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十一节:开开心心的过个年

换源:

  王凌本来其实是打算让骆磊做她们俩的老师,让骆磊对她们俩进行严加管教,自己躲在一旁当好人、做慈父的。

可也不知是看穿了王凌的心思还是真的确有其事,骆磊总说教材还没有准备好,然后一直拖到了现在。

搞得现在王凌每天晚上还得给他们俩洗衣服,现在这个天气洗的衣服又不容易干,王凌又请人给她俩改了多套衣服备着,免得哪天就没衣服穿了。

也就是王凌不会读心术,不然当他知道骆磊心中那“你以为太傅(这里单指势力继承人的老师)是那么好当的吗?不得做好完全的准备啊!”的想法的时候,高低得赏他一个“国丈(这里单指势力主君或势力继承人的老丈人)”做做,保证美死他。

这天晚上,王凌刚给两个孩子洗完衣服,还没晾起来呢,王合就找了过来,说道:“主君,过两日就是正元了,可要对族人们进行赏赐?”

王凌闻言一愣,这才想起来按照之前骆磊跟他说的日子,过两天确实就是正元(春节)了,于是便边晾衣服边问道:“往日里可曾有些什么说法?”

唐朝的春节称之为“元正”,是大唐百姓们最盛大、最隆重的日子,而且在除夕夜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叫做驱傩,人们通过吹笛击鼓来驱赶疫鬼,祈祷新的一年健康无灾祸,驱傩结束后,就要放爆竹、点篝火,进行除夕守岁。

这是大唐百姓们的狂欢,这一夜,整个大唐无人入眠,篝火通明。

“往日里的说法可就多了,不但要减免一些穷苦佃户家的田租,赏赐布匹、钱粮,还要将族中、庄中德高望重之人和六十以上的老者请至家中,设宴款待他们!”王合的眼睛中流露出向往、回忆的神色,回答道:“还有爆竹、桃符、新衣,整座府苑都要装扮一新,彻夜通明、好不热闹……”

“那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咱们家聚在一起的人最多的时候!”

说着说着,王合的眼神便黯淡了下来,王凌想起系统中关于他的设定,或许他以前也是一个安居乐业、阖家幸福的有血有肉的人吧!

但其实,王凌这样想的时候也不自觉的一阵心酸,他想起了没到春节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喜欢趴在阳台的窗沿上看着别人家的烟花,可现在,连个爆竹都得需要得意的提前准备呢。

日子,确实是过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可惜,我王氏现在不比以前了!”王合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继续说道:“但毕竟是正元,还是咱们到了西域之后的第一个正元,总要给些赏赐,让大家提振提振士气、欢庆一下吧!”

王凌点了点头,摩梭着自己的下巴,说道:“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正元是要欢庆一下,且让我想想,明日再告知你!”

“诺!”王合说道:“那某便告退了!”

第二天,王凌传人将王合、王越、李道、刘坎、骆磊五人都叫了过来,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排队坐好,说道:“昨日王合与吾说过两日便是正元,应该给予族人、部民们一些赏赐,提振一下大家的士气,好好的欢庆一下!”

“正元是一年的开始,是应该讨一个好彩头!”

“但是吾想了一下,我家情况毕竟不比以前,想要像在淮阴老家那样燃爆竹、挂桃符、挑傩戏、驱疫鬼、张灯结彩、满城欢庆怕是不可能了,所以吾想着两日后的夜里在城中燃起篝火,将酒肉取出来,大家一起欢庆一下也算是过节了!”

“另外,吾还想每人分赐粟米两斤、奶酪两斤、羊肉四斤以作奖励,让大家过一个好节!”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王越当先表态,这倒也符合他的脾性:“主君英明,能在这异域他乡过个节,便是简陋一些,大家也都是欣喜的!”

王合也表示了赞成,毕竟这个事情一开始就是他提议的,现在自家主君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自然没有不支持的道理:“主君英明,越哥说的也有道理,关山万里,还能过一过家乡的节日,这是件好事,不过只分赐粮肉是不是单调了些?”

“合哥,分赐粮肉已经很好了!”王越确实驳斥王合道:“这里是西域、是北庭,不是咱们的淮阴老家,一路远行至此,还能分赐粮肉,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王合便不再说话了,仿佛被王越说服了一般,但王凌觉得这个沉默寡言、老成持重的人内心里肯定还有别的想法,只是为了照顾王越这个王氏嫡系的面子,这才没有当中说出来。

其实王凌知道,王合其实还是想说一说提振士气的事情,但王越说的也没错,这里又不是淮阴老家,那些曾经“支持了王氏举族西行”的物质基础全都不在了,现在还能给大家分赐些粮肉已经很是不错了,还要怎么提振士气呢?

王凌想了想,说道:“不若,动员大家扎个花灯吧,不限材质、不论美丑,只为营造个气氛,不知可否!”

“当是可行!”众人齐齐说道:“主君英明!”

但骆磊又适时的开口了,他现在把自己放在了王凌幕僚的位置上,所以问的问题倒是很贴近自己的老本行:“就是不知我王氏的物资储备可还充足?”

“骆先生不必担心,目前我家的物资储备还很充足!”李道回应道:“幸赖主君伍德充沛,迁徙途中以战养战,物资未曾短缺过,现下我王氏牛羊成群、粮食巨万,若是省着点吃,尚可过到明年的这个时候!”

“如此,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了!”骆磊冲着王凌说道:“某也无异议!”

见大家统一了意见,王凌当即说道:“好,如此便就这样安排了,通知下去,两日后,我们要在城中过正元!”

众人齐齐起身:“诺!”

两日后的傍晚,弓月城大城的中心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除了站岗警戒的士兵之外,有超过三千人聚集在一起欢庆正元,另外一部分人在同样在小城那边举行篝火晚宴。

一个活动一旦人数上千,那必然是要出乱子的,但好在王氏的这些属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在加上王凌通过家臣、家将到管事、户主这样一条指挥链条可以将命令传达到每一家每一人,保证了人员指挥和动员的高效性。

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吃着王凌特意为此次晚宴准备的酒肉,期盼着来年能在王凌的统治下过上更好的生活。

王凌事前说的要分赐的粮肉已经在昨天都分发了下去,现在喝的酒则是一路上缴获来的各种各样的酒掺和在一起而成的,缴获的来源主要是那些小部落,没有在缴获清单里但是被王越、刘坎这两个好酒之徒都给收集了起来,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别看这是马奶酒、葡萄酒等各种酒掺和在一起的,喝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可口且每个人分到的都不多,但大家其实还都挺满意的,毕竟这么说都是一顿有酒有肉的大餐,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已经相当的难得了。

只有王凌拒绝了喝这种酒,而被收了藏货的王越和刘坎二人则哭晕在了帐篷了。

王合等家将和骆磊这个客卿挨个过来给王凌敬酒,王凌则以茶代酒回敬了他们,到后来就连一些胆子大的属民都上来给王凌敬酒了,王凌也都笑着给予了回应。

王凌的和蔼可亲的态度感染了很多人,许多原本还放不开的人也都变的奔放了起来,就连王颖雯也被气氛感染,拉着自己的弟弟就在王凌的面前唱了一首幼儿园教的歌曲,同时还配上了一段手脚并不协调的舞蹈。

这让现场的气氛愈加的热烈,并最终达到了高潮。

据事后的了解,这一晚过后,整个王氏属民群体里面再没有单身的青壮男女了。

……

那日晚上,骆磊拿来了自己精心的准备的教材来请示王凌,王凌看了看骆磊手中的书,发现有他认识的如《千字文》这样的启蒙书籍,也有他不认识的如《蒙求》这样的书籍,总计有五六本之多。

按照骆磊的说法,启蒙时期读《蒙求》、《声韵》、《千字文》这些就够了,启蒙大概需要三年的时间,三年之后就可以读《春秋》、《孝经》、《论语》这些典籍,再之后就是《汉书》、《后汉书》、《中庸》、《大学》、《诗经》、《九章算术》这些了。

考虑到王凌的孩子是王氏以后的继承者,骆磊认为王瀚樟(嫡长子)以后还需要学《孙子》、《六韬》之类的兵书,最好能进入军队学习,但那就需要王凌再去找一位优秀的武学教习了。

果然不愧是世家子弟、节度判官出身的人才,制定的是一个精英世家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考虑到以后要控制在己方的军队,贴心的提出两个孩子需要武学教习。

王凌对骆磊的话表示了强烈的认同,但他又告诉骆磊王颖雯和王瀚樟已经进行了启蒙(上幼儿园了,王颖雯五岁读中班、王瀚樟两岁读小小班),王颖雯已经将《千字文》背到了“化被草木,赖及万方”了,常用字也能认识一百多了,虽然字写得还很丑,但读写并没有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