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渊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昨夜刺客留下的那句话仍在耳中回响,但他已无暇深究。朝堂之上,百废待兴;边境虽暂得安宁,可内忧未除,民生凋敝。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势,即便今日胜了司马睿,明日仍会有人趁虚而起。
他转身走向案前,摊开一卷奏折,那是诸葛策连夜整理的国计民生报告。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地灾情、赋税积弊、军械损耗等事项。每一条都如针刺般扎在心头。
“王爷。”门外传来脚步声,诸葛策推门而入,神色凝重,“昨夜之事,是否要加派人手加强皇宫守卫?”
“不必。”慕容渊摇头,“刺客只是试探。他们真正想动的是朝局,不是我这个人。”
诸葛策略一沉吟,道:“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着手?”
慕容渊目光坚定:“从改革开始。”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诸葛策、尉迟烈、赫连嫣、上官灵等人齐聚一堂,围绕着一张长案而坐。案上铺着一幅新绘的地图,标注着各州郡的现状与资源分布。
“眼下最要紧的,是恢复经济。”慕容渊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百姓困苦,税赋难收,地方豪强盘剥严重,必须从根源入手。”
尉迟烈皱眉道:“可军事也不能落下。边关虽退敌,但军械破损严重,士兵疲惫不堪。若再有战事,恐怕难以应对。”
“兵不可不强,但兵需有粮。”诸葛策接过话头,“若没有足够的财源支撑,再多的兵也只能是负担。”
赫连嫣点头:“我听闻邻国已有新的商贸制度,可以借鉴。若能打通南北商路,不仅能增加税收,还能促进民间流通。”
“不错。”慕容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我打算先从三方面着手——经济、军事、文化。经济先行,稳住民心;军事紧随其后,以保国泰民安;文化则为长远之计,教化百姓,培养人才。”
众人纷纷点头,但尉迟烈仍有些不甘:“可这改革,谈何容易?朝中那些老臣,未必愿意配合。”
“那就让他们看到成效。”慕容渊淡淡一笑,“从我做起。”
翌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殿前。慕容渊身着玄色蟒袍,缓步登上龙椅,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开口:“自司马睿伏诛以来,朝廷上下重整纲纪。然国势未复,百姓仍苦。今朕决意推行新政,以图富国强兵。”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几位老臣面露疑色,低声交头接耳。
“王爷,”一位年迈官员出列,拱手道,“新政虽好,但贸然施行,恐扰民乱政。还请三思。”
“王大人所言极是。”慕容渊微微颔首,“然旧制已腐,不变则亡。新政并非全盘否定旧法,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赋税方面,将取消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同时鼓励农耕,发展手工业,扶持商人通货。”
另一名大臣皱眉道:“可如此一来,国库收入恐怕锐减。”
“国库之丰,在于开源而非节流。”慕容渊语气平静,“我已命户部拟定新制,允许民间设立商会,开放部分专卖权,以此换取税收。此外,将在各地设立市集,由朝廷统一管理,既保障公平交易,又可从中征税。”
殿内一片寂静,众臣皆在思索其中利弊。
“至于军队改革。”慕容渊继续道,“即日起,裁汰冗员,整编精锐。选拔贤才担任将领,更新装备,训练新式战术。同时,设立武学堂,培养新一代军官。”
尉迟烈听得热血沸腾,连连点头。
“最后,是文化。”慕容渊目光转向文臣,“我将在京城及各州府设立新式学堂,教授算术、地理、律法、历史等实用课程。不再拘泥于八股文章,而是以实学为本。”
“王爷此举,恐怕会遭士林非议。”一名儒生出身的官员忍不住出言。
“非议?”慕容渊轻笑一声,“若读书人只为功名利禄,那便该被淘汰。真正的学问,应服务于社稷。”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散朝之后,慕容渊召见几位心腹。
“王爷此举,太过激进了。”诸葛策皱眉,“不少老臣心中已有不满。”
“我知道。”慕容渊神色淡然,“但他们不会立刻反对。因为新政尚未见效,他们还在观望。”
“那我们要怎么做?”赫连嫣问。
“先选一个地方试点。”慕容渊道,“就从江南开始。那里商业发达,人口稠密,最适合试行新制。”
数日后,江南道正式成为新政试验地。朝廷派出专人监督,颁布新税法,设立商会,开设市集,甚至在几个大城建立了学堂。
起初,许多商贾对新政持怀疑态度。但很快,随着税收透明、交易便利、市场活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
与此同时,军队也开始了大规模整训。尉迟烈亲自带队,挑选精锐,引入新的训练方式。士兵们虽然一开始不适应,但在严格的纪律和奖惩制度下,战斗力迅速提升。
然而,阻力也随之而来。
某日,一封来自江南的急报送到宫中。原来,当地几大家族联合抵制新政,拒绝缴纳税款,并煽动民众闹事。
“果然来了。”慕容渊看完奏报,嘴角微扬。
“王爷,是否派兵镇压?”尉迟烈怒气冲冲。
“不。”慕容渊摇头,“用兵太伤元气。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家族自己明白,抗拒新政只会自取灭亡。”
他随即下令,封锁江南通往其他地区的商路,限制粮食流入,并派遣说客前往各大家族,承诺只要配合新政,便可保留部分特权。
短短半月,局势逆转。原本嚣张的家族纷纷低头认错,缴纳拖欠税款。百姓也逐渐接受新政带来的变化。
“王爷果然高明。”诸葛策赞叹道。
“这只是开始。”慕容渊望向远方,“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深夜,议事厅灯火通明。慕容渊与诸人围坐案前,翻阅各地送来的反馈。
“王爷,北方边境又有异动。”斥候匆匆赶来,“疑似有外敌渗透。”
“看来,敌人已经坐不住了。”慕容渊冷笑一声,“一边制造混乱,一边暗中破坏新政……可惜,他们低估了人心。”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加快新政推广。我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个国家,正在变得强大。”
窗外风雪呼啸,屋内烛光摇曳。众人沉默片刻,齐声道:“遵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