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如同泼墨般笼罩着许昌城。
曹操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手中紧紧攥着那封密信。
城内灯火点点,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主公,周边势力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典韦站在曹操身后,语气沉重。
“是啊,主公,如今许昌城防虽已加固,但敌军人数众多,不可轻敌。”陈群也附和道。
曹操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远方。
他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许昌的命运,乃至他自己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决定。
次日,曹操召集众将议事。大堂内气氛凝重,众将脸上都带着一丝忧虑。
“诸位,”曹操沉声道,“周边势力联军已逼近许昌,来势汹汹,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一些将领主张坚守不出,凭借城池的防御工事抵御敌军进攻。
“主公,敌众我寡,不如坚守城池,待敌军粮草耗尽,再出城反击。”一名将领提议道。
“不可!”荀彧站了出来,反驳道,“坚守不出,只会让敌军更加猖狂,也会使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众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曹操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坚守不出,虽然安全,但却过于被动;主动出击,虽然可以打击敌军的士气,但却有很大的风险。
曹操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眼众人,说道:“文若,你过来一下。”
曹操与荀彧走到一旁,低声交谈起来。
“文若,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破敌?”曹操问道。
荀彧沉吟片刻,说道:“主公,我有一计……”
曹操听完荀彧的计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好计!就依此行事!”
他回到大堂,对众将说道:“我已经有了破敌之策……”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准备出战!”
曹操与荀彧密议的计策,正是诱敌深入。
次日清晨,曹操派出一支小股部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前往骚扰联军营地。
这支部队的任务并非真正交战,而是佯装不敌,且战且退,将联军引诱至预先设好的陷阱区域。
联军果然中计,见曹军兵少将寡,一路追击而来。
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曹操精心布置的陷阱。
这条道路两旁山势险峻,树木茂密,正是伏击的绝佳场所。
联军主力浩浩荡荡地进入山谷,前锋部队已经深入到陷阱的核心区域。
“曹操不过如此,不堪一击!”联军将领得意洋洋,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就在此时,一声令下,预先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曹军士兵一齐杀出,滚木礌石、火箭火油从天而降,砸向毫无防备的联军。
刹那间,山谷内火光冲天,惨叫声、喊杀声震耳欲聋。
各种机关暗器齐发,联军阵脚大乱,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然而,联军毕竟人数众多,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很快开始组织反击。
前锋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涌入山谷,与曹军展开激烈的混战。
典韦带领亲卫奋战在最前线,他手持双戟,如同猛虎下山,无人可挡。
但联军士兵前赴后继,悍不畏死,曹军士兵开始有些吃力。
“主公,敌军数量太多,我军恐怕难以支撑太久!”陈群焦急地对曹操说道。
曹操面色凝重,他知道,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
曹操策马立于山坡之上,目光如炬,洞察着战场上的一切。
联军被典韦的勇猛和陷阱的突然袭击打得阵脚大乱,正是最佳时机!
他猛地拔出倚天剑,剑锋直指敌军侧翼,高声喝道:“将士们,随我杀!”
说罢,曹操一马当先,率领早已埋伏好的主力部队,如同离弦之箭般从侧翼杀出,对联军展开了猛烈的包抄。
曹操的出现,对于联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们本就已被陷阱和典韦的攻击打得溃不成军,如今腹背受敌,更是无力抵抗。
曹操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指挥若定,调兵遣将,将联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联军的将领们惊慌失措,指挥失灵,士兵们更是斗志全无,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曹操的军队势如破竹,将联军彻底击溃。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曹操会乘胜追击,将联军赶尽杀绝之时,曹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下令士兵高呼:“投降不杀!优待俘虏!”这个命令让所有士兵都愣住了,甚至连荀彧都有些不解地看向曹操。
曹操却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人心比城池更加重要。
果然,曹操的策略奏效了。
许多联军士兵听到“投降不杀”的呼喊后,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求饶。
他们早已被曹操的军队打得胆寒,如今又有了活命的机会,自然不愿再做无谓的抵抗。
大量的士兵投降,这让原本气势汹汹的联军瞬间土崩瓦解。
周边势力原本等着看曹操的笑话,准备趁机瓜分他的地盘,却没想到曹操竟然以如此反套路的方式化解了危机,这让他们大感意外,也对曹操的智谋更加忌惮。
看着战场上跪地投降的联军士兵,曹操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
回到许昌后,曹操立刻召集了荀彧、陈群等心腹,开始商议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许昌的防御还需要加强,”曹操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此外,我们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训练更精锐的军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