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行军宛城路,变数悄然生

换源:

  晨曦初露,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在通往宛城的官道上。

曹操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心中思绪万千。

此番出征,他志在必得,宛城,是他霸业版图上的重要一环。

行军三日,一路风平浪静。

这日,大军行至一处名为“鹰愁谷”的峡谷地带。

两侧山峰陡峭,谷内道路狭窄,易攻难守。

“报——”

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行军的宁静。

一名探子飞马而来,在曹操面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拱手禀报道:“启禀主公,前方鹰愁谷地势险峻,探子发现谷内有异动,疑似有敌军埋伏!”

此言一出,军队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环境。

夏侯惇策马来到曹操身旁,浓眉紧锁,瓮声瓮气地说道:“主公,末将愿率领先锋部队,杀入谷中,探个究竟!”他性情勇猛,不畏艰险,认为此时气势正盛,若真有埋伏,也可趁机破之。

一旁的郭嘉却面露忧色,轻轻摇着羽扇,缓缓说道:“将军切莫冲动,此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若是贸然进军,恐中敌军埋伏,得不偿失。”他深知谨慎的重要性,建议绕道而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夏侯惇闻言,有些不悦,反驳道:“奉孝先生此言差矣!我军士气正盛,岂能被区区地势所阻?若是绕道而行,岂不让敌军耻笑?”

两人争执不下,曹操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陷入了沉思。

鹰愁谷地势险要,若真有埋伏,后果不堪设想;但若是绕道而行,又会耽误行程,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上,心中似乎有了决断……

“传令下去,”曹操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军转向,绕过鹰愁谷!”

曹操的命令一下,大军立刻转向,沿着山路蜿蜒而行,绕过鹰愁谷。

行至半日,大军停驻在一处高地之上,曹操举目远眺,只见鹰愁谷口旌旗飘扬,隐约可见士兵走动,显然是有人埋伏于此。

“主公英明!”郭嘉拱手赞道,“若非主公决断英明,我军恐已陷入重围。”

夏侯惇虽然心中不服,但也知道曹操的决策是正确的,他瓮声瓮气地说道:“看来这鹰愁谷果然有诈,幸亏主公早有预料。”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报,敌军从侧翼杀出!”

众人大惊,曹操面色凝重,沉声道:“看来这是贾诩的计策,他算准我们会绕道而行,所以提前在此设伏。”贾诩之名,让在场的将领们心中一凛。

此人诡计多端,用兵如神,素有“毒士”之称。

果然,侧翼山坡上,旌旗蔽日,喊杀声震天,一支军队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来。

曹操迅速做出部署,命令夏侯惇率领部队迎敌。

夏侯惇领命而去,率领士兵奋勇抵抗。

敌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夏侯惇的部队渐渐感到吃力。

士兵们开始面露惧色,有些士兵的盾牌已经被敌军的箭矢射穿,鲜血染红了衣甲。

“顶住!给我顶住!”夏侯惇怒吼着,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不断地斩杀着冲上来的敌军。

然而,敌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夏侯惇的部队渐渐不支,防线开始出现缺口。

曹操站在高处,观察着战场的局势,眉头紧锁。

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局势,后果不堪设想。

他转头看向典韦……

“典韦!”曹操沉声喝道。

典韦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有何吩咐?”

曹操指着敌军阵营的侧翼,说道:“率领虎卫营,从左侧包抄过去,攻击敌军的薄弱环节。记住,速战速决!”

典韦领命,立刻点齐五百虎卫营精锐,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敌军侧翼。

这些虎卫营士兵皆是曹操从精锐中挑选出来的勇士,个个骁勇善战,以一当十。

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敌军将领见一支奇兵突然杀出,顿时乱了阵脚。

他们原本以为曹操会固守阵地,没想到曹操竟然会主动出击,而且攻击的还是他们最为薄弱的侧翼。

典韦一马当先,手中双戟舞动如飞,所到之处,敌军士兵纷纷倒下。

虎卫营士兵紧随其后,如同尖刀般插入敌军阵营,将敌军的阵型彻底打乱。

“杀!”典韦怒吼一声,双戟挥舞,将一名敌军将领斩于马下。敌军士兵见状,更是胆战心惊,纷纷溃逃。

夏侯惇见敌军阵脚大乱,立刻抓住机会,率领部队发起猛攻。

敌军原本就已士气低落,如今更是无力抵抗,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曹操站在高处,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胜券在握了。

他看着英勇作战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想象着攻占宛城后的景象,对未来充满期待。

宛城的繁华,宛城的美人,都将属于他!

曹操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溃逃的敌军。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金红色。

曹操军队继续向宛城前进。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距离宛城,已经不足百里。

斥候来报:“主公,宛城城门紧闭,张绣军队严阵以待!”

曹操勒住战马,眺望着远方宛城的轮廓,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