虽浅,却极为敏锐。
他手指划过一枚青玉简,忽然眉头微动。
【《木脉常生诀》】:以木性养体,吐纳生机,主调理体脉、延缓灵损,适用于灵根杂驳者打基础。
他默默记下,继续向前。
数步之外,一枚温润玉简悄然泛红,似有微火萦绕。他本欲略过,却忽觉识海微颤,竟主动生出一缕“靠近之感”。
林烨伸手拿起那枚赤玉简,火气扑面,却不灼人。
【《引火诀·初篇》】:引丹室之火,以神识控温,融火炼药,主用于基础丹术火候掌控。
——竟是炼丹术基础引火法!
他心头一跳。
原本他从未考虑“术法炼丹”这类支线法门,毕竟身为外门新弟子,许多基础都未站稳。但识海中那股感应,却如涓涓灵流,缓缓汇聚在他脑海。
他回忆起今晨灵根确认时,执事所言:“火性可入丹道。”
如今这《引火诀》竟能被识海主动感知——若非与他气性相合,又怎会生出如此默契?
他凝视玉简片刻,抬头望向高台执事,道:
“弟子请求,主修《木脉常生诀》,辅修《引火诀·初篇》。”
执事闻言一挑眉:“你是……那位杂灵偏木?居然选了引火诀?”
林烨恭敬道:“弟子体内火性虽微,却似有应感。愿试一试,以丹火磨识,以术稳魂。”
此言一出,殿中有些窃笑。
“他不会真想炼丹吧?”“杂灵杂性,还想控火?不怕走火自焚?”
柳然却不语,只盯了林烨一眼,忽然点头:“有意思。此术需灵识先天敏锐者方可修,你若走得下去……倒也未尝不可。”
灵简二枚落入他手中。
林烨将玉简轻贴眉心,识海轻触,一缕缕法意徐徐灌入——他只觉一阵清风穿心,一缕暖火绕骨,那《引火诀》之中,竟隐隐可与《小周天吐纳术》某段脉法产生微妙呼应。
仿佛……不是初见。
他收起玉简,向执事行礼,默然退下。
翌日清晨,晨雾未散,灵叶峰东侧山道寂静清寒。林烨换好宗门制式外门衣,按图索径,独自前往“任务殿”。
这座石制大殿依山而建,门匾古朴,三字“任务殿”以力透石骨之势刻入其中,灵光流转,显然刻过灵阵保护。殿外已有十数名弟子进出,气息参差不齐,或炼气四重、或五重,个个目光精明、脚步匆匆。
林烨踏入其中,顿时被一股扑面的“实用气息”环绕——殿中无金玉雕饰,唯有一排排灵简、玉屏、木案,几名执事穿梭其间,正引导弟子取任务、报成绩、兑奖励。
“新人?”一名执事扫了他一眼。
“是。”
林烨递出身份玉牌,那人指了指右侧一道石墙:“新人初入,贡献值为零,限领取‘入门等阶任务’,每次完成记一分,达到十点方可晋升初级弟子。”
林烨走到石墙前,数十条浮光灵条悬于墙面,缓慢流转。
他目光扫过:
【清扫灵兽栏·灵叶峰后圈】【耗时:2时辰】【危险:无】【贡献:1点】
【搬运灵土至炼丹房】【耗时:半日】【危险:轻】【贡献:1点】
【外门执事杂使——文书抄录】【耗时:整日】【危险:无】【贡献:2点】
【灵草筛选助手·丹坊】【耗时:4时辰】【危险:无】【贡献:1点】【备注:火属灵根者优先】
他目光一顿,落在那最后一条任务上。
——“丹坊助理”。
正是他昨日于功法堂所选择的《引火诀》所倾向之方向。
林烨伸手点选,灵牌与任务玉简接触瞬间,一道浅金色印痕在他牌面刻下:任务【激活中】。
执事接过玉简,随手一弹,一缕灵光射入玉简之中,道:“此任务不需结队,自前往丹坊东侧灵草室报到即可。”
林烨轻轻点头,刚欲离去,忽听身旁一道声音响起:
“哟,还真有人选‘丹坊助理’?新来的不懂规矩吧?”
回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穿青纹外衣、剑眉斜睨的青年斜倚石柱,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他身后数名弟子低声笑着,不时朝林烨这边瞥一眼。
“那个任务又脏又累不说,还动火气,没火灵根的进去只能被炉火呛成狗。前月有个双木灵根的学得头昏脑胀,被赶出去了。”
林烨神情未动:“我愿接。”
那人一愣,随即耸肩:“随你便。”
林烨转身而去,脚步不快,却坚定沉稳。
而就在他离去后,那青年身后有人低声问:“这个林烨……是不是新近分到咱们第五组的?”
“杂灵根一枚,听说昨日灵鉴还被柳然执事小看一眼。啧,这种人,撑不过三个月。”
“反正咱们做任务抢先,他只能捡剩下的。”
……
林烨自然听得见这些。
但他从不多言,亦不多看。
他心中清楚,自己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也没有所谓“出身”可倚靠。他唯一能倚仗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往上爬。
——而丹坊,或许正是他识海与火性结合之后,能走出的第一条“非战系”之路。
他抬头望天,山雾已散,清光照耀而下,映得远处的丹房青瓦生辉。
他默默自语:“从这里开始也好。火,我愿亲手驯之。”
夜已深,灵叶峰腰的弟子居所一片寂静。
林烨提着一小袋灵草残叶,缓步返回分配给他的那间简屋。房门一开,木屋内仍是简陋如初,只有一榻、一桌、一盏微光石灯。他放下布袋,默默坐于榻前,静气凝神。
今日诸事纷繁。
入峰、测灵、选法、领任务、引火、控温……
尤其那一刻火焰受控,他感知到识海之中有一圈圈灵息如涟漪扩散开来,仿佛整个“丹火”都在他的意念下轻轻波动。
那并非“术法的掌控”,而是“意识的贴近”。
他的灵识——似乎天生就适合这种精细的、缓慢的、需要极度感知力的“火焰调控”。
若真如张执事所说,这是一种“天赋”。
他轻吐一口气,取出随身玉简,默默记录今日所见所感,特别是引火诀运转时识海波动的位置、温度与灵息节奏。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响起轻微的脚步声。
“林烨,在吗?”
是柳然师兄的声音。
林烨起身开门,只见柳然执事披着外门短袍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枚紫红色的玉瓶。
“张执事让我带来这个,是今日你控火时意外烧成的那点残丹。”他随手将瓶递给林烨,“虽未成丹形,却凝出丹息,有一丝火属性感应。”
林烨接过,轻轻一嗅,一股极淡的药香中隐有一缕温热之气游入体内,竟使他识海微震,仿佛温泉洗涤一般。
柳然看着他,语气复杂道:“你选引火诀的时候,我以为你只是心高气傲,想走些旁门。”
“但现在看来……”他顿了顿,眼神微凝,“也许你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林烨抬头,目光清澈:“弟子不敢妄言,但若灵识能驭火,弟子愿一试。”
柳然沉默一瞬,忽道:“你可知,灵识控火极耗神魂之力,极易损识海,一旦控制不稳,极易焚识成废?”
林烨轻轻点头:“知。”
“那你还愿修炼此道?”
林烨道:“世人皆修剑法御敌、术法夺命,而弟子资质驳杂,若不另辟蹊径,终是沉泥。”
“若以识御火,炼己、炼心、炼丹……虽难,亦行。”
柳然神情终于松动:“……我会替你在张执事那边留个言,你若有余力,可于任务之外协助丹坊,他不拒你。”
“不过,”他语气一顿,眼神一沉,“你要明白,炼丹一道,并非你一个外门新弟子能轻易触碰的资源之流。”
“很多人,会嫉恨你。”
林烨点头:“弟子明白。”
柳然盯着他几息,终是转身离去,留下一句低语:
“那你就走给他们看。”
门扉合上。
林烨在桌前坐下,点燃灵光灯,闭目凝思。
他再次缓缓运转《引火诀》,用识海中的那缕“丹火残意”进行微观调息。
火未升,心先炼。
而他的灵识,正悄然在“火”与“意”之间,生根、发芽。
他心中已有选择——在这个看似被天赋压死的世界里,他要以灵识为舟,以火为桨,从最底层渡到巅峰。
就算再慢、再难,也要一寸寸炼出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