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总算过关了

换源:

  清晨的阳光洒在省委书记沙瑞金的办公桌上,他正用手机浏览着时事新闻。

一则关于汉东省京州市项目招商大会的报道映入眼帘,标题赫然写着“汉东省京州市项目招商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报道内容描绘得绘声绘色,声称招商会当日,省内外的投资企业纷纷踊跃参加,其中还有来自发达地区南深等地的著名投资企业家。头版头条配了两幅图,一幅是京州市政府领导们整齐地坐在台上,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大头照在最前面,他正慷慨激昂地讲话;另一张则是李达康带着孙连城等官员与吴涵握手的画面,看起来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到评论区时,一个醒目的大标题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位热心网友评论道:

“往自己脸上贴金,结果发现是用的是屎。”

后面的评论更是五花八门。

“我也是服了这些所谓的官方媒体,什么都敢往里写。京州招商会那天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才对,叫‘狗都不来’!”

“对啊,冷清得要命,一个项目意向都没有谈成。是谁给这些人这么大胆子瞎报道的。”

有人质疑,马上就有人回应:

“我们公司没人去,我被拉着凑数去的,你说在不在现场啊。眼见为实的好吧。”“一看就是拍马屁的呗,死的都能写成活的。”

“真正搞经济的措施一个没有,溜须拍马能写百万长篇。”

还有人好奇地问:

“听说现场达康书记疑似被逼宫了,真的假的呀,在现场的兄弟姐妹说说呗。”

最后一条评论则是调侃:

“总有妖精想害俺老孙!哼,不上当。保号要紧。”

沙瑞金看完这些评论,又扫了一眼报道里“顺利召开,成绩斐然”这八个大字,心中的怒火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重重地把手机往办公桌上一丢,伸手按下了秘书间的电话:

“等会儿各市委开完会,你让李达康来我办公室一趟。”

开完省委会议的李达康接到沙瑞金秘书的通知,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沙书记找自己会是什么事呢?

他在脑海中迅速梳理了一遍近期的工作,大风厂的事情有了新进展,这是好事啊。

除此之外,京州近期在商业和政府层面影响较大的就是刚刚召开的招商会了,而且这招商会不是已经圆满举行了吗?各大报刊媒体还进行了大肆报道呢。

虽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成果,但起码根据当天到场的企业,已经草拟了一个投资商名录,再加上本地企业名单,这也算是有了点小成绩吧。

想到这儿,李达康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在丁义珍事件的影响下,自己能迅速反应,站出来处理大风厂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新的招商工作,就思想觉悟和行动速度而言,整个汉东省恐怕无人能及自己了吧。

不多时,李达康来到了沙瑞金的办公室:

“沙书记,您找我?”沙瑞金面色平静,只是挥了挥手,示意送茶的秘书出去。秘书偷偷瞄了一眼李达康,不敢回头看沙瑞金,脚步又快又轻地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两人,寂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李达康感觉这氛围有些不对劲儿,太安静了!他发现沙瑞金没有要主动开口的意思,于是脸上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率先说道:

“沙书记,京州的招商工作和大风厂事件我们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正要来跟您汇报工作呢。”

“说说。”

沙瑞金简短地回应道。

“在沙书记的指导下,我们京州市的招商会圆满落幕,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投资商对我们京州市的项目都相当感兴趣,我们已经立即着手编制出了一个京州市投资商的名录,后续只需要根据这个名录进行跟踪,然后按部就班地推进项目招标就可以了。此外,大风厂的案件因为审判问题发回重审了,工人们目前情绪稳定,等后续项目投资正式落实了,这个大风厂的问题一定能顺利解决的。”

李达康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沙瑞金的脸色,却发现沙瑞金的脸越来越黑,他说话的音量也不自觉地慢慢小了下去。

他心里很是纳闷,自己说的可都是事实啊,怎么沙书记的脸色会越来越差呢?

“说完了吗?”

沙瑞金冷冷地问道。李达康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看看,这是什么。”沙瑞金把早上看到的媒体报道和下面的评论让秘书打印了出来,扔在了李达康的面前。

李达康拿起一看,这不是自己让宣传部审核过的媒体稿件吗?他觉得没问题啊,当时还让秘书亲自把关了呢。

他疑惑地抬头看向沙瑞金,眼中满是无声的询问。

“翻页,往下看!”

沙瑞金语气严肃。

李达康只好继续看下去,当他一字不落地看完那些令他脸红的报道,来到网友对话环节时,他脸上那勉强维持的微笑彻底消失了,就像面具突然裂开了一样。

“这,啊,这。沙书记,这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啊。”

李达康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刚才怎么汇报的?来,再说一遍。”

沙瑞金本来心中的怒火还只是在暗暗燃烧,隐隐有些不痛快,可听完李达康刚才的汇报,那怒火一下子就冲到了脸上。

他堂堂一个省委书记,难道就这么好忽悠、好麻痹吗?现在都什么时代了,难道还以为官员只能通过手下才能了解事情全貌,而不知道人民心中真实的想法吗?

他越想越生气,他倒要看看,面对这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报道,李达康还有什么话可说。

此时的李达康如坐针毡,额头上开始冒出细细的冷汗,他紧紧握着那几张A4纸打印的报道,因为紧张和恐惧,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纸张都被他捏皱了。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沙瑞金刚到汉东省担任一把手不久,未来几年自己的仕途可都攥在他的手上啊。

自己在官场的命运,可以说就在沙瑞金的一念之间。他绝对不能在工作刚开始就给沙瑞金留下好大喜功、不干实事的印象。

他在脑海中迅速把京州市政府和这件事有关的人员名单过了一遍,然后一咬牙,挑了个名字,脸上露出震惊又委屈的表情。

“沙书记,这都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是我管理没做到位,没有事事把好关啊。这件事是我和京州市政府班子一起定了一个基调,剩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细节的把握都是交给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去办的。我是这么考虑的,解决大风厂的事,光明区区长责无旁贷啊,当初丁义珍招商也是在那里进行的。“

”一是,区长孙连城有办过招商会的经验;

二是,他刚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各投资企业,这对解决大风厂的问题有帮助;

三呢,对于丁义珍的事情,这也算是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所以,我在给他布置任务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认真抓好。

会议当天,我就上台发表了讲话,为招商会站站台,也和投资商们见了面,表示了我们京州市政府的重视。

那天,我因为忙着关心大风厂重审的事情提前走了,下午的商务项目洽谈可都是由孙连城主持的呀。组织上这么重视他,我以为招商会进行得很顺利呢,谁知道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实在是我作为领导,没有尽好责任。我回去一定会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李达康这番错误反省说得那叫一个陈情恳切,仿佛字字都饱含着他的悔恨。

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很明显,这事儿自己只是指了个方向,主要责任都在孙连城,从始至终都是他在操办,包括那些夸大其词的报道,自己和沙书记一样,都是被蒙在鼓里的人,责任顶多就是没管理好下属。

沙瑞金实在听不下去了:

“行了行了。一场招商会办成这个样子,还有脸出这样的报道。连那些热心网友都看不下去了。你们就这么心安理得?还来跟我汇报工作业绩!这就是你们说的重大进展?!”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指了指李达康手里的报道。

“达康书记,我们作为公职人员,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实事求是的为人民办事。这是工作作风问题。回去好好反省,还有那个孙连城。”

“对了,特别巡视组的赵德汉呢,他没有参与招商会的工作吗?”

沙瑞金突然问道。

“哦,赵副组长来得匆忙,并没有参与前期工作,不过招商会当天他是出席了的。”李达康赶忙回答。

李达康从沙瑞金的办公室出来后,才发现脑门上的细汗都快聚成汗珠了,衬衣的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他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从沙瑞金那里过关了。其实,刚刚在脑子里搜索名单的时候,他不是没考虑过把责任甩给赵德汉,只是当时的情况实在不允许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