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翱翔天际(二)

换源:

  宽阔的停机坪上整齐地停放着一排排教练机,它们宛如一只只庞大而神秘的神鸟,静静地伫立着,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严气息。这些战机的机身线条流畅优美,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又似艺术大师的精心雕琢。每一道曲线都恰到好处,既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又彰显出高科技机械的独特魅力。

当阳光洒落在机身上时,那一道道冷冽的光芒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只属于金属和机械的冰冷质感,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站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人们不禁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和创造力的无穷无尽。

平日里,我们从天空中俯瞰这些飞机时,它们显得如此渺小。然而,当它们真正停放在机场上时,其雄伟高大的身躯却如同一幢幢巍峨的楼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近距离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飞行编队的各飞行员走出飞机,在飞机前排列成一排,紧接着只见一个军官模样的飞行员走到前面,紧接着一堆口令从飞行员军官口中发出

李远征和张文等人快步走到飞行员面前,张叔平在旁边如数家珍的介绍着:“这是美国空军退役的霍华德上校……这是约翰……”

紧接着,一位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军官模样的飞行员快步跑到字保中前,毕恭毕敬地举起一个标准的军礼,用流利的英文说道:“报告长官,原第七航空上校霍华德向你报到,队伍集结完毕,请长官训话。”“勇士们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稍息。”李远征顿了顿,心中赶忙打好腹稿,犹如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不慌不忙。

“你们好样的!你们出色地完成了从腾冲到官窑坝的飞行任务。你们从遥远的美国来到我们果敢,即将开始全新的生活。在这里,你们将面临新的任务与挑战,但我坚信你们定能胜任。来自美国的英勇战士们啊,你们在此奠定了果敢空军的基石,你们将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荣耀。试问一下,属于你们的荣耀,你们是否能够做到极致?是否能够将自由的美利坚精神在远东大地上发扬光大呢?”李远征激昂地喊道。

“能!”这次回答是用略显生疏的华语发出的,但声音整齐而有力。“太棒了,我亲爱的勇士们!胜利必将属于伟大的美利坚战士,属于伟大的果敢航空大队!自由与民主必定会在远东大地蓬勃发展!”李远征全情投入地发表着演讲,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一时口误。

这一日就在迎接教练机大队到来中过去了。随着飞机和教练的到来,李远征必须将空中力量的发展规划提上日程。

首先要有人,今天随飞机过来的飞行员仅仅只有80人,加上正在赶路中的20人加起来也只有寥寥一百五十人,还是花了大价钱招募的。

这对信奉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的李远征来说远远不够的,穿越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在经历这三个月的发展越发严重了,做梦都恨不得像傻老美那样先来一通狂轰乱炸。李远征的规划中至少需要小一万人以上的飞行员队伍,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远东大地上制空权争夺中有一争之力。

其次要有飞机,没有飞机,哪怕有再多的飞行员,也只能派上战场拿起41式步枪和敌人拼刺刀。

那就只能靠仿造了,反正德国人二战时期的飞机资料也都还在李远征脑袋里,至于一些实在造不出的核心部件就先从美国人处购买。

接下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关于组建空中力量的问题。空军的建设迫在眉睫,必须首先搭建起基本框架。李远征计划从全果敢两百多万人口中挑选出一批各方面指标都符合要求的人员,优先组建飞行大队。在此基础上,依靠现有的150架飞机和150多名飞行员,建立一所航空学校。初步预计,学员人数将在2000人左右,如果招募人数不足,可以前往滇省招募学生飞行员。同时,还需要组建航空教导大队,大队长则由陆军一营营长周建安担任,而原来的一营副陈龙则被提拔为新的一营营长。

凭借这150架教练飞机和果敢自行生产的飞机,李远征相信,在两年内定能培养出一支3000人的飞行员队伍,然后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他坚信,终有一日自己定能培养出一支拥有几十万之众的飞行员大军。这支全新的飞行队伍将不再隶属于陆军,而是属于空军。其下设若干个师以及一个航校,一师三旅,旅下面不设团,一个航空旅由若干飞行大队和相应的地勤保障大队、雷达大队、汽车大队构成,一个飞行大队由两个飞行中队组成,而这一次所购战机恰好能装备一个飞行中队。东风已至,发展区必将借助此次东风,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

三天之后,飞机组装厂和生产线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调试工作。幸运的是,李远征早已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并提前让李欲隆成立了航空部门。李欲隆不负所望,成功地担任起了果敢地区航空部门的负责人一职。他凭借着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广泛的人脉关系,招揽了众多顶尖的航空航天人才。

在这段时间里,李远征更是日夜操劳、通宵达旦,默默地默写着美国F6F地狱猫战斗机和日本零式战斗机的详细资料以及设计图纸。这些珍贵的数据,成为了制造原型机的关键所在。在大量工人和航空专家们的辛勤努力下,一架架崭新的原型机终于展现在人们眼前。

接下来,从请来的美国飞行员对这些原型机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他们以专业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瑕疵。经过数轮紧张而又刺激的试飞后,这些原型机顺利通过了考验,可以正式投入量产阶段。这个好消息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同时也标志着果敢地区在航空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之所以选择这两款战斗机,原因无他,远东战场上目前的唯一敌人只有鬼子而已。至于参与测试的这帮美国飞行员教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果敢为妙。有多少情报人员在悄悄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可不是李远征该考虑的事情。要是张叔平连这点都想不到,那他也不配当特务头子了。至于鬼子和美国佬的情报人员,就让他们抓狂去吧,没准还会对自己人来一波物理超度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