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不坏努努嘴示意他向大门看去,唐远志没懂他打的哑谜。汤不坏自顾抱怨道“装什么气派,大半夜的还这么多人看门”,说完这才回头对唐远志道:“金冠就在那牌匾后面,你去把它取回来吧!”
唐远志没好气地问道:“为什么是我去!”
汤不坏满脸认真地说道:“你的轻功好啊,能者多劳嘛!”
知道他是故意推脱,可唐远志又不想夜长梦多以免旁生枝节因此也就不想和他争论,说了句:“你可真够懒的!”
随后紧了紧衣袖,将长袍的下摆连同那块半月形的金镶玉挂佩都束到了腰带下面,然后动身从树影后面绕到了山庄的西头离了那些值岗家丁的视线之外,然后足上发力浑身真气流转,跃至半空随即使出鹰飞拂雪,整个人像是突然弹射出去一般向山庄门口飞去。
那些家丁只是寻常武夫,直等到唐远志到了他们头顶并已看到有个麻布包袱正搁在匾上的时候这才感觉出异样,可没等他们抬起头看清是什么物事,唐远志已然取下包裹同时落到他们头上脚尖连点八次,几名家丁便闷无声息地瘫倒在地昏死过去。
汤不坏笑嘻嘻地等唐远志回来之后伸手将那包袱接了过去,打开之后一瞧其中果然是金冠犹自熠熠生辉二人放下了心,连忙重又系好绑负在背上这才上马离去。
与此同时山庄东侧的院墙外,蒙上黑巾的李正附耳听了听里面一片寂静,乘着一片云彩正好遮住了月光,他也脚尖一点翻进了墙内。蹲下来等了一会并无动静之后,李正辨明了方向正巧看到不远处有一间屋亮着灯,于是他蹑足前行悄悄到了近前,远远地隐约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他见四周并无能隐藏的地方索性屏息纵到了房顶。
屋中的人并没有听到声响,等李正听了一会这才放心,原来屋里的人正在喝酒,听他们说话的口气能听出来都已经喝了不少。轻轻地揭起两片瓦,拨开垄草一看果不出所料,只见三个壮年汉子正打着赤脖坐在一张桌前举着杯子在边说边喝。
环顾四周风静夜沉,估计并无危险的李正压低了身子附耳先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这一听就听到了最熟悉的三个字“唐远志”。
屋里三人正是方远和于栋海、徐才善。本身他们一起的还有茅山剑痴李化鹏,可这个剑痴人如其名,除了痴心于剑术之外对其它一切都不感兴趣,平素也是沉默寡言不喜交际,是而像这种半夜喝大酒的事情便只有这三人在场了。
而他们因为一直跟着南极天师追随冯二公子,从当初的姑苏城到后来的淮安府,再到前两日唐远志来的一切经过都亲身能与了,此番喝着酒闲聊的话题也基本就围绕着冯二公子、砣矶岛和金冠以及后来几人左右争论的唐远志、雪山派。
他们喝了酒所以话说得多少有些重复,但这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几乎把近来围绕着冯二公子和唐远志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说得清清楚楚,因此李正在屋顶也听得明白。等他听说冯照汉父子已经基本断定唐远志就是雪山派的传人之后,李正心说看来自己最担忧的事情还是成了真。一边盘算该如何回去复命一边又听了一会,最后才知道他来晚了,原来唐远志今日一早便已离开太原。
离了漫湖山庄,李正又摸回城内,回到客店睡了一觉之后索性第二日清早就收拾好干净取马回西宁去了,至于该如何回禀杨曜中他一时也没有答案,心道反正回程的路还远着干脆就留在路上慢慢想吧,反正无论如何既然唐远志真的是晸永和杨曜中要找的人,那我则情愿脱下军甲离开行伍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将他出卖的。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四月天的杭州城外早已是碧草映云霞、暖风撩青山,这个充满诗书画意的地方无处不给人一种布满眼帘的秀丽多姿。而杭州城最美的影色则定然是西子湖莫属了,有诗云“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跟着如梭的游人到了西湖边的唐远志、汤不坏二人也都被湖边的桃柳白堤、远处的烟岗婆娑给吸引住了。
离开太原之后二人身携金冠不敢张扬,为了躲过觊觎宝物的各方势力免生不测,在唐远志的坚持下二人是晓行夜宿、多走小路。除了在嵩山以北的九龙潭路遇一伙假扮成少林寺僧人的山贼之外倒也平安。这一日二人终于来到了杭州府,没等进城就远远地看到很多人成群结队地向着什么地方行去,热衷于凑热闹的汤不坏自然不愿错过。原来今日正值西湖边有赶场的庙会,二人索性也就下得马来挤进人群游玩起来。
“唐少侠,你能借我点银子不?”汤不坏突然向唐远志要钱。
唐远志闻言瞟了身边的汤不坏揶揄道:“怎么这庙会上还有赌局不成?”
汤不坏也不悉他的讥讽,而是指着行来过往的游人说道:“你看看这里的人全都是…有个词怎么说来着的,对了,衣裳楚楚的。就连你不也是像样的袍子吗。你再看我…”说罢抬起裤腿上破了个洞的左腿,接着又换右腿抬起来,这一看唐远志也乐了,说道:“你这裤腿什么时候少了半截?”
汤不坏收回腿,伸手说道:“赶快借我银子,我要买衣裳穿!”
唐远志头都没回,斩钉截铁地说了句:“没钱!”
汤不坏赶忙跟了上去,边走边嚷嚷道:“怎么没钱了,你的钱呢。原来你这般小气,凭什么你自己穿得衣裳楚楚…”
“那叫衣冠楚楚!”唐远志纠正道。
汤不坏不管这些,接着嚷道:“那凭啥你们都衣冠楚楚,反正我也得穿件好衣裳!”
唐远志侧回头问道:“给你好衣服你能穿多久,要不了几天又成现在这般模样了!“
“你看这莫多的人都朝我看,我穿成这样可真是丢了人了!”这句话汤不坏说得声音不大,唐远志听见之后心中一乐,问道:“今天太阳是从哪边出来的,汤少侠竟也会有感到丢人的时候了!”
可无论再如何央求,唐远志就是不答应借银子出来,汤不坏气得也便不要了,同时甩开膀子不再和唐远志一起走了,自己一个人东窜窜西看看。可没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谄谀地又说道:“唐少侠,不,唐大侠,衣服我就不要了,可是你看这些公子哥一个个都挂着玉佩、吊坠什么的。”说罢低头向唐远志腰间的那半片坠子看了看。
唐远志下意识地将坠子攥了起来,问道:“你要干嘛?”
汤不坏伸手就要拽,还说道:“你说干嘛,你那破玉佩给我挂着,好歹也得有点行头啊!”
就这样他几是生生将玉佩抢了过来,唐远志心道只要不让他白白浪费新衣服,玉佩给他挂着也无妨。而这边汤不坏心满意足地将玉佩的吊绳缠到腰里之后便再不理唐远志,又自顾走开了。
这时唐远志看到一旁有个摊子前挤满了人,他便也凑上去看了看,原来里面是一个老头在捏泥人。只见他双手并用,指间如飞,很快便将一个栩栩如生的孙猴子捏好递给了一个小孩,旁边的人看到这么唯妙唯俏糖人都不住地喝彩。又有人指了个小财童的画像让他给捏,唐远志便也就饶有兴致地等着想看看成品。
汤不坏这边看看那边看看,一转身发现唐远志没了影子,他也没等,心道反正沿着这岸边走到头定然是能等到他的。正当他想找点新鲜买卖看看的时候,耳里听到前面好像有人在喊着“大””“小”,再一看果然前头不远处的地上围了好些个人,不用看汤不坏就知道是赌骰子的。
他哪会不喜欢这个,三两步抢到前去挤进人群,一看地上铺了一张麻布,上面写着“天、地、大、小”等,每个字的旁边都有人押了些碎银子。坐庄的人正举着两个碗在摇着,下注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庄家手里的碗,抿着嘴等着骰盅落地自己能赢。
开了几轮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前面好几个输了银子的人垂头丧气地起身离开。这样一来原先站在中间的汤不坏就被慢慢地挤到了最前头。庄家又喊道:“各位抓紧下注了,风水轮流转,今日这风头可说不准保哪位就发了大财!”
不一会那麻布摊上又有人扔了些银子押了注,可庄家还嫌不够便又吆喝开了。汤不坏真想也押一把,因为几次他在心里都猜对了。就在他心里着急没有银子的时候,就感觉胳膊被人推了一把,只见一个足比他高了一个脑袋的光头大胖子挤开人群到了汤不坏身边,想蹲下又觉得地方不够,这才又要将汤不坏推到一边去,不仅如此嘴里还说道:“穷鬼有银子下注吗,不然的话赶紧滚一边去别扫了大爷的兴!”
汤不坏一开始也不在意,心道被推开就推开,反正能看得着就行。等那光头骂人的时候他也没以为是骂自己的,只当是又有别人挡着他了因而也便没有出声,仍是伸着头等着庄家摇骰子。
那光头下了个天注,押的是大。庄家摇了一会开的却是个地数,是小,光头一赔四全赔。只见那光头骂骂咧咧又摸出两块碎银,犹豫了一下这回放在了地注,开始押小了。可等庄家再一开点,这回开得却又是天注,大。虽然光头不用全赔可看着眼前的银子又被划拉走仍是不痛快。接着又一连押了两注,光头是一把都没赢过。
人群挤得汤不坏又贴上了光头的大脑袋,忽然腰间这大脑袋蹭一下子冒了起来,只见他满脸凶光地一把抓住了汤不坏的衣领怒骂道:“他娘的我说怎么一直输呢,合着你这穷鬼还在这儿!”举拳就要打。
汤不坏哪能受了这般气,这才竟识到一开始这胖子骂的就是他,于是扬手就要对这光头招呼下去。这宝局的庄家一看若是有人在摊子前打架那生意就没法做了,于是赶忙站起来将二人拦住,满脸堆笑地对那光头说道瞎:“大爷息怒,若是这人挡了你的财运便请他换个地方看便是了!”
那光头脸不横说道:“不行,这小子在摊子前我都赢不了钱,又没钱下注还不索性让他滚蛋!”说着作势竟是要将汤不坏举起来扔出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