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二)
三日后,做法事已经预备好了,众人环绕着法坛,只见晟子正缓步走上去。这时大风狂起,吹动了众人的衣襟,吹散众人的头发,骄阳被遮住,阳光时隐时现。人们都等待着这事关原国存亡的做法的结果。
连日来的失利,已经让许多朝臣丧失了信心,朝堂之上洋溢着投降的论调。三老努力维持着局面,持续给人们打气,才稍稍安抚了朝臣的心。三老等又组织了几次军队慰问,提振了士气,还采取措施安抚民心,才保证局势相对稳定。都城也隐隐约约能听到关于讨逆军的消息,知道沈不昃那边也很糟糕。
祭坛上,晟子正念动口诀,用手比划一通,接着奏起了晟子正作的捉妖乐曲,一群巫师装扮的人跳起舞来。太阳隐没。京城上空积聚着低压压的乌云,乌鸦成群地飞在天上,哀鸣声响彻天地。忽然,一道金光从中天射下,紧接着就有两个荡魂飞入锁妖塔。
正在指挥着攻打都门关的洪迎风,在刹那间倒下,化作一堆白骨。洪迎风军队大乱,原国中央军瞅准时机,反攻洪迎风的军队,杀得那群叛贼丢盔弃甲。众臣中,一人在翘足的时间里倒下,也化作一堆白骨,他就是兵部尚书蓝得胜。这下,人们终于知道了蓝得胜是内应,纷纷朝他的骨殖吐唾沫。连日来,叛军攻打朝廷驻军地一打一个准,害得王师连连败退,损失惨重,恐怕就是他做了内应。
晟子正也已大汗淋漓,倒在了法坛上,昏厥了。金光消失。
助手见晟子正倒地,大喊“不好,丞相昏厥了!”
人们便顾不上蓝得胜了,朝晟子正的方向蜂拥而去,把他抬到地方,扶他躺下,又安排太医来诊治。太医把了把晟子正的脉,说他命不久矣。三老气愤不已,指着太医的鼻子骂。三老又让另外的太医来看,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回答。三老和朝臣便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晟子正要死了。还是等晟子正醒了再问他吧!
没有再多的时间了,三老众臣又去芒国事了。他们收到打得胜仗的消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朝廷已被悲伤和死亡笼罩。老国君,众文官参谋,将领士兵的死亡,数不清的壮士为保卫国家化作英灵。这战争要打到什么时候啊!
一日,例行朝会上,一卫士冲进宫殿,报告晟子正醒了。三老等人立即去看望晟子正。
病床上,晟子正说,“那日我用阳寿再换取了仙力,不然,我的道行是不够降住那妖怪的,更何况那妖怪走脱了两魂!今日,我大限将至,先走一步,好好辅佐国君,一定要保住原国的社稷。”说罢,登仙而去。众人号啕。
洪迎风死去,但叛军并未瓦解,其子洪永平、部下赵德豪统领了叛军,但与先前相比,叛军势力有所削弱。洪永平将叛军番号改为“永军”。
京城的风起云涌,南安还知之甚少。却说,不知怎么,镇守会昌和广昌的李偲与镇守兴安和文真的廉所染起了冲突,李偲军懈怠防守,李军驻地传来要去攻打廉所染的消息。廉所染军也磨刀霍霍,双方就要短兵相接了。文胆寒见李偲对南安的布防减少,决定要去攻打会昌。与王足智谋划一番,领兵浩荡出发。
正行军间,出现一彪人马,正是李偲和廉所染在那前头。
“我料文胆寒有勇无谋,王足智徒有虚名,固设计引诱你们,你们还真钻进来了!”
“啊!难道我今天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吗!”文胆寒羞愤地说。王足智也乱了阵脚。
独孤哲又道,“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还不……”
未等说完,独孤哲中箭倒地,那射箭之人正是牛大旺。
李偲大怒,“何人射箭,可敢与我比试一番!”
说罢,一人起马走到中央。李偲一看,无名将领,何足挂齿,也骑马上前。
“我钟阳李偲。”李偲不屑。
“在下西北牛大旺。见了你牛爷爷,还不速速下跪!”牛大旺气势不输。
“口出狂言!”李偲道。
两人相斗,站了数十回合,未分胜负。渐渐,牛大旺占了上风。
忽然,一杆枪朝牛大旺刺去,正插中牛大旺背脊,李偲又一刀,牛大旺身首异处。
两军厮杀。文胆寒、王足智等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逃至半路,见烟尘滚滚,以为又中埋伏,仔细一看,是马冬瓜之子,马俊才。
马俊才,“我等在此恭候文将军。国君着我前来接应,果如西北王所料。”
李偲和廉所染已至,不料马俊才部队在此,两军掩杀一阵,李廉军大败,慌忙撤退。
将士们欢呼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你怎么知道我等领兵来攻会昌?”文胆寒不解。
“西北候观廉李二人异动,猜着了几分,昨日又演算一番,知是计谋,故着我前来接应。”马文俊如实相告。
经此一役,廉李二人重视起沈不昃了。
东北军虽然有所损耗,但亦还有数十万兵力。郯大武兵分两路,一路防洪永平和赵德豪的军队,一面与占据东南三州的祢自谦作战。
东北军个个舍生忘死,能以一当十,杀得祢自谦军四处逃窜。祢自谦见郯大武是个州官,地方来的小将,并不放在心上。祢自谦想让郯大武打几个胜仗,以骄其志,等到郯大武攻下江北、临海二州,打到钟来,祢自谦才发现自己招架不住了。连自己与郯大武交战几十个回合,竟都有些招架不住,最后被生擒。被押解途中,他歌一曲《风入松》,道:
庆欢原帝丧能人,料想那都门。迟早被我虎狼破,小子辈、是末官混。不过三招败遁,派来与我抗衡。
品茗饮酒斗鸡屯,作乐尽抛文。候敌疲弊动其本,一去来、得个全胜。反败我军是真,万军十一存。
祢自谦悔恨之心可见一斑,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东北四州是原国的练兵基地,海陆兼备,东北军、中央军和南疆军是原国三大主力。大批将士从东北四州派往全国各地。
听说“卷地风”祢自谦被俘,洪永平很生气。祢自谦残部逃回洪永平帐下,洪永平勃然大怒,说祢自谦是活该,扬言统一天下后,再惩治祢自谦。
赵德豪好吃人肉,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暴动,洪永平想要杀掉他,不料被赵德豪反杀,部分军队倒戈,投向中央军。
一日,廉所染领兵行至一处,听见有人唱起了《风入松》,道:
五谷熟果满金秋,天气肃无忧。山南北枯叶冬迫,户里外、积贮秋留。美景落晖彩岫,潜藏明日觥筹。
坐观战事几时休,山内一聋眸。卧听人世嬉怒态,闲吟先、圣述道轴。木长看尽花落,临泉少有忧愁。
他却是耐心听了的。不听还好,一听不得了,这原国不就像落日吗,却道里面藏着明天的宴席,知是沈不昃必胜。当即唱一首《风入松》来对答,
云淡风好山中屋,诵古句觞壶。调琴对弈欢悉备,月圆挂、花伴云浮。流水访戴心境,赋骚刀鼓欲出。
花开花谢旧燕居,今日已萧疏。闻说下士称明主,事历经、方知言虚。愚忠都付流水,投明不早都无。
于是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廉所染仔细观察各地的形势,望风而动,向沈不昃投降了。
中央军出兵攻打赵德豪,大获全胜。赵德豪战死。而后,中央军整顿攻打李偲,生擒李偲,只留下钱揽芷一部在负隅顽抗。
六月,沈不昃、马划和郯大武三部在文真州会师,钱揽芷的覆灭指日可待。钱揽芷察觉到情势危机,下令严加防备。沈不昃等人深知钱揽芷好色,便让人假扮外国商队,商队中夹着十二个美女,从山北路过。钱揽芷果截商队,得到美女,于是日日纵情声色,饮酒作乐。沈不昃就趁这个时候,对钱家军发起进攻,生擒钱揽芷。
在最后一战前,钱揽芷却是歌一曲自己填词的《风入松》,道:
少小随军天涯走,山伟险溪流。东关过罢西关斗,折柳枝、泣涕不休。三载六年易去,聚重不唱离忧。
起兵征战少息牛,运筹立高楼。今朝局势不曾料,更那堪、虑几多愁。楚歌未起斗犹,怎惜血洒城头。
歌词好生雄浑。至此,连续六年的叛乱被平定。
沈不昃先办了父亲的丧礼,而后整编东北、中央、南疆三大主力,举办受降仪式和大阅兵。审判战俘时,对钱揽芷,先是让他看了女子舞乐;再对李偲进行审判时,放上那陈年美酒,任酒香飘荡;在对祢自谦的审判上,则是让马划、马冬瓜一行勇士在旁。钱揽芷好色,李偲好酒,祢自谦恃勇,凡此种种,顺其心意,磨灭其志,使其归服。不肯降者,就让他们去服苦役,或者把他们流放,或者押上法场,抑或终生监禁。然,无有不肯降者。这是王室和朝廷德义感召的结果。沈不昃当日已对国家实力做了估量,又与三老一同商量了,既要倚仗武力,又要重视德义。
对于功臣,悉数封赏。掌西南六州,会昌、文真、山北、南安、广昌、大泽军事的南疆大都督,由马冬瓜担任;沈廿当上丞相,并继续做西北候;郯大武做东北军大都督,领侯爵;马划担任大司马,封公爵;马文俊、文胆寒等做了朝官。对于阵亡的将士,文臣谋士,一一按国葬的礼节安葬了他们,对于阵亡者家属,一一慰问,给予优抚。京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到处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庆祝平叛胜利。这时,民间广泛流传一首《风入松》曲子,作者托名“三老”,道:
临终托孤我手心,正有暴风侵。花荡木曳根不稳,岂经霜、早春杨柳。浩荡领兵南巡,国中教我安魂。
怜子一去音讯吞,叹我众朝臣。留在班上如作坟,心寒战、似惧弓禽。是报先君名美,细思何路能存。
这曲子引得众人好笑。
其实李偲也写了一首曲子,词牌还是《风入松》,为沈不昃等人推崇,在受降仪式和大阅兵那天,还令人唱了呢!称其忠孝堪为表率。道:
神京渺渺天遥遥,登望稻风萧。天涯望尽寻不到,怅然那、霍去名朝。年幼江郎诗豪,苦等待衣荣袍。
难为那作赋黄巢,逢雪目风标。生当陨首亡结草,日不迢、念情效劳。报尽恩仁方休,何惜我这佳苗。
经此一役,沈不昃广纳和尚、道士、游侠和术士,原国也与修仙界有了联系。
此后两千年,原国无事。
再看原国,国君位子已传至第五十六代国君沈焚元手中。沈焚元原名沈元,一术士对先君说,这孩子命里缺火,国君思索,在名字里添“焚”字。沈焚元一十六岁被立为太子,二十岁当上国君。
经过约两千年,原国地方势力膨胀,东北大都督的后代郯寒方僭越称王,南疆大都督马冬瓜的后代马本汀不服从中央指令,西北侯与中央分庭抗礼,东南三州结成同盟,应对各方势力,中央权力大大收缩。
沈焚元为了提高中央权威,实行削藩,派兵讨伐各地方势力,中央军损失惨重。沈焚元先是去打东北王,惨败而归,却又不死心,转而去攻南疆王,派出的部队全军覆没,中央地位一落千丈。
“是何人惹愁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沈焚元玩火自焚,引得东北王和南疆王派大军去往中央,捏造朝廷中有人心怀二心,说是要肃清反贼。幸亏西北侯出来调停,才没惹出什么大事。
中央日益式微。东北王、西北侯(后称西北王)、东南同盟、南疆王四处不断发生战事,原国进入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所历诸事,不能一一讲述。前边所说文化,乃是假托,言原国受帝子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许多人抛弃本民族文化,去推崇帝子国文化。爱情那篇,则是用了唯美的手法,官场那篇则是写实。
不仅小人物在黑暗中挣扎,上层人也在五大势力中游走,期冀着自上而下的改变。
沈焚元之子沈德馨,羡慕远祖沈不昃,自改姓名,称昃阳初,是取日升日落轮回不息之意,因其封地在乔,故人称乔公子。乔公子聪颖好学,博采众长。他在封地内大兴乐教,鼓励人们闲时鼓瑟吹笙,吟诗作画,怡情养性,故其封地有“水月国”之称。
南疆王之子,马关山封地在鸣地,人称“小鸣王”。鸣地是马冬瓜的出生地,在江北,人们称马冬瓜为“大鸣侯”,马冬瓜的后代改为“大鸣王”,并且为了纪念他,在南安修建了一座仿鸣城,依旧称鸣,这就是南疆鸣地的由来。小鸣王在封地推行僧人的做法,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
东南三州同盟的相国祢遇湫,号召人们修仙,道士术士遍地都是。因此,祢遇湫也被称为“离奇相国”。
没落贵族镡(此处“蝉”音,另有“谭”音)鸣原是京都人,流落到了东北。他饱经风霜,看到了世态的炎凉之处,和着先前受过的教育,创立了学说,人称镡子,留有《镡子》一书。……却是有人不能忍受镡子的学说,因其辨明了世间大道,故大力打压镡子。镡子的学说就像蝉鸣一样,流传时间很短。
郯寒方则大力发展武器,练强兵,恃武力,希望用武力统一天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