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坚守

换源:

  深秋的雨裹着寒意渗进骨髓,林远站在苏瑶租住的老旧公寓楼下,仰头望着三楼那扇透出暖黄灯光的窗户。自从苏瑶离职,他们已经整整十五天没有见面,手机里的消息停留在照顾好自己,对话框却始终没有新的回应。

攥紧手中的保温桶,林远踏上潮湿的楼梯。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照见墙面上斑驳的水渍。当他敲响302室的门时,心跳声几乎盖过了雨声。门开的瞬间,苏瑶苍白的脸出现在门缝后,眼神里闪过惊讶与慌乱。

阿姨说你感冒了。林远举起保温桶,热气透过棉布套氤氲在两人之间,鲜虾粥,熬了三个小时。苏瑶咬着嘴唇侧身让他进屋,狭小的客厅里堆满了求职简历,茶几上的退烧药盒还没拆封。

林远蹲下身打开保温桶,瓷勺碰撞声清脆:张嘴。苏瑶别过头去:林远,我们...话没说完,温热的粥已经递到唇边。记忆突然翻涌,几个月前在实验室熬夜,她也是这样一勺勺喂他吃宵夜。

我把周小姐送的订婚戒指退了。林远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里面空荡荡的,二叔气得摔了书房的古董花瓶,但我不在乎。他握住苏瑶冰凉的手,那天在天台,我就该告诉你——我不想再做被家族摆布的木偶。

窗外的雨势突然变大,雨点砸在防盗窗上叮咚作响。苏瑶的眼泪滴在林远手背上:可你的事业...新产业园需要周家的资金。林远将她轻轻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没有你,就算拿下整个商业帝国又有什么意义?

第二天清晨,林远在公司召开紧急董事会。投影仪亮起的瞬间,股东们倒吸一口冷气——屏幕上赫然是新产业园的独立融资方案。我们将引入五家科技基金,林远的手指划过数据曲线,其中最大的投资方,是苏瑶联系的大学导师团队。

二叔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你居然用公司机密讨好女人!林远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成专利证书:这些核心技术的联名发明者里,都有苏瑶的名字。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的嗡鸣声在回荡。

散会后,林远直奔苏瑶新入职的小公司。玻璃门内,她正趴在桌上核对数据,衬衫领口沾着咖啡渍。当他推门而入时,整个办公室的目光都聚焦过来。林氏集团CEO来挖人了?同事们嬉笑着打趣,苏瑶却慌乱地往抽屉里塞文件。

我是来谈合作的。林远将合同摆在她面前,你的团队负责新产业园的智能管理系统,报价翻倍。苏瑶红着眼眶拍开他的手:我不要你施舍!话音未落,林远已经掏出平板电脑,播放起客户的反馈视频。

苏工的方案比林氏内部团队的强太多了!视频里,合作方负责人竖起大拇指,要是能长期合作,我们愿意提高分成比例。林远握住她颤抖的手:你从来不是我的附属品,你是能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

夜幕降临时,林远带着苏瑶回到林家老宅。雕花木门缓缓打开,二叔的目光扫过苏瑶朴素的衣着,冷哼一声:带戏子回家?林远却径直走到餐桌前,将一摞文件拍在桌面上:这是苏瑶团队拿下的合作订单,总金额超过周家承诺的注资。

三叔转动着翡翠扳指凑近查看,瞳孔骤然收缩:这些企业...都是行业龙头。林远牵起苏瑶的手,声音坚定:她用实力证明,出身从来不是衡量价值的标准。餐桌上的烛光摇曳,照亮苏瑶眼角闪烁的泪光。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和苏瑶开启了双城奋斗模式。清晨五点,他们在不同的城市视频会议;深夜十一点,又隔着屏幕核对数据。林远的手机相册里,渐渐堆满了苏瑶在工地现场、在实验室的工作照,每张照片都备注着我的骄傲。

转机发生在一次行业峰会上。当苏瑶作为新锐企业家代表发言时,林远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看着大屏幕上她自信的模样,眼眶不禁发热。散场时,二叔突然出现在身后:她讲的那个智能物流系统...真能降低30%的成本?

要不要去实地考察?林远掏出车钥匙,正好她在调试新设备。深秋的风掠过工业园区,苏瑶穿着工装裤蹲在地上接线,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看见林家众人走来,她慌忙起身,却被二叔抬手制止:继续,不用管我们。

当智能运输车精准地完成货物分拣时,三叔忍不住出声:这比德国进口设备还灵敏!苏瑶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清亮:我们用了自主研发的算法,成本只有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林远注意到,二叔扶眼镜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平安夜那天,林远在新产业园的观景台布置了烛光晚餐。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苏瑶穿着白裙站在星空下,发梢沾着细小的雪花。还记得你说的瓷器理论吗?林远掏出个锦盒,里面是对戒,戒圈内侧刻着他们名字的缩写,这次,我想和你一起修补裂痕。

话音未落,观景台的电梯突然打开。二叔拎着瓶红酒,三叔抱着礼盒,身后跟着一众家族长辈。听说有人要求婚,二叔清了清嗓子,将红酒递给林远,总不能让周家笑话我们林家不懂礼数。苏瑶捂住嘴,泪水顺着指缝滑落。

烟花在夜空绽放的瞬间,林远为苏瑶戴上戒指。火光映照下,二叔悄悄抹了把眼角,三叔则笑着摇头:臭小子,眼光倒比你爸当年强。远处,新产业园的LED屏亮起:致我的星辰大海——林远苏瑶。这场关于爱情与尊严的战役,终于在漫天烟火中,迎来了温暖的曙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