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要其余人帮忙,甚至让卫骨儿离远些。
东西准备就绪后,他将水盆里打满井水。
然后用锤子把大块石炭砸开。
石炭一块就好几斤。
上百斤看着多,堆在角落也就那么一撮。
杂碎了的石炭里不少矸石。
用粗筛子把这些矸石挑出来,扔一边放着。
砸细碎的石炭扔进窠臼,用大石杵与大石臼捯饬。
待这些成了粉末捞出来,过细筛扔水盆里。
百来斤石炭很快处理完了,他便水洗煤炭。
水洗煤每去掉百分之一杂质,可提升百分之四燃烧效率。
水洗差不多了,逼掉水。
又找了个盆子打水,放入粗筛,用铁锹在花坛里挖黄泥倒入其中。
晃荡粗晒洗黄泥。
筛掉里头各种杂质石子,剩下黄泥变得无比细腻。
黄泥一细腻,透水性就差,粘性会提升。
但这用来种花种树的黄泥,疏水性不会太差。
这点即便过滤了也一样。
毕竟同样是黄泥,熟土和黏土其实是两码事。
所以安渔炎用了一半湿黄泥,混合一半煤泥捏成了饼。
在饼中间挖个空,做成厚圈煤就形成。
按理说三七开更好些。
但这熟土实在是有些不争气,用来种地更好。
上百斤石炭,洗掉差不多一成半的杂质。
还剩八十五斤左右。
添加了八十五斤黄泥,重量在一百七十斤左右。
实际上却比这个要重太多。
因为还有大量的水。
这就做成了“无烟煤”。
水洗掉杂质硫化物,大大提升燃烧效率,也大大提升安全性和易燃性,把石炭存在的所有隐患都祛除了个干净。
同体积的水洗煤燃烧时间,还是同体积木炭四倍。
其实没有适合工具。
有的话打造煤炉和模具,直接做蜂窝煤更好。
为什么做成圈煤,而不是煤饼,原因也在这里。
更容易燃烧,自然也更安全。
安渔炎用架子加上竹匾,把两百多斤新出的无烟煤放起来,放入厨房,中间和四周点上火炉,然后把门关上。
这样烧上一个时辰,无烟煤就能干了。
“大郎,府里空房间多得是,占了厨房中午如何做饭呀。”
伏雪看着郎主刚走,安渔炎就这么一通瞎弄,颇有些心疼。
因为这么一烧,便用去了柴房里好几天的火炭。
刚刚还说要节源开流过日子的呢。
安渔炎道:“抱歉了,只有厨房有烟囱,关上门后既能保证温度,又能保证通风,其他房间还真不行……”
伏雪连忙道:“大郎莫生气,奴家不是怪你,只是耽搁了中午做饭,大郎又冒着雪和水寒折腾一上午,眼下腹中定是饥饿的……”
卫骨儿冷道:“他自找的。”
“可不能这么说,大郎不是瞎胡闹的人,这般做定是有费做不可的理由,姐姐,咱们只管想法子支持好了,莫要嚼舌根糟了大郎心情去坏事。”
“随你,瞎心疼。”卫骨儿哼了声,转身消失了。
她自然不可能真的消失,只是去了安渔炎看不到的地方。
安渔炎完全像是没听到她的话。
他看着伏雪道:“暂且委屈你了,去拿点银子,咱们出去吃。”
拿银子出去吃?
银子本就不多了,这出去吃……
罢了,随大郎喜欢吧。
回头熬些夜做些女红也能补贴家用。
伏雪没说什么,转身去账房拿了二两银子,记了账,回来与安渔炎会和,两人便拿着钥匙一同出了门。
雪越下越大,外面街道越下越安静。
临出门时,安渔炎要来了伏雪的暖手炉。
依次解开里外大小两个镂空铜球。
他把里头差不多烧干净的木炭扔掉。
从厨房里取了个圈煤,捏成两截后用柴火一烧,着了便塞入暖手炉。
整个过程不算快,但也绝不算慢。
燃烧后,便没了烟。
就是燃烧初期,有些类似炒鸡蛋的烟味冒出。
兴许是这臭鸡蛋味里还带着点炭火气,像是烧烤。
闻着还有点好闻。
剩下无烟煤被他找了个布袋装了点塞在身上。
“咦?这就成了?”拿到暖手炉后的伏雪瞪大美眸,顿了顿,她诧异地看着安渔炎道:“大郎,这真的是石炭?”
“是石炭,但我用秘法炮炼过了。眼下石炭,确切地来说应叫无烟煤。很容易燃烧,也没什么烟,燃烧时间是同大小木炭四倍。和木炭一样用,也不会出现中毒这种事……”
“呀!”伏雪听得一阵惊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能剩下好一笔炭火钱?”
“省钱?我可不是为了省钱。”
“那是……赚钱?赚钱得有个好名头吧,这无烟煤不好听。以前少石炭不吉,容易中毒……不如叫平安炭吧,如何?”
“平安炭啊,这名字好。”
“名儿有了,东西有了,那要如何卖呢?”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