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平迈着沉稳的步伐前往省委汇报工作,省委办公楼的走廊里,灯光有些昏暗。就在这时,他看到迎面走来的赵德汉。
侯亮平的脚步顿了一下,内心陷入了短暂的挣扎。
足足犹豫了三分钟,他觉得不管怎样,人家毕竟提醒过自己,于情于理都应该表示感谢。
此时,赵德汉已经快与他擦肩而过了,侯亮平这才有些不自在地叫住了赵德汉:
“赵副组长,大风厂的事情,感谢你。”赵德汉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笑容,说道:
“我就让人去反贪局取了一下材料,实在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啊。侯局长今天是?”
侯亮平回答道:
“无论如何,我都要谢谢你。我今天来省委就是来汇报大风厂进展的。”
赵德汉心里当然清楚侯亮平所指,但他既然决定让侯亮平在前面冲锋,自己就最好置身事外,于是他继续佯装不知。
“这么说大风厂的问题快要解决了,那先恭喜侯局长啊。”
侯亮平却无奈地叹了口气:
“哎,只能说是有点眉目,证据链、相关的员工,我们都查过了,还没有大的进展啊。”
听到侯亮平的话,赵德汉心中大致猜到,侯亮平应该还没找到欧阳菁这个金融系统的关键人物。
他在心中暗自叹息,这家伙真是够笨的,都得把线索喂到嘴边了。要不是为了自己后续工作能少些阻碍,他真不想再管这事儿了。
哎,谁让他们现在暂时算是一条船上的人呢。
想着,他突然低头看向侯亮平的鞋子,问道:
“候局长,之前看见你的时候,都是穿黑色的皮鞋,怎么今天突然换了个深棕色的。”
侯亮平有些奇怪,但还是回答
“哦,原来的那双鞋子查案的时候磨破了,来京州就只带了这么两双。”
赵德汉若有所思地说
“原来如此,侯局长之前一直都是穿黑色的皮鞋,而今天却突然穿起来棕色;站在我的角度,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我觉得这件事不合常理,不符合一个人的习惯。一个别人没注意的细节让我感觉到了反常,自然会想到问一问原因。侯处长,别介意啊。那我就先走了。”
侯亮平看着赵德汉远去的背影,满脸的莫名其妙,挠了挠头,心里想着他跟自己说鞋子是什么意思呢?
侯亮平回到局里后,陆亦可来找他商量大风厂的事情。
侯亮平突然问陆亦可:
“你今天注意到我穿的鞋子有什么不同了么?”陆亦可一脸懵,顺着侯亮平的目光看向他的鞋子,说道:
“哟,侯局长今天不穿黑皮鞋了,审美变了?”
侯亮平把在省委遇到赵德汉的事以及他们的对话详细地给陆亦可复述了一遍。陆亦可皱着眉头思考,
“你的意思是说,赵副组长跟你说这个不是寒暄这么简单,肯定有其他的意思?特别是在你跟他说完大风厂事件的进展之后,他说这个完直接就走了?”
侯亮平听了陆亦可的分析,点了点头。
陆亦可在侯亮平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走了两圈后,突然眼睛一亮:
“我知道了!”侯亮平也瞬间明白了过来。
“他是在提醒我们,大风厂项目或者案件的流程里,肯定有那种看起来正常,但是实际上不符合常规操作却又是合法的细节之处,那些细节变化的原因可能就我们要找的突破口。”
侯亮平激动地一拍桌子:
“没错!来,咱们再把那些事件和节点拿出来捋一捋。”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陆亦可把材料翻来覆去地查看了不下十遍。
这时,一个短信提示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是陆亦可申请的住房贷款已经通过审批,于今天正式发放,她刚刚收到的就是银行发来的成功放款的入账通知信息。
陆亦可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突然明白过来:
“侯局长,我知道了,有问题的环节在银行。”
她兴奋地说道,“你看啊,一般银行通过了审批的贷款,正常情况下都会按照跟客户约定的时间金额按时发放。连续几年大风厂都在京州商业银行那里拿到的贷款,这一次贷款也是顺利审批了的,怎么突然这审批了贷款就放不了呢?”
侯亮平也恍然大悟,立刻说道:
“马上顺藤摸瓜地去查这次京州商业涉及大风厂的全部相关人员。”
陆亦可
不禁感叹:“侯局长,那个赵副组长果然厉害,好像能未卜先知一样。他是什么人啊,连我都觉得好奇了?”
侯亮平嘴上说着:
“话多,干活儿了。”
但心里却想着:我也很好奇,大概是个神人吧。
与此同时,他们口中的赵德汉正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茶,静静地望着窗外发呆。
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从市政府拿来的大风厂的全部材料,从大风厂设立之初如何从国营企业改制成为私营企业,到之后每年企业的产品种类、销售情况、税收情况等等,一应俱全。
当初大风厂用油罐车抵制京州市政府和山水集团的强拆,与政府对峙的画面被直播到了网上,瞬间引起了国内外的一片哗然。也正因如此,省委特别关注这件事的妥善处理工作。
赵德汉清楚,仅仅财政直接拨款安置,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要想彻底消除这件事的影响,就必须要给大风厂的工人们找到一条能长久生存的活路。
而现在的大风厂,无疑是一个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老式服装企业,面对残酷的市场化竞争,工人们就算再有情怀,也难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为工厂争得一席之地,毕竟市场化的竞争从来都是不讲情面的。
赵德汉的目光定格在窗外,路边有一棵老树,树冠看上去仍旧枝繁叶茂,但仔细看去,树干有些地方出现了灰黑色的斑,似乎已经开始生病了
他知道,如果不把这棵树的树根和枝干治好,很快树上的叶子就会掉光。
过了许久,赵德汉才回过神来,既然大风厂的事情因互联网的影响力而起,那么能不能也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来为大风厂的发展助力呢?他把方玉叫了进来,吩咐道:
“方玉,给你一周的时间去熟悉京州的主流媒体,还有,你去联系大风厂的人,帮他们建一个账号。”
方玉乖巧地答应:
“好咧,保证完成任务。”
她今天看到赵德汉一副凝神沉思的样子,知道在这种做正事的时候,绝对不能打扰他,她明白男人可不喜欢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人。
在另一个地方,祁同伟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
他看了一眼电话号码,是他放在检察院的线人。
祁同伟迅速接起电话:
“喂,查出来了吗?”
线人的声音传来:
“祁厅长,是侯亮平发现的流程问题,也是他帮助大风厂那边走的发回重审的程序。他好像已经盯上了山水集团,目前知道的是,他让陆亦可发动税务那边开始调山水集团的资料了。估计过不了两天,山水集团那边就会收到通知。”
祁同伟眉头一皱,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你继续跟踪他们的行动,随时向我汇报。”
说完,他又拨通了高小琴的电话。
“小琴,你准备好财务和税务上的账,仔细核对,不要出纰漏。税务很快就会上门。”
高小琴有些紧张地问:
“祁厅长,你是说税务已经盯上了山水集团?”
祁同伟回答:
“不,是侯亮平那边盯上了山水集团,但是估计他还只是猜想,没有证据。所以才让税务配合他们。”
高小琴明白了祁同伟的意思:
“你把该做的工作都做好,把知道的人该换就换了。”祁同伟叮嘱道:“你把握好尺度。”
高小琴回应:
“好,我知道了。”
祁同伟又安慰她:
“放心,侯亮平那里我会盯着的。”
高小琴感激地说:
“祁厅长,有你在,我不慌。”
祁同伟挂断电话后,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他的老师——高育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