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苦孩子开眼界

换源: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老少爷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

鲜花这些都是不要钱的,伸出您发财的小手点一点,不收费不收费不收费!

不要钱的鲜花砸过来啊,有多的月票您扔过来啊!

回来几天后,发现身上的装扮一切都有些不合时宜。

这会儿流行的是穿立翻领儿军便服。这种服装原本是从军装变化而来。

自打伟大领-袖穿着它登上了天-安门,立刻受到“子弟”们的狂热追捧,军便服和军装并列,成了奢侈的“时尚”,流行了整个的“十年-浩劫”时期。

只好去把这一身的行头都换了,买衣服裤子鞋,一切都要钱要票。

看看满仓库的物资,眼下回城里了,粮食和野味在前进屯也换的差不多,剩下的拿出来也换不了什么钱,而且现在的黑市风险很大,根本不值得,还不如留着自己吃。

看看那些占了一块地方的皮子,感觉这些皮子囤着也价值不大,干脆就将从前山屯用白面换来的皮子,卖到皮局子去换些现金。

传统的皮草大体上有四类:貂皮、狐皮,鼠皮和羊皮,这是最常见的四种。还有虎皮、豹皮、猞猁狲皮,獭皮,禽皮也是上等细皮,只是寻常不太能见到的。鹿皮、狼皮、猪皮、兔皮都是粗裘,贵人不用。四种皮草之中以貂皮为上。

貂皮有紫貂、银貂、丰貂、金貂等名目,这些是皮草中的上乘之品,其中紫貂的最为珍贵,用紫貂做的罩端,只允许皇帝和皇子穿着。

最末的是羊皮,有珍珠毛、麦穗、黑紫羔、青种羊、草上霜等区别,尤以羔皮为佳品。

帝都服装业同业公会的皮货服装类型共有10家私营企业。

分布在王府井大街两侧的有世界顾绣皮货店、茂林顾绣皮货店、建华皮货服装店、泰来皮货服装店,还有分布在崇内大街的孚中皮货服装店、东华门大街的恒兴顾绣皮货店、南池子飞龙桥的福美皮货服装店、东银丝沟的永兴皮货服装店,再有前外东珠市口的天利顾绣皮货店、西湖营的元隆顾绣绸缎店。

皮货店的进货渠道,主要是本市的一些皮局子。这些皮局子分布在东珠市口大街、东西半壁街和东大市一带,专门生产各种细毛皮货。

沈长安直接去到了东珠市口大街的皮货店,进门后,店员看着他抱着一大捆的皮张,以为是哪儿的皮贩子。

沈长安放下手里的皮张,店员翻了翻,嘴上就报出价码来:“兔皮三十一张、麂子皮五张、鹿皮七张、狼皮六张、熊皮三张。合计720元。”

沈长安又将那张品相较差的豹皮、两张猞猁皮拿了出来,“这可是稀罕!”店员哆嗦了一下,把经理叫了出来。

经理看了看就给估了价,豹皮卖了410,猞猁皮320元一张,总计换了1450元。

沈长安的空间里还剩下一张虎皮和只有一个枪眼的完整的豹皮。这个不舍得卖,留着自己用,以后当传家宝。

因为一回来就给大哥和四弟都给整了一套用军帆布做的拉风外套,老爹和大哥一人一双苏联制式大军靴,羡慕的妹妹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想了想去人民银行存了个500元的存单给老妈保管吧,省的她老是觉得自己不靠谱。有这存单在手,应该能消停一阵,不会有着找单位上班的焦虑了。

从银行出来,看着这本《中国人民银行活期储蓄存折》上印着的文字:“开展增产节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参加爱国储蓄支援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我也算是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的。

做哥哥的可不能厚此薄彼,答应了给两个妹妹和一个姐姐买买买!

想到前世二姐和妹妹们对他的接济,现在他有条件了,他要把自己的姐姐妹妹宠成公主!

现在卖了皮子,漂亮的衣服裙子、漂亮的发卡、漂亮的小皮鞋,一人一套都给装备上。

沈长安带着二姐和俩妹妹出发去大采购!

前门不光有前门楼子,还有“大栅栏”、“珠宝市街”和“鲜鱼口”,当然还有“八大胡同”。

从解放前到1978年这会儿,这里一直是帝都人心目中的中心商业区,唯一CBD。

此时帝都人人都知道,去一趟前门,逛一逛“大栅栏”,再到附近溜达一圈儿,吃喝玩乐,外带置办穿戴就全解决了。

这里的繁华程度并不亚于王府井百货商店。

一进商店,这俩三姐妹都犯了“选择障碍症”,还真不知选哪一样好了,并且这个年代看衣服又全靠售货员给拿,

买衣服的人要想仔细对比、反复询问,那真是要看人脸色的。

幸亏三哥沈长安果断,给了她们一个又一个的建议。

小妹看着漂亮的裙子,高兴的和姐姐佳雯说道:“姐,咱们可以换着穿,这样咱们就有四件不同花色的毛衣和新裙子了。”

“不对,头花只有两个。”

这年代商场的付款方式也挺特别的。收款台离的挺远,但根本不用顾客跑。这边售货员算好价钱和票证后,直接由柜台这里收下。

售货员头顶上都有一条铁丝,直通收款台,挂着若干铁夹子。等售货员收完款,连同单据用铁夹子顺着铁丝一滑。

收款台那边接过来,算盘珠子一扒拉。连同小票再滑回来就好了。

二姐三番五次的制止无效!现在的钱购买力杠杠的!一大通买完也不过花了两百元不到。

三个女孩都一样穿着蔟新的衣裳,衣服试完后就不舍得换下来了。

沈长安索性带着他们来到了“群众照相馆”,给每人拍了一张单人照,再拍一张合照。

现在拍照用的都是那种画的布景,明明天安门就在一里外都不去,就在室内拍,定好按人头洗成五寸照,要隔天才能取像。

“三哥,下星期咱们带全家过来,也拍个那种的‘全家福’好不好?”

“好啊,回去就跟老爸老妈说,定好下周来拍。”

大采购完了后,又带着两个妹妹和一个姐姐到“南来顺”搓一顿!

“南来顺”创建于1937年,最初本是在天桥公平市场开的一家小饭店,解放前夕才搬到了菜市口丁字路口的正对面。

南来顺的菜肴,以“爆、烤、涮”闻名京城,同时也被誉为“京城风味小吃最多的地方”。

“南来顺”在十年浩劫期间改名为“胜利小吃”,此时已近运动结束,许多街头的传统菜肴和小吃均已恢复了它原本的面貌,“南来顺”再度成为了南城著名的群众饭馆。

现在刚刚恢复,每天一到饭口,饭桌基本没有空地,全部客满。

兄妹们等了好久才吃上。要知道,在当时的帝都餐馆,绝大多数的饭馆菜色都少得可怜。

沈长安带着这几个苦孩子,还是平生第一次正式在外面的饭馆吃饭呢。

他们连“木樨肉”,“焦溜肉片”、“宫保鸡丁”这样的大众菜式都没见过。

今天南来顺里山吃海喝的场面,一时间把妹妹们惊的不轻。这几个人的眼睛都不够使了,个个都盯着桌上的佳肴。

“三哥,这也太好吃了,我差点连舌头都吞下去了。”小妹佳雯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这有啥啊,下次哥带你去吃烤鸭。”

“三哥,下次是什么时候?”佳雯像是偷吃了鸡的小狐狸一般笑了起来。

“嗯,三哥考上大学,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吧。”

“三哥,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沈长安记挂着老爹和老妈也能尝尝味儿,就打包了几个菜。

晚上回到家,小妹把打包回来的菜肴一放下,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和家人们描述着今天在“南来顺”的见闻,一张小脸激动的通红。

“怎么又买东西啊?一天天的就知道花钱,你也老大不小了,难道不知道存点钱啊?你们俩这大包小包的,这要花你三哥多少钱啊?家里什么没有,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胡乱花钱!”老妈唠唠叨叨的说道。

沈长安也不言语,将活期储蓄存折拍到老妈的手里,“这又啥?”她打开一看,吓了一跳:“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老妈看着这张存单,翻来覆去地看着:“老三,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你下乡劳动哪来这么多钱?!!”

沈长安将皮货店的收条给老妈看:“这都是我打猎的积攒下来的皮子。”

“我的老天爷!这么多皮子!这得多危险啊!”

“幸亏是回来了。”

“这两年插队,我在东北打猎积攒了不少皮子,这不,回城了也用不上这些,今天就拿去东珠市口大街的皮货店收购了。”

“身上还有钱吗?”

“还有几十块钱。”

老妈苏佩兰美滋滋的说道:“哎,老大,看看,你弟弟可比你能存钱,比你这上班几年的工人存的都多。”

这话让站在那里的沈京兆脑袋一阵黑线,很受伤。

“老东西,来看看我儿子的存折,妈帮你存起来,当老婆本!”老妈又把瞪了老爹喊了过来,老沈过来笑眯眯的接过老妈手中的存折,同时也下意识的打开了存折,眼睛随意的瞄过去:“还不错!”

老妈说道:“你也别太宠着两个妹妹了,现在都无法无天的,这娇生惯养的以后嫁给谁去?谁家养的起啊。”

沈长安说道:“女孩子可不就得惯着养呢吗?我带她们去见过了各种世面,以后啊就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过去就有个嫁过南锣来的街坊,她进城相亲,结果就被一个放电影的坏小子一顿两块钱的涮羊肉就给骗走了。”沈长安看着美滋滋地在翻看着新衣裳的妹妹说道。

“哪有这么傻的姑娘。”老妈笑着说道。

“真事儿,那姑娘信秦,好像就嫁在吾们南锣这块。”沈长安笑嘻嘻地说道。

“那不是二傻子吗?”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