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困难

换源:

  深夜的实验室泛着冷色调的蓝光,精密仪器的嗡鸣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林远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实验台上散落的电路板和数据报表。这已经是连续第七个通宵,研发团队始终卡在第五代芯片的散热技术上,最新一次测试结果显示,芯片运行五分钟后温度就会飙升至120摄氏度,远超安全阈值。

林总,银行那边又来电话了。苏瑶抱着文件夹推门而入,白衬衫的第二颗纽扣不知何时崩掉了,露出纤细的锁骨。她将财务报表摊在会议桌上,红笔标注的赤字格外刺眼,这个月的研发预算已经见底,再拿不到新的投资,我们连实验耗材都买不起了。

林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想起三天前那场失败的融资路演。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投资人,当他展示到芯片原型机时,设备突然冒出浓烟,烧焦的气味弥漫在整个会场。最有合作意向的晨星资本当场离席,临走前留下一句:林总,我们投的是成熟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半成品。

联系过华创基金了吗?林远扯松领带,喉结滚动着咽下苦涩。窗外暴雨倾盆,闪电照亮了他眼底的血丝。

苏瑶摇摇头:他们要求控股51%,而且要在三个月内看到量产成果。她顿了顿,声音放轻,还有...林霄在四处散播谣言,说我们的技术根本无法落地,已经有两家供应商中断了合作。

实验室突然陷入黑暗,应急灯亮起幽绿的光。技术员小张举着手电筒冲进来:不好了!服务器机房跳闸,所有实验数据...话音未落,林远已经冲向走廊。潮湿的地砖让他险些滑倒,心急如焚的情绪在胸腔里翻涌——那些数据是团队三个月的心血,一旦丢失,整个项目将前功尽弃。

机房里弥漫着焦糊味,备用电源正在启动。林远摸黑找到控制柜,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排查线路。突然,他的指尖触到一块黏腻的液体,凑近细看,是淡黄色的黏稠物顺着电线滴落。身后传来苏瑶急促的呼吸声:有人故意破坏了线路,用的是绝缘胶。

暴雨敲打着百叶窗,像无数双恶意的手在抓挠。林远靠着冰冷的机柜缓缓坐下,想起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玉佩,此刻正贴在胸口发烫。那时老人气若游丝,却字字千钧:林家的未来,就看你能不能在科技浪潮中站稳脚跟。

林总!研究员老周突然推门而入,白大褂上沾着机油,我想到办法了!用石墨烯散热膜和液态金属结合,理论上能将温度控制在80度以内!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完全没注意到其他人凝重的表情。

苏瑶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林远却读懂了她的意思——新材料的采购需要三百万资金,而账上只剩下不到五十万。

做。林远突然站起身,拍了拍老周的肩膀,立刻列采购清单,我来解决钱的问题。他转身时,苏瑶拽住了他的袖口:你还要去找那些吸血鬼?上次

这次不一样。林远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烫金请柬,边缘还沾着咖啡渍,明天是国际科技峰会,全球前二十的投资机构都会到场。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中,远处的霓虹灯在雨水中晕染成斑斓的色块,就算跪着,我也要拿到这笔钱。

次日清晨,林远站在峰会会场外整理领带。玻璃幕墙映出他疲惫却坚定的面容,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陈墨发来的消息:林霄包下了会场所有的VIP展位,还买通了主持人,你根本没有路演机会。

汗水顺着脊椎滑进裤腰,林远却笑了。他转身走向侧门,在保洁人员的推车里翻出一套工作服穿上。刺鼻的消毒水味混着廉价洗衣粉的气息,让他想起送外卖的日子——那时只要跑得够快,就能赚到生活费。

会场内人声鼎沸,林霄正在主舞台上侃侃而谈,身后的大屏幕展示着林家集团的AI项目。林远推着清洁车混进人群,目光扫过前排坐着的投资人。当他看到晨星资本的负责人王总时,心跳陡然加速。

先生,需要清理桌面吗?林远强作镇定地停在王总身边,清洁布下藏着的U盘里,是经过改良的散热方案演示视频。

王总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别打扰...话音戛然而止,他盯着林远胸前的工作牌,你是...林家那个送外卖的少爷?

周围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林霄的演讲也出现了卡顿,他看着混在保洁人员中的哥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林远摘下手套,露出掌心因为长期调试设备磨出的茧子:王总,给我五分钟。如果看完还觉得我们的技术是纸上谈兵,我立刻退出科技圈。

VIP休息室里,投影仪的光束照亮林远专注的侧脸。当演示视频播放到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画面时,王总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数据真实吗?

可以现在去实验室验证。林远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不过我需要您的投资,而且...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我要王总亲自担任项目顾问,用您的经验帮我们避开技术陷阱。

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林远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王总沉默良久,突然笑了:你比我想象的更疯狂,也更清醒。不过我有个条件——在量产前,我要每天看到研发日志。

签约仪式在众目睽睽下进行。林霄冲下舞台时,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打滑,狼狈的模样引得众人窃窃私语。林远握着滚烫的投资协议,耳边回响着苏瑶发来的消息:老周的新方案成功了!芯片温度稳定在78度!

夕阳的余晖洒在会场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绚丽的光芒。林远望着手机里实验室传来的照片,那些熬红了眼的科研人员举着成功的芯片欢呼,泪水突然不受控制地涌出。他想起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那个夜晚,苏瑶陪他在办公室吃泡面,说的那句:只要方向是对的,走得慢一点又何妨?

此刻,投资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响起。林远深吸一口气,在夕阳中挺直了脊梁。这场与时间和资本的赛跑,他终于暂时赢下了一局,但前方等待着的,是更激烈的技术竞争和商业博弈。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在暴雨中迷茫的外卖员,而是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创业者,带着整个团队,向着科技巅峰继续攀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