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特邀讲座,数论中的未解之谜

换源:

  第四天,学术讨论会。

在两天的竞赛结束后,自然迎来了第四天的学术讨论。

举办方为了这次的学术讨论,特地请来了一位,从海外归来的一名数学家。

数学家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座。

他的声音在礼堂中回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数论中,一些最深奥的谜题。”

“这些问题不仅考验我们的智慧,也是数学之美的体现。”

他首先介绍了数论的基本概念,确保所有听众,都能跟上他的思路。

然后,数学家转向了今天的主题。

“首先,让我们谈谈黎曼猜想。”

“这个猜想,是由伯恩哈德·黎曼,在1859年提出的,它涉及到复平面上的黎曼Z函数。”

数学家在黑板上画出了复平面,标记了实轴和虚轴,并解释了Z函数的非平凡零点。

“黎曼猜想断言,Z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即实部为1/2的直线上。”

“这个猜想如果被证明,将解决数论中的许多问题,包括素数分布的精确性质。”

“这个问题在2000年,被克雷研究所,列入了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有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数学家接着转向了另一个猜想,这是数论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由俄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

“他断言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他展示了一些支持这个猜想的数值证据,并讨论了它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尽管这个猜想在大量数值测试中都成立,但至今没有得到严格的数学证明。”

然后,数学家谈到了孪生素数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是另一个关于素数的未解之谜。”

“它猜测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它们的差恰好为2。”

他用图表和例子,展示了孪生素数的分布,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尽管我们已经证明存在无穷多的素数对,它们的差小于某个固定的数。”

“但是否这些素数,对可以任意接近2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数学家在讲座中,穿插了许多历史故事和趣闻。

让听众对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他强调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本身的数学价值。

还因为它们在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这些问题是数论的心脏,它们跳动着数学的生命力。”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深刻的数学洞察力,还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讲座的最后,数学家鼓励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数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未解之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智慧的试金石。

“我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数学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解决自己的未解之谜。”

等众人的掌声落下,有一个显眼包举起了手。

“这位老师,我想尝试证明一下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家一愣,啥玩意儿?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就你?

其实数学家已经好几个月没关注过数学期刊,根本不知道数论界发生了什么大事。

没等数学家有什么动作,那位显眼包就已经跑上了讲台,自顾地写了起来。

数学家这才反应过来,他无奈道:“呵呵,小朋友,你想解决哥猜还是太早了。”

“至少要等你上到大学,完成本科学业的数学,才能真正明白哥猜的难处啊。”

数学家呵呵一笑,对显眼包冒犯的行为不以为意。

然而……

显眼包在黑板上一顿操作,完美地用初等数论揭示了整数的结构。

再从狄利克雷素数定理出发,推理出N代的偶数分解情况!

“咦、咦,这……”

数学家还是认真看了一下他的证明,顿时就傻眼了。

因为……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啊。

这方法、角度、过程都十分恰当,而且数理逻辑简直无可挑剔!

“你、你怎么会?”

数学家彻底傻眼了,说话都不利索。

好家伙,哥猜竟然真的被证明了!

“老师,你觉得怎么样?”

显眼包得意一笑,然后在一片嘘声中,潇洒转身。

“完全正确……”

“这如何可能,这毕竟只是初等数论啊。”

数学家死死盯着证明,仿佛陷入魔怔了一般。

而他不知道的是,哥猜的初等证明法,早就在江东数学竞赛群,传遍大江南北了。

台下,看着拿自己的证明装逼的人,陆周也是满脸无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