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借还是不借?

换源:

  祁同伟搜肠刮肚,苦思冥想,最终决定孤注一掷,去找村支书祁先明和村主任祁小刚碰碰运气。

一来,他们身为村干部,在村里一言九鼎,颇具威望。

二来,他们又是自家最大的债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愿意借钱给自家,或许意味着他们颇为看好自己的未来发展。

而且,祁同伟凭借记忆得知,他们以前购置了一条淘金船,就停在距离村子不远的河道里,靠着淘金可是赚了不少钱,家底颇为丰厚。

倘若他们肯出手相助,应该能帮自己凑到一笔不算小的启动资金。

祁同伟前脚刚迈进村委会那略显陈旧的大门,祁先明和祁小刚就几乎同时从座位上起身,满脸堆笑、热络非常地主动迎了上来。

这二位身为南漳村的中流砥柱、当家之人,平日里操持着村里的大小事务,历经诸多风雨,眼界与见识自然不凡,有着相当程度的政治觉悟。

更何况,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汉东大学政法系研究生这块招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可是实打实的金字招牌,含金量极高。

拥有这样学历背景的年轻人,无疑是后备干部的绝佳人选。

要是搁在古代,那地位、那潜力,与举人相比也不遑多让。

虽说祁同伟当下所从事的工作看起来平平无奇,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亮点。

可这世事变幻莫测,犹如白云苍狗,万一哪天机缘巧合,被哪位独具慧眼、求贤若渴的领导相中。

那他瞬间就能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凭借自身的才学与能力,给村子带来改天换地般的巨大变化,这绝非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也正因如此,这些年,他们二人始终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

号召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帮扶祁同伟一家,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祁同伟日后能够出人头地,进而带动整个村子脱贫致富,走上康庄大道。

“二位叔,你们好啊!”

祁同伟脸上挂着谦逊而又亲和的笑容,率先打破了屋内略显拘谨的气氛,

“我今儿个过来,是有件事儿想跟二位叔好好商量商量。”

“同伟啊,快别站着,赶紧过来坐!”

祁小刚热情洋溢地招呼着,手脚麻利地拿起桌上的茶叶和热水瓶,

“一路过来累了吧,先坐下来喝口水,润润嗓子,咱慢慢说,天大的事儿,咱们一起合计合计总能解决。”

待祁同伟将自己打算借钱炒股的想法和盘托出后,祁先明和祁小刚先是对视了一眼,短暂的沉默瞬间笼罩了整个屋子。

在那个年代,炒股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极为陌生、充满神秘色彩且暗藏风险的新鲜事物,谁也不敢贸然就下决定。

片刻之后,祁先明轻咳一声,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祁同伟,带着几分探究与疑虑问道:

“同伟啊,你这炒股的事儿,到底有几成把握能赚到钱呐?”

“十成!”

祁同伟毫不犹豫地扬起右手,伸出十根手指,在空中用力地晃了晃,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满的笑容,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

“真的假的?”

祁先明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讶与不信,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

“千真万确啊,叔!”

祁同伟微微向前倾身,眼神诚恳而专注,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幸结识了一位在财经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这位老师那可真是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对市场动态的把控精准得让人惊叹,而且人脉广泛,消息渠道极为灵通。

就在前不久,他私下给我透露了一些内幕消息,只要按照这个去操作,买股票那绝对是稳赚不赔,就跟捡钱似的。”

祁同伟说得绘声绘色,那副认真笃定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很难不被他说服。

一听祁同伟有内幕消息,祁先明和祁小刚心里顿时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巨石,泛起层层涟漪,瞬间活络起来。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国内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尚未得到广泛普及,信息传播的渠道少得可怜。

电视新闻和报纸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等到内容刊播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滞后了许久,成了明日黄花。

即便如此,这也是普通老百姓仅有的信息来源。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每一则及时、灵通的消息背后,往往潜藏着一个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巨大发财机会。

甚至有不少官宦子弟,就是靠着倒腾、贩卖这些消息,轻轻松松地赚得盆满钵满,一夜暴富。

这个道理,祁先明和祁小刚虽说身处农村,可也见过些世面,心里也门儿清。

“同伟啊,照你这么说,你买股票岂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百分百能赚钱啦?”

祁先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眉头微微皱起,又追问道。

虽说祁同伟这是在忽悠他们,可他毕竟有着来自未来的认知,知晓股市在后续几十年的大致发展走向。

再加上自身原本就扎实深厚的财经知识储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手握实打实的内幕消息也没太大差别了。

“也不能说完全没风险,叔。”

祁同伟微微摇头,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的笑容,耐心地解释道,

“毕竟股市这东西,本身就是有波动的,就算有内幕消息,那消息兑现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所以呢,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有赚有赔的情况,不过从长期来看,我敢打包票,那肯定是百分百赚钱的。”

“那短期是多久,长期又是多久呢?”

祁小刚紧接着问道,他双手交叠,放在身前,身体前倾,专注地聆听着祁同伟的每一句话。

“短期的话,差不多就是几个月吧,具体算起来,大概半年以内。

长期的话,就是一年以上了。”

祁同伟条理清晰地回答着,语气平和而自信。

“那要是按你说的这样,一年下来能赚多少啊?”

祁先明又抛出一个关键问题,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这个还真不好说具体数字,毕竟市场行情瞬息万变。”

祁同伟微微低头,思索了一下,抬起头来继续说道,

“不过听我老师那意思,一年赚个五十个百分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哦,这样啊,那要是赚到钱了之后呢,这利润咋个分法呀?”

祁小刚搓了搓手,目光中透着几分急切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晃动。

“赚来的利润呢,我拿一半就行,要是万一亏了,我全赔,绝不让二位叔跟着我吃亏。”

祁同伟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语气坚定得如同磐石,让人感觉他诚意满满。

“不是吧,真的假的呀,那你这不是亏大了嘛。”

祁先明惊讶地看着祁同伟,嘴巴微微张开,觉得他这条件开得太吃亏了。

“一点都不亏,叔。”

祁同伟微微动容,言辞恳切地说道,

“我家这么多年,承蒙二位叔的照顾,那恩情我都记在心里呢。

现在我要是能赚着钱了,回报你们也是应该的呀。

要是你们担心我赔不起,那也没关系,我另外再想别的办法就是了。”

“同伟啊,你这说的是哪里话,我们怎么可能会不信你呢。”

祁先明一边说着,一边向祁小刚使了个眼色,两人便一同起身,

“这样好不好,你先在这儿坐着喝口茶,歇一歇,让我们俩出去合计合计,商量商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