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州,‘大庆晚报’报馆。
刷刷刷!
哒哒哒!
啪啪啪!
上百台木制的半自动报纸印刷机器,正富有节奏的连轴运转。
一名富态的锦衣男人,随手抄起一份,油墨还未干涸的报纸,头版头条标题十分醒目。
【侯亮平冤枉叶巡抚,青莲居士竟是封疆大吏】
这名中年人,名叫王启年。
他是大庆晚报的主编,兼馆主。
当然,也是叶轻眉众多下属当中的其中之一。
今晚这份报纸的头条文章。便是王启年按照主上叶轻眉的指示。
亲自执笔操刀,写就得一片文章。
文章内容。
一则嘲讽京城钦差侯亮平,错把稿费当成贪污赃款。
二则顺便把叶红尘是《太白诗集》的作者,一并曝光出去。
这长报纸。
既满足了主上叶轻眉对庆帝用人失察的抨击。
王启年自己又可以大赚一笔。
简直是一举两得。
……
值得一提的是。
王启年除了是大庆晚报的老板。
暗中还是庆国鉴查院一处的文书,拥有公务员的身份。
擅长追踪之术和轻功,是叶轻眉的得力助手之一,多次为她解决危机。
除了主业卖报纸以外,王启年还有副业,如地图画手和禁书出版商。
而且。
王启年曾是江洋大盗,因偷窃过多被各国通缉。、
后被陈达康抓捕并进入监察院,成为监察院双翼之一。
不过王启年真正效忠的。
还是叶轻眉。
叶轻眉是个穿越者,她知人善任,有着超越时代的头脑和格局。
王启年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喜欢在更聪明的人手底下做事,这样精神上会更加自由。
……
“馆主。
第一批印刷的五十万份报纸,已经刊印完毕。
天快亮了。
全国各地书报商,都在馆外候着。
您看是不是可以开始兜售了?”
此时,天边出现一抹鱼肚白。
王启年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他点了点头。
并嘱咐几名副主编,抓紧时间连轴不停地再印二百万份。
一个成功商人敏锐的嗅觉告诉他。
今天这份报纸,绝对要破记录。
……
然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想。
当全国各地的书商,将报纸运回原籍的时候。
一经销售,便被洗劫一空。
大街小巷,卖报儿郎口中喊的,全是头版头条的标题。
“卖报卖报!
大庆晚报独家重磅新闻!
京城钦差侯亮平冤枉叶巡抚,青莲居士竟是封疆大吏。”
……
“卖报卖报!
大庆晚报独家重磅新闻!
京城钦差侯亮平冤枉叶巡抚,青莲居士竟是封疆大吏。”
……
“卖报卖报!
大庆晚报独家重磅新闻!
京城钦差侯亮平冤枉叶巡抚,青莲居士竟是封疆大吏。”
……
……
……
“小孩,买一份报纸。”
澹州本地,一名秀才买过一份报纸,阅读头版文章之后。
连连倒吸五十口凉气。
“嘶……嘶……嘶……”
“嘶……嘶……嘶……”
“嘶……嘶……嘶……”
他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澹州本地读书人。
本地读书人。
哪个没有听过青莲居士的大名?
毫不客气的说。
在澹州又个公认的说法。
你要是不能全文背诵《太白诗集》。
你也敢说你是读书人?
……
《太白诗集》。
在整个庆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简直超越了古今往来所有圣贤之书。
而青莲居士这个名字。
更是早就成为了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神。
可是。
青莲居士的身份,在庆国一直是个迷。
诗集的发行方,必须尊重原作者的意愿。
不得将真实身份透露出去。
所以。
一直以,也没没人知道青莲居士真正的身份。
就是澹州省巡抚叶红尘!
……
经过大庆晚报的曝光。
叶红尘就是青莲居士的事情,很快传遍庆国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纷纷议论。
“刘兄,听说了吗?原来诗仙青莲居士,就是澹州巡抚大人,叶红尘!”
“刚听说啊,震惊死我了。”
“叶大人真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让人忍不住投身报效。”
“谁说不是呢,没想到叶大人除了是一名能吏之外。竟然在诗词方面,有此等巧夺天工的造诣!”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诗,真实好诗啊。看起来简简单单二十余字,似乎劣于技巧。但实际上暗藏天地玄机,宇宙造化。叶大人随笔一首诗,便是千古绝唱。”
“这是一首思乡诗。叶大人出身越县,一路登上巡抚之位,也有二十年没能回到故土。”
“他是为了我等澹州千万百姓,才二十年与家乡难于聚首,思之令人感慨。”
“是啊,叶大人的一生不能细数,一数便让人忍不住落泪。”
……
许多秀才举人,学生士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
聊着聊着。
便生出无限感慨。
尤其许多士子人到中年,便是一路眼见叶大人将青春热血,挥洒在澹州这片土地上。
便忍不住泪湿衣袖。
……
随着青莲居士真正身份的曝光。
越来越多的粉丝也都忍不住,想见一见当代被成为诗仙的叶红尘本人。
就比如。
京城醉仙居的头牌花魁,一位名叫司理理的清倌人。
怀中捧着《太白诗集》
爱不释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