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省委再次会议!赵立春高举改革大旗!

换源:

  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璀璨的光芒,将视频会议室照得如同白昼。

屏幕上,内阁高层领导们的面容严肃而专注。

他们刚刚听取了汉东省省长赵立春关于深化改革的汇报。

气氛有些凝重,毕竟,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触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省长,你的文章我们都认真研读过了。其中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很有见地。”一位领导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另一位领导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赵立春微微颔首,他知道,这些领导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

“各位领导的担忧,我深有体会。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以及坚定的决心。”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赵立春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共同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我认为,重点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我们要通过改革,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而不是躺在国家的怀抱里睡大觉。”

“……”

赵立春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

他不仅阐述了自己的改革理念,还结合汉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这都得益于他平日里对改革的深入思考,以及与儿子苏白的交流。

苏白提供的那些文件,如同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对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刻。

可以说,没有苏白,就没有今天赵立春的回答。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

高层领导们都在认真倾听,仔细思考。

他们被赵立春的改革思路所吸引,也被他的坚定决心所感染。

良久,一位领导开口说道:

“赵立春同志的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很有可取之处。他的改革思路,也很有前瞻性。”

“是啊,看来汉东省的改革开放工作,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另一位领导附和道。

赵立春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高层领导们的认可。

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汉东省的改革开放工作做好,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看来,我有一个好儿子啊!”

赵立春在心里默默感叹,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京州市,汉东省委。

省委常委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省委书记钟正国面色阴沉,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他刚刚听取了关于汉东日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的汇报,心中十分不满。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赵立春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另一篇则是对赵立春文章的评论。

这两篇文章,在汉东省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钟正国的强烈关注。

“同志们,对于这两篇文章,你们有什么看法?”

钟正国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

在座的常委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深知,这个时候发表看法,就是在站队。

而站队,往往意味着风险和机遇并存。

梁群峰,省委副书记,也是钟正国的心腹。

他早就得到了钟正国的授意,要借此机会,打压一下赵立春的锐气。

于是,他率先发难,语气尖锐地说道:

“赵省长的文章,我认为,过于理想化,脱离了汉东省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改革,应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汉东省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复杂,如果贸然推进大规模的改革,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梁群峰的话,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

他们纷纷附和,表示赞同梁群峰的观点。

“梁书记说得对,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考虑到汉东省的实际情况。”

“我们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要以稳定为前提,确保社会和谐。”

“……”

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对赵立春文章的质疑和批评。

赵立春坐在那里,面色平静,目光坚定。

他知道,梁群峰的这些话,不过是钟正国借刀杀人而已。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钟正国。

但是,赵立春并不惧怕。

他坚信,改革是正确的方向,是汉东省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位同志,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是,我认为,改革开放是时代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挑战,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赵立春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

“汉东省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我们不进行深刻的改革,就很难实现新的突破。”

“我承认,改革会有风险,会有阵痛。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害怕风险,就畏缩不前,那么,汉东省就永远没有希望。”

赵立春的话,掷地有声,震耳发聩。

一些原本支持梁群峰的人,也开始动摇了。

他们被赵立春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开始重新思考改革的问题。

然而,赵立春的支持者,毕竟是少数。

他们的声音,在梁群峰及其支持者的强大攻势下,显得有些微弱。

赵立春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才能扭转局面。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赵立春突然提高了声音,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如果三年内,汉东省的经济发展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我将主动辞去汉东省省长职务!”

赵立春的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会议室。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赵立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没想到,赵立春竟然会如此决绝,如此有魄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