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教导队

换源:

  虽然说目前果敢有四个师的部队,而且武器装备看上去也还不错,但李远征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支部队其实就是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空架子而已。要知道,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绝对离不开对基层干部的悉心培养。只有当这些基层干部真正成熟起来,整个军队才能够得以健康成长。而在所有基层干部当中,排长和连长等基层作战单位更是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直接负责指挥一线士兵,所以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对于果敢来说,要想让这支新成立的军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之师,就必须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果敢军队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因此,李远征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模仿国军的模式来组建教导队。他深知教导队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于是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计划。首先,教导队的兵员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将直接从新兵中选拔录用,这些新兵将通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潜力和能力;另一部分则将从现有的四个师中精选出来,尤其是四个师中的副职人员都将被挑选进入教导队。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也能保证教导队的素质和水平。

接着,李远征还要求司令部组建一个补充团。这个补充团的作用非常关键,它只需要保留基本的骨架结构即可,但却要承担起对新兵的训练任务。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新兵们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战斗能力,并随时准备好补充到四个主力师中去。当主力师遭遇战损时,补充团就能及时提供增援力量,保持战斗力的稳定。这种安排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效率,让整个部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教导队的建设,所谓教导队不如说是军官培训学校,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对一支部队来说尤为重要。在各种战争中,由于受到无法预知的各种细微情况影响,一切都推进的不够理想,以至于远远达不到原定作战目标。这种情况下唯有钢铁般的坚韧意志才能粉碎各种障碍、克服阻力,而这恰恰只有经验丰富的军官才能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上,都恰当地做出决定和进行处理。

德国的奥托·冯·施蒂尔普纳格尔等人编写的《作战指挥》一书中,对指挥官应具备的特质有着明确阐述:“指挥一支军队及其下属军队,需要指挥官拥有清晰的视野,以及极具远见的判断力,以便于其做出独立且果断的决定,并坚定不移地、积极地予以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军官既要是领导者,也要是教育者。他不但要了解部下,充满正义感,还要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尚的品德、严格的自律和丰沛的勇气获得赞誉。”

在李远征看来,一支部队永远不会因为太过强大而难以取得胜利,所以每个指挥官的任务便是在一场战役中保证将人数优势最大化。然而,非常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却会带来灾难,因为食宿问题和给养问题都将成为难以回避的难题。

将来大量的部队将会分成几个不同的野战军,然后沿着不同的进军路线前往战场,再聚集在一起,和敌军决战,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但战场形势变化多端,这就让指挥大量部队的高级指挥官很难对他的下属部队都做出有效的命令,这种情况下,指挥部只能在宏观上进行任务式指挥和控制,需要充分给下面将领放权,而且还不能瞎指挥瞎干涉。毕竟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微操误事”。

在不干涉指挥官具体指挥的情况下,上级指挥部将目的指向的具体任务交给部队指挥官和其他指挥官,他们则需要在整体的规划内将其完成。这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指挥官们在行动的时候能够对不可见的事情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对指挥官的素质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教导队在某些程度上打开了下层军官的晋升渠道,使得有能力的士兵可以在接受培训或者取得战功之后快速晋升,激励军官的作战热情,同时还要克服军队中存在的排除异己现象。教导队的目标,就是让军队内部充满具备良好的军事素养和足够的知识储备且正直的爱国军官,这样他们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激励跟他们在一起的士兵。

只有用这种严苛的教育来保证部队指挥官的素质,同时将任务式指挥这一思想,深深地烙刻在军官的灵魂之中,变成他们做出军事指挥的基准之一。这一灵活的指挥方式,不仅赋予了基层指挥官可以灵活作战的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进攻性。只有将领以及底层军官普遍攻击欲望极强,才可以在战术层面取得优势,对整个战略层面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有效避免类似校长在碾庄所犯下的那种“优势在我”的低级错误。

同时,教导队还将开设艺术课程,官兵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艺术进行选修包括但不局限于美术、音乐、雕刻、书法等。在李远征看来,战争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除了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坚强的意志,每一位指挥官的战争表现都与他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谐密切相关的。只有最富于想象力的基层将领,才能导演出杰出的战争。

教导营的官兵选拔工作由李远征亲自挂帅,他将全程参与其中。不仅如此,在随后的训练和授课阶段,李远征也决定亲自参与。此外,除了字保中这位经验丰富的讲师外,四位师长以及战斗部队的基层连排长们都将客串成为讲师。这种多元化的师资力量将为学员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教导营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参谋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中的各种因素,并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在战术方面,教导营将针对不同国家的特点和作战风格,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打法。为此,李远征特别组建了一个由具有留学背景的军校毕业生组成的团体。这些留学生们对国际军事形势有着深入了解,可以为教导营提供更多元化的战术思路。在训练过程中,这个团体将与其他学员一起进行不断的对抗演练,以验证和完善各种战术方案。这样一来,教导营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敌人,实现对敌人的有效打击。

任务式指挥加上高素质的军官团队,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在一段时间内将构成发展区战时指挥的精髓与核心支撑。纵使资源、人口、战略纵深、战时工业体系都可以说极其落后,但一流的基层军官将是发展区的一个王炸,一旦爆发战争,这20000多名学员将成为九百多支队伍的指挥官,可以说只要抓好教导队今后扩充军队将变得极为容易。

李远征希望通过教导队的培养,打造出一支精英军官团队。他不仅注重军事素质的提升,还强调艺术修养的培养。在他的亲自带领下,教导队的学员们将接受全面的训练和教育。未来,这些学员将成为对付罗圈腿矮子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决策和指挥将影响着战争的胜负。李远征深信,只要坚持这样的培养模式,果敢必将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在战争中吃下更多的地盘提供保障。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