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许昌新象,初展宏图

换源:

  许昌城内,欢呼声与重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劫后余生的喜悦冲淡了战争带来的伤痛,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曹操的眉头却紧紧锁着。

“主公,府库已清点完毕。”荀彧的声音从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曹操转身,接过荀彧递上的竹简,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愈发阴沉。

“区区几千石粮草,百匹布帛,如何够重建许昌之用?”他将竹简掷于地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彧也觉得此事蹊跷。”荀彧躬身道,“依许昌富庶程度,府库绝不该如此空虚。”

一旁的陈群脸色微变,连忙说道:“主公明鉴,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许昌早已不复往日繁华…”

曹操锐利的目光扫过陈群,冷哼一声:“战乱之由,岂能掩盖物资短缺之实?莫非有人中饱私囊,囤积居奇?”

陈群额头渗出冷汗,不敢再言语。

典韦站在曹操身后,一言不发,但手中紧握的双戟却显示出他内心的警惕。

曹操深知,许昌虽已被他掌控,但城中旧豪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们表面臣服,暗地里却阳奉阴违,甚至可能与之前流寇有所勾结。

“文若,此事交由你彻查。”曹操沉声吩咐,“务必查清物资去向,将幕后之人揪出来!”

荀彧领命而去,曹操则回到府中。

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手中把玩着一枚铜钱,心中思绪万千。

几日后,荀彧神色凝重地回到府中。

“主公,彧已查明。”他压低声音说道,“是城中旧豪族在暗中囤积物资,意图…”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意图…扰乱许昌重建,破坏主公大计。”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很好,他们既然想玩,那便陪他们玩玩。”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城中点点灯火,缓缓说道:“传令下去,明日城门张贴告示,就说要严查物资囤积者,重罚没收全部家产…”

曹操将计就计,放出消息说要严查物资囤积者,重罚没收全部家产,并故意泄露一些“查抄名单”,其中夹杂着几个并无不轨行为的小豪族,以此加剧恐慌。

果然,消息一出,城中顿时人心惶惶,那些真正囤积物资的旧豪族更是如坐针毡,他们手下的管事、账房也开始惶恐不安。

曹操又暗中派人接触这些管事账房,许以重利,并保证既往不咎。

这些原本就对主家心怀不满,又害怕被牵连的家臣,纷纷倒戈,将物资囤积的地点和数量和盘托出。

短短几天,曹操便掌握了城中大部分隐匿的物资,抄没的粮草布帛堆积如山。

荀彧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不禁对曹操的计谋钦佩不已:“主公此计,真乃神机妙算!”

有了充足的物资,许昌的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城墙迅速修缮,街道重新铺设,房屋也拔地而起。

然而,好景不长,城中开始流传一些谣言,说曹操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府邸,是为了自己享乐,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这些谣言在百姓中迅速传播,原本对曹操充满希望的百姓开始动摇,重建的热情也逐渐冷却。

一日,曹操巡视城中,听到几个百姓在窃窃私语:“你看这城墙修得这么高大,还不是为了保护他曹操自己?”

“可不是嘛,听说他的府邸比以前袁绍的还要奢华!”

曹操脸色一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立刻召集百姓,在城中心的广场上亲自解释,说明建设的意义是为了许昌的长远发展,是为了防御外敌,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而非他个人的享乐。

百姓们静静地听着,一些人开始相信曹操的话,但仍有部分人半信半疑。

这时,陈群站了出来,走到曹操身边,高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

陈群走到曹操身边,高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我陈群祖祖辈辈生活在许昌,深知这片土地的苦难。过去,我们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如今,曹公到来,许昌才有了今日的安宁!曹公大兴土木,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坚固,是为了让我们不再受外敌侵扰!我以性命担保,曹公一心为民,绝非为了一己私利!”

陈群语气陈恳,他的真挚感染了在场的百姓。

不少人想起过去颠沛流离的日子,再看看如今逐渐恢复生机的许昌,心中对曹操的怀疑渐渐消散。

曹操见时机成熟,向前一步,朗声道:“我知道,重建许昌需要时间,也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为了感谢各位的辛劳,我决定,将一部分建设成果优先用于改善民生!新建的房屋将优先分配给无家可归的百姓,粮仓的粮食也将低价售卖,确保人人温饱!”

此言一出,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那些散播谣言的人,此刻也如同丧家之犬,不敢再发出任何声音。

谣言,就这样不攻自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昌的建设计划顺利推进。

城墙更加坚固,街道更加宽阔,市场更加繁荣。

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曹操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就在许昌欣欣向荣之时,一封加急密信送到了曹操手中。

他展开信笺,脸色骤变。

信上写着:周边势力对许昌的发展感到嫉妒,正密谋联合起来对付曹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