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已停,议事厅外的积雪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慕容渊披上外袍,走出府邸时,空气里还带着昨夜寒意。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宫墙,心中思绪万千。
改革推进至今,虽已初见成效,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王爷。”诸葛策迎面走来,手中拿着一叠文书,“江南商道恢复畅通,税赋征收比往年提前了半月。各地新开市集已有二十余处。”
慕容渊接过文书翻阅,嘴角微微扬起:“看来百姓对新政的信心正在恢复。”
“不仅如此。”诸葛策继续说道,“军营那边也传来捷报,新兵训练成效显著,尉迟将军亲自带队操练,士气高涨。”
慕容渊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成果。
“今日我打算亲自去一趟军营。”慕容渊收起文书,“你这边安排一下,让赫连嫣和上官灵一同前往,顺便走访几个市集。”
“属下这就去安排。”诸葛策拱手退下。
不多时,一行人便启程出发。马车穿过城门,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行进。沿途可见百姓忙碌于田间地头,商贩沿街叫卖,街头巷尾多了不少新的招牌与摊位。
“这变化还真不小。”上官灵掀开车帘,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前哪有这么多铺子?”
“是啊。”赫连嫣轻声道,“新政施行后,许多原本被压榨的小商户有了喘息之机,自然愿意投资经营。”
说话间,马车已抵达军营。
营地内旌旗猎猎,号角声此起彼伏。士兵们身着新制铠甲,在操场上整齐列队,动作利落,步伐一致。尉迟烈一身戎装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
“王爷!”他见到慕容渊一行人,立刻迎上前,“您来得正好,刚结束一轮演练。”
“辛苦了。”慕容渊与他并肩而行,“训练情况如何?”
“回王爷,新式训练法已全面推行。”尉迟烈语气中透着几分自豪,“这些小伙子们现在不仅能吃苦耐劳,还能熟练使用新式弩机、长枪阵型。若真打起仗来,绝不逊色于边关精锐。”
慕容渊点点头,走到队伍前,看着那些年轻士兵坚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你们可知道,为何要训练如此严格?”他开口问道。
“为了保家卫国!”士兵们齐声回应,声音震天。
“不错。”慕容渊目光扫过众人,“如今朝廷正处在变革之际,我们不仅要抵御外敌,更要守护百姓安宁。你们是国家的脊梁,也是未来的希望。”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离开军营后,一行人又前往几处新开设的市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流如织。不少商贾正忙着搬运货物,孩童嬉戏奔跑,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铜钱碰撞的清脆声响。
“这地方以前可没这么热闹。”上官灵感叹道,“我记得去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废。”
“新政鼓励商业发展,减免三年赋税,并设立商道驿站。”赫连嫣解释道,“再加上各地学堂普及识字教育,很多年轻人开始尝试自己做生意。”
慕容渊走进一家茶馆,坐下后要了一壶清茶。邻桌几位老者正谈论着新政带来的变化。
“我家小子在学堂念书,听说以后还能考取功名。”一位老人满脸骄傲,“这在以前,哪是我们这种人家能想的事?”
“可不是嘛。”另一位接口道,“我这铺子自从减了税,日子好过多了。我还雇了个账房呢!”
听着这些朴实的话语,慕容渊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回到王府已是傍晚。议事厅内烛火明亮,众将谋臣齐聚一堂。
“今日所见,皆是喜人景象。”慕容渊环视众人,“经济复苏,军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松懈。”
诸葛策点头:“守旧派虽未再明面上作乱,但他们仍在暗中串联,不可不防。”
“他们越是沉默,越说明他们在酝酿下一步行动。”尉迟烈冷声道。
“所以我们要加快节奏。”慕容渊语气坚定,“接下来,要在文化方面加大投入,推广新式学堂,培养更多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军备,以防万一。”
赫连嫣轻轻一笑:“我可以联络邻国,引进一些先进的书籍和教学方法。”
“很好。”慕容渊颔首,“上官灵,你负责联络江湖势力,确保各地市集安全稳定。”
“没问题!”她俏皮地眨眨眼,“谁敢捣乱,我就让他尝尝我的剑法。”
欧阳婉与欧阳柔姐妹相视一笑,异口同声:“我们会继续照顾好王府上下,不让王爷分心。”
议事厅内气氛热烈,众人各司其职,信心满满。
夜深,议事厅渐渐安静下来。慕容渊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满天星辰,思绪飘远。
他知道,这场改革之路才刚刚起步,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着他。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已经看到曙光。
“王爷。”身后传来诸葛策的声音,“有一封密信。”
慕容渊接过,展开一看,眉头微皱。
“赵文远大人昨日深夜被人刺杀,虽未致命,但伤势不轻。”
“果然……”慕容渊冷笑一声,“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窗外的风,似乎又大了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