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魔星赴宴

换源:

  几天后,贾东旭的丧事在四合院中院草草搭起的灵棚里举行。一张贾东旭模糊的黑白照片,前面点着两根白蜡烛。

白幡飘动,纸钱纷飞。贾张氏一身重孝,哭嚎声嘶力竭,时不时夹杂着对轧钢厂的咒骂。棒梗和小当也穿着不合身的孝服,懵懵懂懂。

秦淮茹挺着还不显怀的肚子,脸色苍白如纸,眼神空洞地跪在灵前烧纸,像一尊失去灵魂的瓷娃娃。

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的她还要强撑着精神接待零星来吊唁的邻居和工友。

她那份“食堂帮厨”的通知书,被她小心地收在贴身的衣兜里,像一道微光支撑着她。

易中海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和贾东旭的师傅,主持着仪式,脸上带着沉痛的哀思,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挫败。

易中海作为院里一大爷,自然是丧事的主要操持者。他组织院里人凑了点份子钱,主要是他和几个老工人出的,李家一分没掏,又让傻柱负责张罗几桌简单的丧宴,地点就设在中院。

“东旭走得突然,家里困难,大家伙儿帮衬着,送他最后一程,也让淮茹她们娘几个感受到点邻里温暖。”

易中海在院里动员,试图挽回一点上次全院大会丢失的颜面,同时继续强化自己“道德天尊”的形象。

傻柱自然是拍着胸脯应承下来,拍着胸脯保证:“一大爷您放心!我傻柱掌勺,绝对让东旭兄弟走得体面!菜…菜式简单点,但管饱!”

他看向憔悴的秦淮茹,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保护的欲望。

消息传到李家。

“吃席?”奶奶孙氏瘪着嘴,“死了人还摆席?啥规矩?晦气!”

“妈,这叫丧宴,是习俗。”李建军摆摆手,一脸“我懂”的表情,“咱们是新住户,又是烈属,更要体现对工人阶级兄弟的关怀,去!必须去!化悲痛为力量嘛!”

王翠花则兴奋起来:“哟!这可是打听消息的好机会!我得看看贾张氏那老婆子还能闹出啥幺蛾子!还有院里那些长舌妇,肯定又有新鲜事儿!”

李怀党小眼睛放光,已经在心里盘算开了:“席面?肯定有剩菜剩饭!傻柱手艺不错,油水指定不少!得带个大点的家伙什去…”

李怀国不耐烦:“吃个屁!烦死了!”被张静儿小声劝着。

李怀民和柳如烟对视一眼。

“怀民哥,我们去吗?”柳如烟轻声问。

“去,当然去。”李怀民笑得意味深长,“这么热闹的戏,不看可惜了”

柳如烟心领神会,微微一笑,眼神清澈:“嗯,听怀民哥的。”

贾东旭的“头七”刚过,丧宴就在中院摆开了。

地方有限,只勉强支了四张八仙桌,挤挤挨挨地坐着院里各家代表和几个贾东旭的工友。

菜式确实简单:一盆白菜粉条炖豆腐,一盆土豆块,一盘炒黄豆,一盘咸菜丝,主食是二合面馒头。

唯一的荤腥是傻柱用猪油渣炒的一盘萝卜丝,零星几点油渣点缀其中。

气氛压抑而尴尬。易中海站在主桌旁,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一番沉痛的悼词,并呼吁大家以后多帮衬贾家。

就在这时,李家的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奶奶孙氏打头,拄着拐棍,被王翠花和张静儿一左一右“搀扶”着。

李建军紧随其后,一脸肃穆。李怀国拧着眉头,李怀党手里果然拎着个超大号的搪瓷盆!

李怀民和柳如烟走在最后,柳如烟依旧是那副清水出芙蓉的温婉模样,李怀民则懒洋洋地揣着手。

他们这一大家子,衣着相对整齐,精神头十足,与周围压抑的气氛格格不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哎?李…李师傅?你们这是…”易中海被打断,有些不悦。

孙氏老太太根本不理他,浑浊的老眼扫过桌上的菜,瘪瘪嘴,直接走到主桌——那张放着贾东旭遗像、本该是贾家亲属和管事大爷坐的桌子旁,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位置正好在易中海刚才站的地方!

“哎呦!这板凳硌得慌!”孙氏老太太不满地嘟囔了一句,然后对着桌上那盘油渣炒萝卜丝,中气十足地开口了,声音盖过了易中海刚起的调子:

“都愣着干啥?动筷子啊!老婆子我当年给红军送草鞋那会儿,饿得前胸贴后背,树皮都啃过!现在有口热乎饭吃,不容易!东旭小子走了,是可怜,可咱们活着的人,更得吃饱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哭,有力气帮他照顾老娘媳妇孩子不是?烈士家属吃顿席咋了?天经地义!开吃开吃!”

轰!

全场愕然!

贾张氏坐在主桌另一边,正酝酿着情绪准备哭嚎博同情,被孙氏老太太这劈头盖脸、理直气壮的“开饭宣言”直接给整懵了!

干张嘴,嚎哭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憋得脸通红。这…这老虔婆怎么比她还不要脸?!还抢她词儿?!

易中海的脸彻底黑了!他精心准备的悼词,被孙氏这“忆苦思甜”加“烈士家属特权论”冲击得七零八落!

就在易中海被孙氏噎得说不出话,全场气氛诡异凝固之际,李建军登场了。

他整了整衣领,向前一步,站到主桌旁,正好挨着易中海,脸上带着沉痛无比、忧国忧民的表情,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易师傅,还有在座的各位工友、邻居!”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领导视察”的凝重。

“贾东旭同志的不幸离世,是我们轧钢厂、是我们95号院、更是我们工人阶级的巨大损失!”

他先扣个大帽子。

“东旭同志生前,虽然技术等级不高,但也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一员!他勤勤恳恳,为社会主义建设流过汗,出过力!他的离去,让我们无比痛心!”语气沉痛,表情到位。

“但是!”

李建军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激昂,“悲痛不能解决问题!眼泪不能挽回生命!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更应该继承东旭同志的…呃…精神(实在想不出贾东旭有啥精神),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他的遗属!”

他大手一挥,指向脸色惨白、不知所措的秦淮茹和还在卡壳的贾张氏。

“照顾好遗孀老母,抚养好后代,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这才是我们社会主义邻里互助精神的真正体现!”

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直接把易中海想说的“邻里互助”升华到了“告慰逝者”、“革命精神”的高度,并且把“帮助贾家”变成了所有在场人的义务!道德绑架玩得炉火纯青!

易中海只觉得胸口发闷,他准备好的“呼吁大家帮衬”的台词,被李建军抢先说了,还说得更“高大上”,更“政治正确”!他张着嘴,一个字也插不进去!

“所以!”李建军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筷一跳,目光炯炯,“今天这顿饭,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一顿丧宴,更是我们全院邻里互助、共渡难关的开始!是化悲痛为力量的誓师饭!”

他顺势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菜,主要是那盘油渣萝卜丝,语气铿锵:

“大家伙儿!吃好!喝好!别浪费粮食!用实际行动,支持贾家!支持淮茹同志!开动!”

说完,他率先夹起一筷子萝卜丝,塞进嘴里,咀嚼得那叫一个“沉痛有力”、“义无反顾”!

主桌上,孙氏老太太立刻响应号召,筷子精准地伸向那零星几块油渣:“对!吃好喝好!别浪费!”吃得比谁都香。

易中海:“……”他精心准备的悼词和主持词,彻底胎死腹中。

他站在李建军旁边,像个多余的背景板,脸色由青转白,由白转黑,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