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上抗日(一)

换源:

  公元1942年十月九日前第二次星城会战结束,我方对敌情判断过于主观,友军之间缺乏必要的协同,部队运动因迟缓而错失战机是此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也给予罗圈矮子重创,击毙罗圈矮子三万左右。

虽然以结束一个多月,但是来自后世的李远征知道第三次会战即将开始,这一次只要全歼第三次会战的罗圈腿矮子,老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援助,也算是让列强看到老家的重要性,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盟友实力不够。

受果敢土司李远征委托,十一月十五日侨居仰光城的胡纹虎先生亦于仰光发表讲话,动员南洋侨民投身抵抗侵略的大业。十一月十八日不列颠籍爱国华裔张叔平通电南洋,组建南洋侨民军归国抗倭。而胡先生也不是光说不做,开始为南洋侨民军筹集资金。

是的,张叔平这厮花钱买了一个英国爵士的身份,也成功入籍不列颠。

胡先生的讲话犹如一把火炬,点燃了南洋侨民心中的爱国热情,他们纷纷响应,投身抵抗侵略的大业。张叔平的通电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南洋的天空,缅甸侨民军迅速组建,准备归国抗倭。而胡先生也不是光说不做,他如同一位勤劳的蜜蜂,开始为南洋侨民军筹集资金,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仅仅过了一天,就有一万五千名多爱国侨民投身于归国大业,同时,缅甸侨民军向果敢购买物资,在征求了仰光史密斯勋爵的意见后,果敢决定向南洋侨民军出售物资,同时果敢通电全球,表示是不列颠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国家和组织危害果敢的安全就是对不列颠帝国的蔑视。

这一通操作下来看起来有些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然而事实上,果敢虽然是个听调不听宣的小军阀,可是呢,果敢毕竟挂着不列颠帝国的牌子,名义上的果敢那可是不列颠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呢,果敢虽然挂着不列颠帝国的牌子,但是实际上却是个听调不听宣的小军阀。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在这个多事之秋,仰光的斯密斯勋爵自然乐意看到这一幕的,虽然这厮可没少拿果敢的好处,但他也不是笨蛋,对盘踞在果敢的李远征所部可没少防范。

从英国的情报部门获知,斯密斯这厮已经知道藏在果敢的两万军队,似乎已经有尾大不掉的迹象。

正准备找借口削弱果敢呢?一看李远征这厮也上道,加上远东的局势,这时候能罗圈腿矮子添堵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这下好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去了老家抗日,自然也就没有不可控的概念了,毕竟英国人就喜欢拉一派打一派这事。

在土著之间保求平衡才是他们玩的主要戏码。

所以斯密斯勋爵,这厮也笑道“看来中国人还是深谙杯酒释兵权这套的,不愧是来自老家的。”

也不是非得用不列颠帝国的名头,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有着不列颠帝国的名头,办很多事情都可以省很多功夫。

第一个方面,这样一个申明可以让老家一些有其他想法的家伙杜绝掉一些对缅甸侨民军不该有的想法,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斩断了他们的念头。对缅甸侨民军的渗透和争取也会相应减少一部分,就像一场暴风雨过后,一切都变得清新而宁静。同时也将南洋侨民军从各种派系斗争中摘了出来,就像一颗明珠从泥潭中脱颖而出,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避免参与果脯内部的斗争,任何一支对缅甸侨民军有想法的武装都会考虑其背后代表的不列颠帝国,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让人望而生畏。绝大部分也是李远征对微操的不放心,毕竟微操可没少干吞并其他部队的戏码,就像一头贪婪的狼,吞噬着一切。也怕微操消耗自己好不容易打造军队,就像一阵狂风,摧毁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老家的各种杂牌部队,不是微操消耗殆尽就是吞并,就像一场无情的战争,吞噬着一切。

第二个方面,果敢虽然属于不列颠,可是在文化和习俗方面,却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和老家同根同源。碍于不列颠帝国现在正在和老家制定公共防御条约,为了保证这一历史事件不会改变,微操不得不做出妥协。毕竟英国人也不希望微操派人到其殖民地搞事情。

还有一点,要通过这个方式向不列颠人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果敢的绝大部分人还是一群外来者,而他现在所掌握的力量也是来自于不列颠人的支持。因此,他需要不断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忠诚和能力,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可以让更多的不列颠人了解到他的存在和价值。此外,这种行为还可以提高他在不列颠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更好地推动他的事业发展。所以说,多念叨几遍灌耳音,不仅可以让不列颠本土的民众们听到他对发展区表忠心,更能提升他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好感度,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他就能够顺利地开展各种事务了。

十一月二十日,天还没亮,缅甸侨民军就已经在果敢集结完毕。他们将搭乘卡车从这里出发开始北上。这支一万五千多人的庞大队伍,将会先乘坐火车到达芒市,然后稍作休整后继续前进,最终抵达星城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这支即将奔赴战场的缅甸侨民军来说,作为大后方的果敢必须要确保他们的后勤补给得到保障。虽然军粮可以通过当地的渠道来筹措,但弹药、枪支、药品等重要物资却成了一个难题。由于老家的储备量有限,难以满足这支装备精良的武装力量的需求。此外,坦克和装甲车所需的汽油和零部件老家更是无法供应,因为果敢本身的储备也相当有限。

面对这一困境,果敢只能源源不断的把所需要的物资运到前线。一旦物资告急,他们需要尽快与根据地建立联系,才能有效地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以确保这支侨民军能够顺利地投入战斗。同时,他们也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合理分配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以应对这场艰苦的战争挑战。

果敢必须一路走一路设置物资运输点,在今后几年的斗争中这条设满物资补给点的通道,将会是果敢向这支军队源源不断输送补给的生命线,也是老家逃难移民向果敢方向行进的一个个救济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