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慕容渊站在窗前,目光沉静如水。诸葛策递来的密信仍握在他手中,赵文远遇刺的消息如同一记闷雷,在他心头炸开。
“他们终于忍不住了。”他低声道,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锋芒。
诸葛策站在他身后,神情凝重:“司马睿的手段越来越明目张胆,若不加以遏制,恐怕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慕容渊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厅中众人。尉迟烈、赫连嫣、上官灵皆在座,欧阳婉与欧阳柔也立在一旁,神色各异。
“眼下我们刚稳住内政,改革初见成效,正是最不能出乱子的时候。”慕容渊声音不大,却字字有力,“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备外敌趁虚而入。”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快步进来,单膝跪地:“王爷,邻国使者求见,携有国书一封。”
众人神色一凛。
赫连嫣眉头微蹙:“来得正好快。”
慕容渊接过国书,展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那上面言辞咄咄逼人,指责本国新政干涉邻国内政,扰乱边境商道,甚至暗示可能采取军事行动。
“看来,是有人想让我们腹背受敌。”慕容渊将国书递给诸葛策,语气冷淡。
诸葛策看完后沉吟片刻:“邻国此举,显然不只是因为新政。他们或许是察觉到我朝内部动荡,想借机施压,试探我们的底线。”
尉迟烈冷笑一声:“试探?那就让他们试试看!”
“不可轻举妄动。”慕容渊抬手制止,“如今朝廷刚刚稳定,百姓尚需休养生息。若此时开战,只会让守旧派有机可乘,也会拖慢改革的步伐。”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化解这场危机。”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邻国的国书已传遍百官之耳,群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强硬回应,也有人建议忍让以保和平。
“诸位。”慕容渊站于殿中,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邻国此举,意在挑起事端,动摇我朝根基。若贸然出兵,正中其下怀。若一味退让,则会助长其气焰。唯有智取,方能破局。”
他看向诸葛策:“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策上前一步,拱手道:“属下赞同王爷看法。当下应先派遣使者前往邻国交涉,表明我国无意挑衅,同时强调维护和平的决心。若对方执意挑衅,再做打算也不迟。”
众臣之中,有人低声附和,也有人皱眉不语。
“人选方面,可有推荐?”慕容渊问。
赫连嫣微微一笑,开口道:“臣妾有一人选,乃老臣李元章。此人曾多次出使邻国,熟悉两国礼仪与谈判之道,且立场坚定,能言善辩,最适合此次外交使命。”
慕容渊点头:“好,便由李大人出使。”
然而,消息刚传出,暗流已在宫墙之外涌动。
司马睿府邸内,几名心腹围坐一堂,面色阴沉。
“慕容渊果然派出使者了。”一人低声说道,“看来他是想靠嘴皮子解决问题。”
“哼。”司马睿冷笑,“那就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麻烦。”
当夜,李元章的马车刚出城门,便遭伏击。所幸尉迟烈早已奉命护送,及时现身,将刺客尽数歼灭。
翌日清晨,一行人继续启程,但局势已然紧张。
三日后,李元章抵达邻国都城。他身着朝服,神情从容,步入大殿时,面对邻国君臣的冷眼与刁难,毫不退缩。
“贵国新政扰我边疆,断我商路,此等行径,岂非挑衅?”邻国宰相质问道。
李元章淡淡一笑:“贵国所言,恐有误会。我国新政旨在富国强兵,鼓励商业流通,实为互利之举。至于所谓‘断商路’,不过是因整顿关卡所致,绝非有意针对。”
“空口无凭!”邻国太子怒喝,“你们在边境增兵,难道也是为了商贸?”
李元章神色不变:“我国加强军备,是为了防范匪患与边寇,并非针对任何国家。若贵国有疑虑,我们愿开放边境巡查,共同维护商道畅通。”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邻国君主态度稍缓,但仍不肯轻易表态。
谈判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京都王府内,慕容渊正召集众人分析局势。
“邻国迟迟不肯松口,背后恐怕另有推手。”诸葛策分析道,“从他们措辞强硬来看,极可能是有人在煽动他们对我国产生敌意。”
“会不会是司马睿?”上官灵皱眉,“他不是一直想搞垮你吗?如果能让咱们和邻国开战,对他来说可是天赐良机。”
慕容渊眼神一冷:“不排除这个可能。但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赫连嫣忽然开口:“我可以修书一封,联络我在邻国的旧识,让他们在朝中替我们说话。”
“很好。”慕容渊点头,“另外,派人去查一查邻国最近是否有其他势力介入,尤其是北境那边。”
安排妥当后,慕容渊走出议事厅,抬头望向天空。乌云翻滚,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数日后,邻国传来新消息——谈判虽未破裂,但邻国提出苛刻条件:要求我国关闭三条主要商道,削减边境驻军,并赔偿所谓“损失”。
这分明是趁火打劫。
“他们这是想借谈判之名,行勒索之实。”尉迟烈怒不可遏。
“不能答应。”赫连嫣斩钉截铁,“一旦让步,他们会得寸进尺。”
慕容渊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既然他们不愿讲理,那就换一种方式。”
他转头看向诸葛策:“军师,你有何计策?”
诸葛策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我们可以放出风声,称我国正在秘密打造一支精锐骑兵,并与西境部落达成合作。同时,让边境驻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演习,让他们知道,我们并非软弱可欺。”
“妙!”尉迟烈拍案而起,“就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赫连嫣却提醒道:“不过,此举也可能激化矛盾,导致战争提前爆发。”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节奏。”慕容渊目光坚定,“外交与武力并行,既展示诚意,又彰显实力。让他们明白,和平是最好的选择。”
计划迅速展开。
不久后,邻国宫廷果然震动。他们开始重新评估形势,部分大臣主张缓和关系,避免冲突升级。
就在谈判即将迎来转机之时,京都突传急报——
司马睿联合几位旧臣,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慕容渊“擅权专政”,并质疑外交决策是否符合国家利益。
朝堂之上,风雨欲来。
议事厅内,慕容渊听完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倒是选了个好时机。”
诸葛策沉声道:“王爷,此事必须尽快处理,否则会让邻国误判局势,认为我们内乱将起。”
“我自有打算。”慕容渊站起身,披上外袍,“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掌控大局的人。”
他迈步而出,身影挺拔如松,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指风雨欲来的朝堂。
外面,寒风呼啸,雪粒夹杂着尘土扑面而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